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脑囊虫病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猪囊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猪囊虫可寄生于猪、野猪、人、骆驼、猫等动物的肌肉、大脑、皮下和眼部等多个器官等,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病。仔猪患该病后发育不良,肉品质下降。人感染囊虫会引起不同部位的病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脑囊虫病,它主要是由于人摄入猪带绦虫虫卵或猪带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B淋巴细胞cDNA T7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鸡B淋巴细胞cDNAT7噬菌体表达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方法:利用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从SPF雏鸡法氏囊细胞制备mRNA,合成的双链cDNA定向克隆到T7EcoR I/HindIII载体臂,包装并构建cDNA表达文库。对文库进行滴度测定和重组子测定。扩增文库并进行PCR鉴定插入序列的长度及分布。结果:文库初始滴度为5×107pfu/mL,扩增后滴度达到1.88×1010pfu/mL。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440bp,主要分布在750~2000bp之间。结论:构建的鸡B淋巴细胞cDNAT7噬菌体表达文库具有很高的质量,为进一步研究鸡B细胞发育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分子致病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豫园大椒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引进的国外辣椒材料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系统选育,从中筛选出生长势强、抗病、果大、果皮光滑、果直、肉厚的稳定株系HN-0-1-6为母本,HN-2-3-10为父本,经组合测定,品比试验与生产示范,选育出了早熟、大果、抗病、耐低温的辣椒新品种——豫园大椒。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油菜基因型中有10个基因型可以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达90.9%,表明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油菜基因型范围比较宽,但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花蕾产胚量为0.08~3.53个,TR4和TR9两个基因型每花蕾产胚可达3.23,3.53个。以TR4和TR9两个基因型为试材,进一步改进培养基和培养方法,采用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胚率,产胚量分别达到7.11和10.05个/蕾;接种后,小孢子经33℃高温预处理可显著影响产胚量。子叶形小孢子胚在光下适当培养后转入B5+BA 0.2 mg/L+NAA 0.02 mg/L继代培养基上,大多数胚能长成绿芽,B5+6-BA 0.2 m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机生产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机生产管理小组,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从生产基地的选择、有机转换期、生产管理措施、贮存运输、包装等环节入手,加强管理,实现有机产品生产的规范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DH群体构建不结球白菜遗传连锁图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株系构成的群体作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RAPD和ISSR 4种分子标记来构建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连锁图谱。通过Mapmaker 3.0/EXP软件分析,得到1张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1 116.9 cM,共包括14个连锁群,186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其中包括114个SRAP、33个SSR、24个RAPD和15个ISSR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44个,占23.7%。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4-27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30.3-165.8 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3.4-11.1 cM之间,总平均距离6.0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植留叶枝棉花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研究
《棉花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3.75万株.hm-2常规栽培去叶枝棉为对照,研究了2.25万株.hm-2简化栽培留叶枝棉的光合特性、生态特性及产量品质,结果表明:简化栽培的棉行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霜前花率低,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中下部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低,纤维比强度降低5.2%。但两种处理间的主茎叶绿素含量、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气孔导度Cs、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纤维长度、麦克隆值、整齐度、成熟度及产量没有明显差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