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复合酶法制备椰子种皮油的研究

中国油脂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复合酶法从椰子种皮中提取高品质椰子种皮油。研究了椰子种皮原浆的预处理、复合酶组成、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椰子种皮提油率和油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椰子种皮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100℃将椰子种皮原浆预煮2 h,加入20%的水,再添加0.1%木瓜蛋白酶、0.1%纤维素酶和0.2%果胶酶(均以椰子种皮原浆质量计),50℃酶解1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椰子种皮提油率为16.8%;所得椰子种皮油品质良好,酸值(KOH)为2.19 mg/g,总酚酸含量为0.49 mg/mL,各项指标均比市售干法椰子种皮油显著提高。

关键词: 椰子种皮油 复合酶法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及其他植物P5CS基因进化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木薯等31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植物中,共鉴定出84个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P5CS在内含子长度上差别较大,而在氨基酸长度、外显子数目、等电点和分子量上差别不大。(2)由于发生基因重复,在大多数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都有2个P5CS,而且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均发现P5CS1基因聚类在一组,而P5CS2基因聚类在另一组,支持P5CS1和P5CS2基因是独立起源,且该重复事件发生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前。(3)在某些植物(如蒺藜苜蓿、大豆等)中存在3~7个P5CS基因,表明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后P5CS基因又发生了多次重复事件,并将它们归纳为4种进化模式。(4)木薯中有2个P5CS基因,表达分析显示,MeP5CS1和MeP5CS2在叶片、叶柄、茎、须根和储藏根中均可检测到,其中MeP5CS1在叶片中表达较高,而MeP5CS2在茎和储藏根中表达较高。(5)干旱胁迫下,MeP5CS1仅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中被显著诱导,而MeP5CS2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和老叶中均能被显著诱导;低温胁迫下,MeP5CS1和MeP5CS2在不同组织中均能被显著诱导,但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研究表明,木薯的MeP5CS1和MeP5CS2基因在转录水平受到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调控。

关键词: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 进化 木薯 非生物胁迫 干旱 低温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大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日节律调查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tus(Bagrall)的嗜好颜色及其田间日活动节律。【方法】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对10种不同颜色色板(白色、黑色、灰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粉色和浅蓝色,佳多~?进行了非选择性试验,并通过将RGB颜色值转换为虚拟波长进行最嗜颜色量化非选择性试验,然后选择引诱效果最好的色板对普通大蓟马进行日活动节律调查。【结果】室内和田间选择试验表明蓝色对普通大蓟马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它颜色,其次是浅蓝色和紫色;由RGB颜色值转换虚拟波长得到普通大蓟马最嗜颜色对应的波长为470 n(RGB值为0,193,255,蓝色);通过蓝板调察普通大蓟马日活动节律发现,普通大蓟马成虫种群活动节律明显,活动规律呈单峰型,活动最高峰为8:00-10:00,夜间(20:00—次日6:00)几乎不活动。【结论】研究结果为基于颜色趋性的普通大蓟马田间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趋性 节律 色板 种群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i抗PRSV番木瓜株系的培育及其分子特征验证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RNAi原理构建的抗海南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2300-35S-CP-RNAi-OCS,通过基因枪法将载体导入番木瓜的愈伤组织中,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后再分化成为植株。描述转化植株的分子特征同时进行抗病毒试验分析其抗病性。实验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474为单拷贝插入的杂合子,插入位点在第7号染色体supercontig_61的717 141位置;抗病毒试验中,在接种病毒后28 d内非转基因株系1280有高浓度的病毒积累并很快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而转基因株系474基本无病毒积累且无发病症状。表明转基因株系474具有较好的PRSV抗性,有待于进一步田间试验。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番木瓜 RN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火龙果果酒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超高效合相色谱测定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选取Acquity UPC2Torus Diol(3.0 mm×10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由A(超临界二氧化碳)和B(V(甲醇)∶V(乙腈)=1∶1)组成,2.5 mmol/L乙酸铵作为改性剂,流速2.0 m 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80 nm,补偿范围330~430 nm,背压1 800 psi。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9 0~0.999 8),分离度高于1.22,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23~57 ng/L和70~178ng/L,线性范围为20~400μg/m L,加标回收率在85.6%~101.2%之间。该方法被成功用于火龙果酒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也为分析其他食品基质中游离氨基酸分布情况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 游离氨基酸 测定 火龙果果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隆整合对异质性土壤养分生境下薇甘菊生长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克隆植物能通过克隆整合较好地适应异质性生境。本文以海南外来强入侵性植物薇甘菊为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克隆整合对异质性土壤养分生境下薇甘菊克隆片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分异质下,克隆整合显著提高了低养分斑块分株的生物量,但同时降低了高养分斑块分株的生物量,对克隆片段总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且这一结果不受资源输送方向的影响。克隆整合对薇甘菊克隆分株的光合速率和比叶面积影响较小,但当近端分株处于高养分条件时,其改变了克隆分株的根冠比。这些结果指示:克隆整合有利于异质性土壤养分条件下薇甘菊对低养分斑块的占领。因此,克隆整合可影响薇甘菊对资源异质性生境的入侵能力,它使薇甘菊能够扩展到低养分斑块,从而提高其入侵扩散能力。

