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代表种,这个属的成员中还包括羊边界病毒(BDV)和猪瘟病毒(CSFV)。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论文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已定位的4种结构蛋白、8种非结构蛋白以及3′和5′非翻译区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合成与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组结构 蛋白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债务重组》准则

中国农业会计 2008

摘要: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关于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会计处理等方面都与旧准则有着很大的区别。笔者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对新准则作一简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管埋深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移影响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流量和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随着毛管埋深的增加,湿润锋运移的速度减慢,且湿润锋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移距离也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同一埋深而言,滴头二侧的含水率分布对称;对于不同的埋深,埋深越大,在距滴头一定距离内,含水率越高,并且随着滴灌带埋深的增加,湿润体饱和区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垂直方向上。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埋深 湿润锋 含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疫苗免疫抗体消长情况的观察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BMSJ-12型双膜覆盖精量播种机的研制

新疆农机化 2008

摘要:介绍了2BMSJ-12型双膜覆盖精量播种机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关键词: 双膜 精量播种机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性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趋向于形成蓝色的飞燕草色素。从蓝紫色矮牵牛的花瓣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约1.7kb的F3′5′H片段。F3′5′H的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与原序列同源性达到99.34%,开放读码框为1 521 bp,编码507个氨基酸。将推算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登录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与文献报道的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同源率为99.6%。将此基因构建到含有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BI-F3′5′H上,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粉红色矮牵牛进行了遗传转化,初步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矮牵牛 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SMAP-29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菌肽作为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是宿主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物先天免疫机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SMAP-29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畜牧与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GenBank发表的绵羊骨髓抗菌肽(SMAP-29)基因(L46854)为模板,选择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合成SMAP-29成熟肽基因。将合成的基因克隆入pPIC 3.5K载体中构建重组酵母胞内表达载体pPIC 3.5K-SMAP-29,经酶切分析、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表达载体的正确构建为SMAP-29的高效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SMAP-29 密码子优化 毕赤酵母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液体发酵活性干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酿造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甜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对3种活性干酵母进行了不同温度、pH值、接种量和不同糖度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于甜高粱汁液态发酵的优良菌种No1活性干酵母和No2活性干酵母,其最佳发酵条件相同:温度为35℃,pH值为5.03,接种量为1.2‰,糖度为14°Bx;发酵周期均为14h。

关键词: 甜高粱汁液 液态发酵 乙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纯化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抗原免疫BALB/C系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筛选出稳定分泌BVD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细胞接种于BALB/C系小鼠的腹腔内诱生腹水,腹水单抗与BVDV均呈阳性反应。将5A9、2G3和5C2(分别结合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诱生的BVDV单抗纯化后等量混合包被酶标板,与鸡抗BVDV IgY(检测抗体)联合应用,建立BVDV抗原捕捉ELISA(AC-ELISA)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单抗、鸡抗BVDV IgY的最适工作浓度,用阴性组织样品作为判定检测结果的D490临界值,最后以建立的AC-ELISA检测临床粪样棉拭子27份,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高,与全血病毒分离结果的符合率达86.36%;与全血和粪样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9.47%和94.74%。阴性对照RT-PCR、病毒分离和AC-ELISA检测均为阴性。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单克隆抗体 IgY 抗原捕获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