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奶牛催乳素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系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RFLP的方法,分析催乳素基因exon3在543头北京荷斯坦母牛中的多态性,得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34,0.257,0.009,并对不同基因型间产奶性能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泌乳Ⅰ期,AA和AB基因型奶牛的奶、乳脂和乳蛋白产量高于BB基因型(P<0.01),在泌乳Ⅱ期,AB基因型奶牛的的奶、乳脂和乳蛋白产量高于AA基因型(P<0.01);在泌乳Ⅱ和Ⅲ期,AA基因型奶牛的乳蛋白率高于AB基因型(P<0.05)。
关键词: 催乳素基因 PCR-RFLP 产奶性状 北京荷斯坦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豆种子萌发5~6 d后的子叶节作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子叶节与农杆菌共培养60 h后放入含卡那霉素50 mg/L的诱芽培养基上,待苗长至4~5 cm后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最后移栽到培养土中,效果较好。对大豆遗传转化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大豆基因型、诱导出芽所需激素浓度、卡那霉素筛选压力等条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遗传转化系统,其转化率达到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加食品添加剂就“天下太平”了么?
《食品工业科技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年伊始,FIA与FIC两大添加剂展举行在即。《食品工业科技》也将重点关注并增大发行力度参与其中,2006年第1期“互动平台”话题特推出以下话题,诚邀读者阐述各方见解,结合自身实例,分析市场方向。推动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正确认识。生活好了,要求高了,对于联系最密切的食品,老百姓越来越重视。2005年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更加警惕了,一时间,“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似乎才100%天然与安全。如果是这样,为什么食品加工业离不开添加剂呢?不加是否更好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鼓粒至成熟期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初探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不同。中东部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脂肪相对积累规律基本相似,从鼓粒盛期开始,脂肪含量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随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或成熟时略降低;高产和高脂肪品种在鼓粒盛期蛋白质含量高(40%~42%),此后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成熟。中南部半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脂肪品种不同年份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一致。高蛋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一致,高蛋白品种脂肪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降低,鼓粒盛期后10~20 d达到较低水平,脂肪含量为17%~19%,成熟时又明显回升;蛋白质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增加,到鼓粒盛期后约10 d达到最大值45%,成熟时又明显降低。高产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没有明显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手捡法和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对吉林黑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12个施肥小区内共采集108个土壤样品,获得农田土壤动物标本17265只(未鉴定标本187只),隶属3门9纲19目3亚目48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标本中,营养功能群以植食性(35.53%)为主。其中,大型农田土壤动物捕获的个体数和类群数以撂荒和施氮肥区最多;中小型农田土壤动物则以撂荒和轮作区最多;大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NP>N>1.5MNPK>PK>M2NPK>CK>NK>NPK>M1NPK>轮作>SNPK>撂荒,中小型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依次是M1NPK>M2NPK>SNPK>1.5MNPK>NP>CK>轮作>NK>NPK>PK>N>撂荒。群落相似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施肥之间相似性系数一般较低。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异质性较高,SNPK与M1NPK、撂荒地处理之间的相似性明显高于其他群落,N与SNPK、M2NPK和轮作之间、CK与1.5MNPK和NPK之间的相似性明显低于其它施肥之间的相似性。反映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环境,进而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承诺的指标逐步落实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全面启动,作为玉米产业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就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