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紫花苞舌兰类原球茎诱导及植株再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紫花苞舌兰类原球茎离体再生体系,本研究以其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添加剂对其类原球茎诱导、分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1/2 MS+6-BA2.0 mg/L+NAA0.2 mg/L+AC(活性炭)0.2 g/L+CW(椰汁)10%培养基上培养35 d后,获得无菌苗,其成活率达80%以上;无菌苗的顶端分生组织在1/2 MS+10 mg/L Picloram培养基上的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达75%;类原球茎在1/2 MS+6-BA 2.0 mg/L+IBA 0.2 mg/L培养基上培养45 d后分化出小苗,分化率为54%;小苗在1/2 MS+6-BA 0.5 mg/L+IBA 1.0 mg/L+AC 0.2 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35 d后,生根率达85%以上;小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5%,长势良好。

关键词: 紫花苞舌兰 类原球茎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红柿(Solanum lycopersicum)潜在内源性致敏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物过敏是由于接触特定过敏原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西红柿营养价值丰富并且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已被人们熟识并广泛食用的蔬菜。为了对西红柿中的内源性致敏蛋白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工作利用全序列比对的方法比较了西红柿蛋白与已知致敏原之间的序列相似性,获得了西红柿潜在致敏蛋白序列,并分析及描述了它们的保守结构域、分子作用功能、系统发育情况以及在染色体的位置。结果表明:共鉴定120个西红柿内源性致敏蛋白,其中包括9个已被数据库收录的西红柿致敏原;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它们分别属于43个蛋白家族,主要分布于Gelsolin、Chloroa_b-bind和Thaumatin等家族,其中的HATPase_c结构域未在已知致敏蛋白中发现;Chloroa_b-bind和Thaumatin家族蛋白在绿色植物较特有,将这2个家族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则分别揭示了西红柿的遗传多样性;而且预测的致敏蛋白在西红柿染色体上有成簇状分布的趋势。

