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猪囊尾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抗原成分的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SDS-PAGE方法对猪囊尾蚴囊液抗原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分别分离纯化了其中的16 000和10 000特异性蛋白质成分;将16 000和10 000纯化蛋白质成分分别做成佛氏佐剂苗,分组免疫BALB/c小鼠,超免后,无菌取脾脏制备脾细胞,分别与NS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阳性筛选和特异性鉴定获得2株分泌猪囊尾蚴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单抗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与猪细颈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和蛔虫抗原间不存在交叉反应;单抗TSCF-1611H12B8识别囊液中16 000和10 000蛋白质抗原条带,而单抗TSCF-1012G5B5识别囊液中的10 000蛋白质条带。

关键词: 猪囊尾蚴 单克隆抗体 免疫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为研究对象,运用目标取向法对其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将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分为经济、生态、社会3个子系统,进而分为7个指标层和若干个变量层,经过3轮专家咨询,最后筛选确定18个指标(变量层)作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集,建立可持续评价的指标体系。以Delphi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相关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各指标层和变量层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即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进行可持续性评价。作为一种尝试,本研究为优化选择当地最合理的保护性耕作发展模式,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评价理论参考。

关键词: 稻田 保护性耕作制 可持续评价 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SRAP-PCR程序和体系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适宜西瓜DNA的SRAP-PCR扩增体系,为西瓜基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打下基础。以西瓜中华拳王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了西瓜SRAP-PCR反应程序,并对西瓜SRAP-PCR反应体系的各影响因子进行梯度实验,筛选和建立可扩增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带型清晰的最佳SRAP-PCR反应程序和体系。最佳SRAP-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min,共5个循环;94℃变性1 min,5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5 min;4℃保存。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15μl)为:DNA 100 ng,dNTPs 0.3 mmol/L,Mg2+2.0 mmol/L,primer 7.5 pmol/L,Taq polymerase 0.75 U。该程序和体系能很好地满足西瓜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西瓜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关键词: 西瓜 SRAP 程序优化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水稻淀粉极限糊精酶基因表达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构建了含极限糊精酶基因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i载体,抑制水稻籽粒中极限糊精酶基因表达获得了极限糊精酶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经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胚乳特异表达启动子启动的水稻极限糊精酶基因反向重复结构RNAi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水稻(Oryza sativa sp.japonica)转化,经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获得28个水稻转基因再生株系;以极限糊精酶抗体对转基因株系胚乳发育期籽粒蛋白质进行Western杂交,并经SDS-PAGE极限糊精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反向重复结构在胚乳发育期表达,减少了极限糊精酶的积累,获得了不同沉默效果的转基因株系。转化株系012的极限糊精酶活性只有野生型的10%,表明该载体可有效地抑制水稻胚乳中极限糊精酶的活性。

关键词: 淀粉生物合成 淀粉脱支酶 极限糊精酶 RNA干扰(RNAi) 发夹RNA(hp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沟施或穴施吡虫啉对蔬菜蚜虫的控制作用

植物保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表明,蔬菜播种时沟施或移栽时穴施具根系传导特性的吡虫啉有效成分450~750g/hm2,可有效控制十字花科蔬菜萝卜全生育期蚜虫的为害。盆栽接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蚜虫存活率为0;田间试验表明,沟施或穴施吡虫啉对蔬菜蚜虫全生育期的控制效果为92.16%~100%。

关键词: 沟施或穴施 吡虫啉 蔬菜蚜虫 控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籽粒富含VE,是人类重要的VE来源之一。为了研究生态因子对大豆籽粒中VE含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籽粒的VE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3个生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诸样本VE总量的变异范围为500.99~2353.68μgg-1。逐步回归筛选出9个生态因子与大豆VE含量显著相关。与VE含量呈负相关的因子有幼苗期(P<0.01)、分枝期(P<0.001)和花荚期(P<0.001)降水、花荚期昼夜温差(P<0.05)、鼓粒成熟期日照(P<0.001)及土壤速效氮含量(P<0.001);与VE含量呈正相关的因子有:土壤磷含量(P<0.001)和海拔(P<0.001)。另外,VE含量与花荚期日照呈正相关(P<0.001),与花荚期日照的平方呈负相关(P<0.01)。这些结果对高VE含量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豆 维生素E 生态因子 分期播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牛进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研究了不同血清、激素及EGF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ECS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桑囊率均最高,分别为81.39%5、6.05%、30.94%,且卵裂率、桑囊率与添加NBS组的差异显著。在培养液中添加EGF和激素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卵裂的发生,其成熟率、卵裂率分别为82.50%、83.33%和61.43%、62.21%,均比未添加EGF组的高,差异显著,并且EGF与激素间有协同作用。[结论]单独添加10%ECS对卵母细胞的作用最理想,E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卵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激素 表皮生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对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在8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和赖氨酸4个玉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地点间和品种与地点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15个品种中,HE-1、HE-2、豫单2001和豫单2002粗蛋白含量高于11%以上,赖氨酸含量高于0.35%,可作为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饲用专用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洛玉1号和郑单18粗淀粉含量在72%以上,可将作为高淀粉工业加工专用玉米品种;HE-1、HE-2的粗脂肪含量在7.5%以上,可将它们作为高油工业加工和优质饲用专用玉米品种。驻马店、郑州和洛阳适宜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饲用专用玉米品种的种植;商丘、安阳和周口适宜高淀粉工业加工专用玉米品种的种植;商丘、新乡和郑州适宜高油专用玉米品种的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品质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香椿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相关标准及香椿生产实际,针对有机香椿种子与种苗处理、土壤消毒、立地条件、土壤管理、营养调控及有机香椿的植物保护方面,制定有机香椿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有机香椿 栽培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急性毒性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眼刺激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表明,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对大耳白兔眼刺激试验中呈现轻度刺激;对豚鼠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中呈现无刺激;对豚鼠皮肤致敏率强度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

关键词: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急性毒性 刺激 致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