关键词: 薇甘菊 克隆整合 养分异质生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苦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核纤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核纤层位于核膜内侧,主要由核纤层蛋白构成,对细胞核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编码核纤层蛋白的基因突变能导致人类肌肉、脂肪等组织病变,统称为核纤层病。为了研究柠檬苦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核纤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编码核纤层蛋白的LMNA、LMNB1和LMNB2基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柠檬苦素,以分析柠檬苦素对细胞分化和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柠檬苦素能够有效抑制牛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试验组细胞中脂质沉积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MNA基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添加柠檬苦素的试验组LMNA基因表达水平有降低的趋势。试验组LMNB1和LMNB2基因表达量在诱导分化的第0.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诱导分化的10~12 d试验组LMNB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MNA、LMNB1和LMNB2基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具有相似的表达变化趋势,均在诱导分化开始的0.5~1 d表达量升高。说明柠檬苦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早期分化时具有抑制核纤层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而在分化后期则能够促进核纤层蛋白基因表达。

关键词: 核纤层蛋白 柠檬苦素 脂肪沉积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风味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感官评定、风味物质分析,对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原料应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特征风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究感官属性与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胶囊表观状态及风味均良好,评分分别为7.20、7.70分,电子鼻评价结果显示微胶囊香气强度较精油减弱,但并非影响其香气成分的明显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证明精油经过微胶囊化后,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精油中超过90%的组分被包覆于微胶囊中,香兰素相对含量增加(精油、微胶囊中香兰素相对含量分别为32.12%、55.77%);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果表明微胶囊中香兰素含量为51.2 mg/100 g。本实验制得微胶囊富含香兰素,风味与香草兰精油无明显差异(p>0.05),人工感官评定与电子感官评价相关性较大,感官属性与风味物质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 饱和水溶液法 香草兰精油微胶囊 感官评价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槽轮式甘蔗健康种苗种植机的设计与试验检测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甘蔗健康种苗种植技术是提高甘蔗单产水平和品质、节约下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国内现有甘蔗种植机主要为传统双芽段式,存在耗费人工多、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不稳定、耗种量大、与单芽段的甘蔗健康种苗不兼容等问题,直接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国外全自动甘蔗种植机多为整杆和双芽段式,结构复杂造价高、与国内种植农艺不配套导致无法引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甘蔗健康种苗单芽段的物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液压槽轮式甘蔗健康种苗种植机,利用Solid Edge ST5三维软件建模,对关键部件进行力学有限元分析,检验机构合理性,加工样机进行田间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比传统双芽段实时斩种式种植机生产率提高30%,下种量节约66%,人工劳动强度降低50%,验证了该槽轮式甘蔗健康种苗种植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槽轮 健康种苗 种植机 设计 试验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蜡封处理对木薯种茎失水速率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燥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测定了6种不同部位蜡封处理对‘华南10号’木薯短段(15.0 cm)种茎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贮藏期中,木薯种茎相对含水率表现为全封>封两端>封中部>封顶端>封基端>不封,所有蜡封种茎处理均与不封达到极显著差异,而平均每天失水速率表现为不封(2.75%)>封基端(2.38%)>封顶端(2.06%)>封中部(1.94%)>封两端(1.87%)>全封(1.29%),蜡封处理能有效提高种茎的相对含水率及降低其失水速率,且贮藏时间越长,保水效果越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全封与封两端之间、封顶端与封基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越来越大,而封两端、封中部与封顶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比较稳定。综合考虑保水效果、省工省蜡和方便操作等因素,建议在木薯生产中采用封两端或封顶端的蜡封处理技术。

关键词: 木薯种茎 蜡封 含水率 失水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