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对乙基多杀菌素中度抗性降低黄胸蓟马的适合度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比较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乙基多杀菌素中等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明确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规律及抗性风险,以阐明该虫的灾变规律并为其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群体淘汰法获得黄胸蓟马乙基多杀菌素中抗种群,并与实验室敏感种群比较,观察记录其种群生物学特征;组建抗性、敏感种群生命表,并计算种群相对适合度(Rf)。【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黄胸蓟马中度抗乙基多杀菌素种群的幼期各历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且繁殖力明显降低。敏感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1753)和周限增长率(λ=1.1916)均高于抗性种群(r=0.1554,λ=1.1681),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产生中等抗药性降低了黄胸蓟马种群的适合度,使得该种群增殖能力减弱。中抗乙基多杀菌素种群的净生殖率(R_0)(44.12)低于敏感种群的R0(56.96)。中度抗乙基多杀菌素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T=24.37 d)显著长于敏感种群(T=23.06 d)。以两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计算得到的中度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Rf)=0.886。【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黄胸蓟马中度抗乙基多杀菌素种群繁殖力、种群增长受到抑制,具有生存劣势;但未来仍需长期追踪该抗性的演化。本研究同时指出以内禀增长率计算相对适合度的合理性。此外,本研究将存活率进行Weibull分布拟合,虽然决定系数很高,但拟合曲线仍有许多待商榷之处,需谨慎使用。

关键词: 黄胸蓟马 乙基多杀菌素 抗药性 生物学 适合度代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萌发过程中吸器内含物的变化规律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椰子萌芽过程中吸器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椰子种果发芽率及促进椰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新鲜成熟的本地高种和红矮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椰果的果实重量、纵横径、水含量、椰肉厚度及吸器重量和纵横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分析本地高种椰子吸器萌发过程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多酚含量等各组变化情况。【结果】椰果内的液态胚乳随着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体积与重量的增大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被吸收,白色硬质状椰肉逐渐被吸收软化且变褐色;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少,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内含物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多酚含量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新鲜成熟椰果的吸器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及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用作繁殖材料可获得较佳的育苗效果。

关键词: 椰子 吸器 萌发 SOD活性 POD活性 多酚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浓缩胶乳与泰国浓缩胶乳性能对比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泰国浓缩胶乳与海南浓缩胶乳理化性能及稳定性的差异,并研究橡胶粒子大小与分布、分子量大小与分布、金属离子含量等因素对浓缩胶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国浓缩胶乳较海南浓缩胶乳非胶物质含量低,稳定性较高,重均分子量较大且胶乳中金属离子含量偏低。

关键词: 浓缩胶乳 稳定性 橡胶粒子大小 分子量大小与分布 金属离子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特有药用植物黄花胡椒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花胡椒(Piper flaviflorum)是胡椒科(Piperaceae)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中南部至西南部,分布范围狭窄、资源量小。为找出生殖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对黄花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骨质硬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对水分的吸收速率,但并未影响其最终吸水量,不存在吸涨障碍;对比分析不同环境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特性,除5℃时萌发率为0外,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有一定的萌发率,随着温度升高萌发时间提前,萌发速率加快,其中25℃温度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达80.00%±7.21%,而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均不利于萌发;不同光照条件下种子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利于种子库的建立和适应不稳定生境;种子萌发对湿度的响应较为敏感,最佳萌发土壤含水量为15%,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萌发;种子播种在河沙和沙壤土中的萌发率超过75%,而在水稻土中的萌发率最低,为53.33%±5.03%。

关键词: 黄花胡椒 环境因子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小袋苗沼肥效果试验

中国沼气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施用沼肥对橡胶树小袋苗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效果,其中以每株施沼肥0.5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株高24.7%左右,茎粗增粗2.2 mm,每亩增效250元。同时对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有显著效果,相对于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8.32 g·kg-1,0.47 g·kg-1,250.48 mg·kg-1。

关键词: 橡胶树小袋苗 沼肥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质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YB62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植物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2R3-MYB类转录因子参与包括逆境胁迫反应等多种生物反应。为鉴定橡胶树中MYB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从橡胶树叶片中克隆Hb MYB62全长的c DNA序列。该基因片段大小为1 013 bp,包含945 bp的ORF,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植物HTH_MYB的特异性结构域,并与拟南芥At MYB62具有高度相似性。qRT-PCR发现Hb MYB62主要在橡胶树花中表达,而在树皮、叶和乳胶中表达量较少。其叶片表达量在过氧化氢(H_2O_2)、脱落酸(ABA)、水杨酸(SA)等处理下显著上调。表明Hb MYB62与橡胶树的抗逆反应和激素信号传导过程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MYB62 机械伤害 激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椰子油提取物对H_2O_2诱导的HSF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日用化学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形态,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天然椰子油提取物对H_2O_2诱导的HSF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天然椰子油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2.5~50 mg/L范围内对H_2O_2诱导的HSF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天然椰子油提取物可以抑制H_2O_2引起的细胞形态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还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而起到保护HSF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化妆品原料 天然椰子油 HSF细胞 抗氧化 抗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无性系‘湛试873’幼树生长及抗性生理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风寒害是橡胶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选育抗逆高产品种是我国橡胶种植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橡胶无性系‘湛试873’生产性系比试验区和高级系比试验区苗期生长及抗性进行调查,分析自然低温条件下叶片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湛试873’幼树在高级系比试验区平均增粗6.10 cm,分别是对照‘93-114’和‘南华1’的100.49%和108.93%;风害级别和断倒率分别比‘93-114’重0.22级和3.70%、比‘南华1’轻0.23级和4.18%,寒害级别和4级受害率比‘93-114’重0.24级和4.91%,比‘南华1’分别轻0.60级和14.96%;在低温(≥7℃)寒害时,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93-114’,丙二醛含量高于‘93-114’和‘南华1’,POD活性低于‘93-114’和‘南华1’,说明‘湛试873’对低温敏感、膜易受损伤,发生爆皮流胶。总体来看,‘湛试873’幼树生长快,抗风性和抗寒性比‘93-114’弱、比‘南华1’强,可在轻风中寒和轻风轻寒区种植。

关键词: ‘湛试873’ 生长 抗性 寒害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基质土壤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的方法,建立了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其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在0.02~0.20 mg·kg~(-1)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06%,变异系数为0.9%~6.5%;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1),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苯醚甲环唑在云南和海南两地芒果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3 d和12.8 d。施药后21、28、35 d收获的芒果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为0.069~0.520 mg·kg~(-1)。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芒果 土壤 气相色谱 消解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蝶贝养殖现状与前景初步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蝶贝是目前唯一能批量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进行黑蝶贝的研究和培育,在人工育苗、苗种中间培育、插核术前处理、关键插核技术及术后休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程度。在养殖及珍珠培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苗种培育阶段暴发的外套膜流行病;海洋环境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插核后死亡率、脱核率高,造成存珠率不高等。针对黑蝶贝繁育、培育、插核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养殖现状与问题进行述评,为黑蝶贝健康养殖的进一步研究及黑珍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蝶贝 养殖技术 育珠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