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酿造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黑山羊瘤胃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为黑山羊饲料的青贮提供优质的乳酸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H_2O_2酶、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分得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 DNA基因扩增与测序。结果表明从黑山羊胃液中筛选出15株革兰氏阳性、H_2O_2酶阴性的乳酸菌疑似菌株,除菌株HBG20不能在pH 3.0条件下生长,其余菌株均能生长;三株代表菌株HBG11、HBG46和HBG86在低温5℃和高温55℃条件以及pH2.5时均能生长,同时在盐浓度为6.5%时也能生长。16S r D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HBG11与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同源性最高,菌株HBG46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同源性最高,菌株HBG86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同源性最高。

关键词: 黑山羊瘤胃液 乳酸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C4H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是植物苯丙烷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其蛋白质活性和转录丰度直接影响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量。根据已经报道的C4H基因的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3'RACE、5'RACE方法,克隆得到芒果果实C4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680 b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8.08 ku。蛋白等电点为9.52,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定位在线粒体中。通过软件预测得到3种三级蛋白结构图;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橄榄、可可等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着色的芒果品种的C4H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红色的贵妃品种中表达量最高,而绿色的桂七品种中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 芒果 C4H基因 克隆 蛋白质 生物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表达对产量和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为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的脱毒健康种苗和未脱毒种苗(CK)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进行混合取样,包括未成熟叶、成熟叶、幼茎和成熟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分析对不同类型SPS基因(SPSA、SPSB、SPSC、SPSD1和SPSD2)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部位均有表达,SPSD1和SPSD2基因在未成熟叶和成熟叶中表达量差异明显,且与CK间也存在明显差异,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1~3茎节中的表达量高于CK。在拔节期10~23茎节中,SPSA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B基因的表达量较CK高,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在成熟期10~37茎节中,SPSB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A、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总体上,随茎秆节间成熟度的增加,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与CK差异逐渐减小。【结论】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均差异表达,推测甘蔗脱毒处理能促进叶片和未成熟茎节中SP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基因表达 脱毒健康种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6份柱花草种质生长的影响及抗冷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低温(6℃)处理对6份柱花草种质地上部鲜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浓度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柱花草种质抗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处理降低了柱花草的地上部鲜重、叶绿素浓度和Fv/Fm值,增加了柱花草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但是,低温处理对不同种质的影响有所差异。在6份柱花草种质中,种质TF41抗冷能力最强,其他5份种质(TF29、TF57、TF220、TF303和TF2001)抗冷能力较弱。研究结果为柱花草抗冷机理研究及抗冷柱花草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关键词: 柱花草 低温胁迫 抗冷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油工艺对澳洲坚果油营养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压榨法和水剂法2种制油工艺对澳洲坚果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分别比较2种制油工艺对澳洲坚果油甘油三酯组成、甾醇组成、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成分、生育酚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澳洲坚果油的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和生育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澳洲坚果油中脂肪酸主要为油酸、棕榈-烯酸、棕榈酸,占86%以上;甘油三酯共检出18种,其中OOO、POS、POO占53%以上;水剂法制得的澳洲坚果油中甾醇含量较高,为1 439.79 mg/kg;压榨法制得的澳洲坚果油中矿质元素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较多,共分离出41种,主要包括烯类、醛类、酚类、醇类、酯类、烃类和酮类共7类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2.1%,是构成压榨澳洲坚果油的主要风味物质。

关键词: 澳洲坚果油 压榨法 水剂法 营养品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对海南多年连茬的健康香蕉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并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等9种病原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含药介质法、薄层层析法等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成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共分离得到放线菌25株,拮抗放线菌8株,其中B-03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5.43%和80.14%,对香蕉长形叶斑病菌等9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48.34%~85.43%和38.43%~80.14%。经鉴定该菌株为卢娜林瑞链霉菌(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达72.72%,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香蕉 链霉菌 香蕉枯萎病 拮抗菌 鉴定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昼夜节律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植物生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昼夜节律属于具有周期性的生物节律,受到包括非生物胁迫在内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植物昼夜节律与外界环境越相适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力越高。本文综述了植物昼夜节律的特点,生物钟结构及调控,植物昼夜节律对干旱、盐、寒冷三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并对未来植物昼夜节律与非生物胁迫相互关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昼夜节律 非生物胁迫 拟南芥 生物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露醇胁迫下模式植物狗尾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指标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狗尾草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植物,符合作为模式植物的所有要求,是C4光合作用的优秀模型,也是研究非生物胁迫耐受性很好的模型。在狗尾草高效遗传转化技术的基础上,以适宜转化的狗尾草ME34品系非转基因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根据甘露醇高渗培养基培养法,设计了0、200、300、400、500、600 mmol/L 6个梯度,对狗尾草ME34品系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甘露醇200~300 mmol/L的梯度是鉴定狗尾草ME34品系抗旱性的关键梯度,种子萌发期发芽率、鲜重、根长、芽长等各项生长指标都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各生长指标对甘露醇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依次为鲜重>根长>芽长>发芽率,参数间两两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鲜重对甘露醇的胁迫的反应最敏感和直接,在200 mmol/L梯度下已表现为极显著降低,可作为该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根长对甘露醇梯度的反应是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根的生长,极显著促进生长的梯度(200 mmol/L)适合用作鉴定依据,此外,芽长对甘露醇也敏感,200、300 mmol/L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抑制芽长,根长和芽长可作为该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种子发芽率对甘露醇的敏感性稍弱,200 mmol/L条件下发芽率变化不明显,在300 mmol/L条件下才表现为极显著下降,可作为该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实验为狗尾草作为抗旱模式植物的研究准备了抗旱性评价指标基础,无论是外源抗旱基因在狗尾草内的过表达,还是内源抗旱基因的敲除,都需要这些具体评价指标的支撑。

关键词: 狗尾草 萌发期 抗旱性鉴定 甘露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稳定性及其品种间含量变化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性;不同抗寒性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差异。综上可见,本研究建立的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保持条件为后续橡胶树花色素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色素苷 提取 稳定性 含量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锦葵科一新记录属——沙稔属(英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中国锦葵科(Malvaceae)一新记录属——沙稔属(Sidastrum Baker f.),小花沙稔[Sidastrum micranthum(A.St.-Hil.)Fryxell]首次在广东发现。

关键词: 锦葵科 沙稔属 小花沙稔 新记录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