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aCl处理对高、低芥酸油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生长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份高芥酸油菜绵油13号、高芥4号和2份低芥酸油菜绵恢PS-1-2、绵恢8号为试验供体材料,观察了组织培养条件下,NaCl胁迫对高、低芥酸油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g/L NaCl浸种和培养基中添加10g/L NaCl均对种子萌发率产生抑制作用,且高芥酸油菜种子的萌发率明显高于低芥酸油菜。比较2种方式浸种11d的萌发率,为4g/L NaCl浸种的低芥酸油菜材料高于无菌水浸种的材料,高芥酸油菜的表现则相反。培养基中添加6g/L NaCl对离体培养茎尖的存活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高芥酸油菜茎尖生长的受抑制程度明显低于低芥酸油菜。可以得出结论,供试的高芥酸油菜在萌发和离体培养阶段的耐NaCl性明显优于低芥酸油菜。


新型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离体条件下,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200 9x-2.090 4(r2=0.968 1),其EC50为0.08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植株喷施申嗪霉素有效成分剂量6.45μg/mL后第1、8、15天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99.37%和81.23%;喷施申嗪霉素3.23μg/mL后第1、8、15天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60.54%和64.58%,且与喷施井冈霉素有效成分剂量50μg/mL的防治效果94.43%、64.17%和30.49%差异均不显著。


重组猪α-干扰素的纯化及生化性质鉴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巴斯德毕赤酵母高效分泌表达的猪α-干扰素(PoIFN-α)纯化工艺和纯化后重组蛋白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α-干扰素(PoIFN-α)发酵液经离心、透析、过滤处理之后,依次利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使目的蛋白得到了纯化.经N端氨基酸测序,Western-blot,对酸、热、巯基乙醇的稳定性和糖基化程度等检测后发现,所表达的猪α-干扰素N端氨基酸序列(前5个)正确,对酸和热基本稳定,二硫键对目的蛋白的活性至关重要,没有发现目的蛋白的糖基化.
关键词: 重组猪α-干扰素(PoIFN-α) 亲和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糖基化 生化性质


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选育优良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同异分析法,对12份水稻新品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且讨论了同异分析法在水稻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结果]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综合同一度大于0.8以上的有10个品种,其中大于0.9的有2个品种:武2105、常优02-6。综合评价为"差"的有甬优5号1个品种,占8.3%,"一般"和"好"的有4个品种,占33.3%,"较好"的有5个品种,占41.7%,"优良"的只有武2105和常优02-6两个品种,占16.7%。[结论]同异分析方法在水稻亲本、杂交组合及比较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同保存方法对蜡梅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及ISSR-PCR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本文以蜡梅新鲜成熟叶片为对照,比较了真空冷冻干燥、硅胶干燥、压标本干燥、45℃烘干、75℃烘干5种叶片干燥方法和4℃保鲜、-20℃冻存、-70℃冻存法对蜡梅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胶干燥的样品提取的DNA完整无降解,纯度高,DNA得率为鲜叶的1/3多,压标本干燥的样品可以提到完整的DNA,DNA得率与硅胶干燥的样品相近,提取的DNA含多酚,纯度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DNA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小部分受到损伤,DNA得率较鲜叶稍有下降。45℃烘干的样品可以提取到完整的DNA,纯度高,DNA得率约为鲜叶的1/2,75℃烘干的样品的DNA全部降解。ISSR扩增结果表明75℃烘干的样品提取的DNA没有获得扩增产物,其他4种干燥方法提取的DNA的扩增结果与鲜叶相同。鲜叶可在4℃冰箱保鲜存放6d,在-20℃冰箱中冷藏半月,可在-70℃超低温冰箱中长期放置而不影响总DNA的提取质量和ISSR扩增结果。


基于WebGIS的设施土壤养分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设施栽培蔬菜土肥管理多沿用大田管理方式造成设施内土壤理化性状和营养平衡遭到破坏、蔬菜产量品质下降、设施土壤可持续性利用困难的现状,设计开发了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管理决策系统,采用Java Applet模式构建了基于WebGIS的设施土壤养分管理子系统;根据设施环境条件和蔬菜需肥规律,建立设施蔬菜施肥模型和设施土壤施肥决策子系统;根据蔬菜营养障碍的症状表现,采用基于案例的推理机制,建立设施蔬菜营养诊断专家系统,并实现了子系统的集成。系统主要帮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场和种植户实现设施土壤养分有效管理并提供蔬菜营养诊断和测土配方施肥决策。本文对系统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土壤养分管理 专家系统 决策系统 GIS 设施蔬菜


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土壤有效氮、磷、钾丰缺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滨海滩涂地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和2006年运用ASI法对位于黄海之滨的海丰农场进行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及水稻氮、磷、钾肥施用的推荐。选取60块肥力从高到低田块,利用不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和施肥5个处理、3次重复的设计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按照相对产量<50%时的土壤养分含量为"极低"、50%~75%为"低"、75%~95%为"中"、>95%为"高"、再降为95%时为"过高"的标准建立土壤有效氮、磷、钾的丰缺指标体系。【结果】滨海滩涂水稻田土壤铵态氮的"极低"指标为<2.5mgN·L-1,"低"为2.5~11.0mgN·L-1,"中"为11.0~19.5mgN·L-1,"高"为19.5~34.0mgN·L-1,"极高"为>34.0mgN·L-1;土壤有效磷的"极低"指标在海丰农场供试田块没有表现出来,"低"为<13.0mgP·L-1,"中"为13.0~28.5mgP·L-1,"高"为28.5~60.0mgP·L-1,"极高"为>60.0mgP·L-1;土壤有效钾的"极低"指标为<35.0mgK·L-1,"低"为35.0~95.0mgK·L-1,"中"为95.0~175.0mgK·L-1,"高"为175.0~335.0mgK·L-1,"极高"为>335.0mgK·L-1。【结论】运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分析法(ASI)和田间试验设计相结合是建立水稻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行之有效的方法。
阶段施用氮肥量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在施氮总量为300 kg/hm2条件下,设置青花菜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青花菜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基肥、前后期追肥的较佳施肥比例为0.404∶0.265∶0.331,即基肥重、前期追肥轻、后期追肥适量的结构,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121.212 kg/hm2,79.464 kg/hm2和99.324 kg/hm2,按此条件有望获得较高产量1029.56 kg/hm2。基肥重、前后期追肥适当有利于青花菜花球Vc含量的提高,现蕾期氮肥的用量对花球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最大。


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及抑制效应的研究
《食品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氧化酶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其特性与对其抑制效应研究一直是果蔬酶促褐变生理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试验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梨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砀山梨PPO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短时间高温能显著抑制PPO活性;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该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为178.57U/min,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1/2时的底物浓度为0.125mol/L;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较柠檬酸能较好地抑制PPO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但综合研究表明L-半胱氨酸抑制效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