关键词: 西红柿 致敏蛋白 生物信息学 交叉反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引进油梨品种果肉品质的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中,以稳定开花结果的12个油梨品种为试材,于果实生理成熟期采集果实样品,对果肉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和水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梨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7.35~40.75 mg/g之间,迪普伊(Dupuis)和威尔逊无核(Wilson seedless)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肉可溶性糖组成中葡萄糖所占比例在87.00%以上,有少量的果糖和微量的蔗糖。淀粉含量在30.46~63.32mg/g之间,西蒙兹(Simmonds)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35~15.37mg/g之间,仍以西蒙兹的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在1.33%~7.33%之间,以门罗(Monroe)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水含量相对稳定,分布在82.67%~90.83%之间。说明,油梨果肉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以葡萄糖为主;与淀粉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相比,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更宜作为油梨品种选择和新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油梨 果肉品质 可溶性糖 粗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石斛原球茎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秋石斛原球茎途径的再生体系,本研究以秋石斛‘088’新生侧芽为外植体,探索不同BA和NAA浓度对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分化以及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秋石斛原球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2.0 mg/L BA+1.0 mg/L NAA,存活外植体的诱导率达到90%以上;原球茎增殖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3.0 mg/L BA+1.0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13.15;生根壮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生根率高,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本研究建立了秋石斛原球茎途径的再生体系,为种苗繁育和遗传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秋石斛 原球茎途径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蒟提取物除草活性初探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假蒟提取物的除草作用,采用室内种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假蒟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14种杂草均具有很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对稗草、苋菜和虎尾草除草活性最强,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杂草的根长抑制率和茎长抑制率分别为92.42%、90.91%、91.41%和81.15%、63.68%、87.94%;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假蒟提取物对稗草等3种杂草的根长和茎长EC_(50)值分别为0.389、0.516、0.415 mg/mL和0.429、0.611、0.478 mg/mL;盆栽试验显示,假蒟提取物对上述3种杂草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稗草和虎尾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85%和65.48%,与对照药剂癸酸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假蒟在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假蒟 提取物 除草活性 稗草 苋菜 虎尾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通过对木薯田间螨害情况的调查,计算出感、抗性稳定的感螨品种华南101、华南124和抗螨品种华南7号、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同时对叶片的相关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木薯抗朱砂叶螨的关系。结果表明:4份木薯种质华南101、华南124、华南7号和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依次为89.2%、65.8%、38.3%和0.8%;木薯叶片厚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密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蜡质含量与螨害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为深入探究木薯抗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木薯 朱砂叶螨 抗性 物理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eitt’芒果果肉溃败与其矿质元素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芒果果肉溃败发生与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以3个产区‘Keitt’芒果为试材,分析了健康果和溃败果果肉中N、P、K、Ca、Mg、Cu、Zn、Mn和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健康果和溃败果中元素含量差异不一致,与健康果相比,仁和区溃败果中N含量高,而B含量低;新平县和华坪县溃败果中N、K、Mn、Mg和Cu含量高,而Ca和B含量低。果实养分平衡分析表明,3个产区溃败果中各元素的综合诊断施肥指数(DRIS)绝对值以及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均显著大于健康果。总体上,果肉组织中元素含量之间的比例极度失衡,特别是高N和低B,可能是诱导‘Keitt’芒果果肉溃败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芒果 果肉溃败 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1 d)、体重[(0.56±0.07)kg]相近的五指山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4组仔猪分别在21、28、35和42日龄断奶。试验从8日龄开始,至56日龄结束,试验期间定期测定体重、采食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增重(ADG)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断奶日龄越早,ADG下降幅度越大;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21~28日龄、28~35日龄、35~42日龄、49~56日龄阶段的ADG显著高于21日龄断奶组(P<0.05)。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42日龄以后,各组ADFI无显著差异(P>0.05)。21日龄断奶组、28日龄断奶组、35日龄断奶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断奶后7 d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并以21日龄断奶组波动最大;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相比,21日龄断奶组28、35日龄时血清TP、ALB、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ALT、AST、LDH活性显著提高(P<0.05),到56日龄时,血清TP、IgG、IgM含量仍显著低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P<0.05)。21日龄断奶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含量在28~56日龄间存在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血清TG、CHOL含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无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血清TP、ALB、IgG、IgM含量以及ALT、AST、LDH活性除在42日龄时与42日龄断奶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点与42日龄断奶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35或42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在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方面优于21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

关键词: 断奶日龄 五指山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球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大草蛉2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成虫、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416.67头和588.24、1250.00、909.09头。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大草蛉2和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大于豆蚜。大草蛉取食豆蚜和豆大蓟马的未成熟期发育历期(1龄至成虫)分别为18.01和19.89 d,存活率分别为96.67%和93.33%,表明豆蚜和豆大蓟马均是适宜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天然猎物。综合分析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各参数,表明大草蛉对豆大蓟马和豆蚜均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关键词: 大草蛉 豆大蓟马 豆蚜 功能反应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采收期对药用植物-益智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药用植物-益智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高种子质量,本试验比较了不同采收期益智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益智果实采摘期与其种子质量有密切关系,益智开花后100 d种子成熟度最高,即表现出益智果实表皮由青变黄(黄绿色),果皮有少量褐色斑点,辛辣味足,果实的干/鲜重比大于0.34,种子千粒重达到11 g以上,干燥种子含水量13.01%,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指数达到85%,此时为采收种子的最佳时期;益智种子透水性能差,种子吸胀吸水时间长,约72 h,吸胀吸水阶段的最大吸水率约为23.71%,推测益智种子属于硬实种子;益智种子的萌发时间长,成熟益智种子约12 d时才开始发芽,第50天时发芽率才达到75.56%。通过本研究确定了益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摸清了种子吸水缓慢、萌发周期长的生物学特性,推测种皮是种子吸水缓慢和种子萌发周期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益智 萌发 采收期 吸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