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Y字形整形对板栗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的影响初报
《中国果树 》 2018
摘要:以板栗品种‘燕山红栗’为试材,研究树形由自然圆头形(对照)改造为Y字形对板栗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为Y字形树形在对树体营养生长指标未造成显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树高;生长期内Y字形树形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增幅为10.09%~16.44%;透光率除下-西-2测试点外,其他9个测试点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增幅为52.17%~1006.95%;Y字形、自然圆头形2种树形栗苞均以第2层(以主干1.5 m高度为中心点,由中心点向外50~100 cm)为集中分布区,分别占单株栗苞数的59.09%和50.45%,单株栗苞数较自然圆头形高23.75%;树形改造后第2~6年(特殊年份除外)Y字形产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株产提高14.77%~69.75%。综合来看,Y字形比自然圆头形树体立体结果能力强、紧凑,结果多且减少了外围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VCNa结合1-MCP对杏梅贮藏品质及特性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异抗坏血酸钠(D-VCNa)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杏梅贮藏期间品质、生理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延缓杏梅果实采后品质下降、延长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杏梅为实验材料,采用D-VCNa与1-MCP(密闭熏蒸24 h)结合处理杏梅果实,并置于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不同处理组杏梅果实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结果 D-VCNa处理对果实硬度影响不大,然而1-MCP单独处理及结合处理均可明显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其中又以结合处理效果最好;D-VCNa和1-MCP单独处理及两者结合处理均有效延缓了杏果实品质的下降;在贮藏后期,处理果实均保持了较高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此外,处理组提高了果实抗氧化系统相关酶POD和SOD活性,在贮藏前期抑制了PPO活性。结论 D-VCNa结合1-MCP处理可以有效保持杏梅的贮藏品质,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长其货架期。
关键词: 杏梅 异抗坏血酸钠 1-甲基环丙烯 品质 采后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BR处理对甜樱桃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樱桃"先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甜樱桃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EBR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甜樱桃贮藏期间果柄、果实褐变及腐烂的发生,缓解果皮及果肉颜色的变化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延缓果实贮藏期间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降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好的保持果实的品质及风味,延缓甜樱桃的衰老。
关键词: 甜樱桃 2,4-表油菜素内酯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16届中国(临沂)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临沂草莓·大会(2018)在山东沂南县隆重召开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3月29—31日,由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临沂市农业局、沂南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6届中国(临沂)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临沂草莓·大会(2018)在山东沂南县召开。临沂市副市长张玉兰致欢迎辞,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运涛在开幕式上作了"展望草莓产业美好未来,振兴我国乡村经济"的主旨演讲,李成贵院长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临沂市人民政府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同时举行了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能机械减量施用苯磺隆对播娘蒿防治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两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施药机——智能防飘、智能普通和常规施药机在推荐剂量和减量20%条件下施用苯磺隆对冬小麦田间杂草播娘蒿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机种类和施药剂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未对播娘蒿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营养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施药机种类因素对小麦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智能机械施药处理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药机处理;而除草剂剂量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智能施药机在降低20%的除草剂使用量条件下可以达到与常规施药机相当的除草效果,而且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更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我国农田杂草化学防治中智能机械在除草剂减量使用中的大规模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温下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鲟生理状态的影响
《水产科技情报 》 2018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温下鲟鱼对低氧胁迫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将体长为(17.9±0.36)cm,体质量为(20.83±0.21)g的西伯利亚鲟幼鱼由暂养水体(水温24℃±0.5℃)分别放入水温20、24和28℃的水槽中并进行低氧(2.5 mg/L±0.3 mg/L)胁迫试验,于低氧胁迫1、3、10、24、48、96 h时检测西伯利亚鲟幼鱼的血清抗氧化酶活力、肝脏损伤及应激相关指标。试验结果:低氧胁迫后,西伯利亚鲟幼鱼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丙二醛(MDA)、血糖(GLU)、总蛋白(TP)、皮质醇(COR)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4℃和28℃组幼鲟血清ALT活力在低氧胁迫后1 h均达到峰值,20℃组在胁迫后10 h达到峰值;各组的MDA含量在低氧胁迫1 h时略有升高;与此相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在低氧胁迫1 h时降低,而后升高;各组的GLU含量均在低氧胁迫后3 h达到峰值,且28℃组的值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果表明,鱼体对高温(28℃)下的低氧(2.5 mg/L±0.3 mg/L)胁迫表现出更剧烈的反应,低温可缓解低氧对鱼体造成的氧化损伤和肝功能损伤。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对于处在幼鱼时期的鲟鱼,应密切关注养殖水温的变化,减少高温应激,以提高其应对低氧胁迫的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是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在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业行业;它具有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创新周期短、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形成了共享经济、专业化服务、平台化服务、产业融合服务、服务主体升级等典型服务模式。而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是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家政策、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技术进步则构成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两者共同成为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互联网带来的主体、技术和资本的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的跨界融合、资源高效配置和新型业态是推动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在机理。要正视农业服务业创新的战略意义,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动化考种过程的粘连籽粒图像分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玉米自动化考种过程籽粒粘连导致穗粒数统计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遗传算法(GA)与改进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相结合的分割方法(GA+改进PCNN),对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分割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数学形态学和wiener滤波对待分割图像去噪,基于小波变换进行多图像融合得到新图像;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改进PCNN模型中参数β、αE和VE的最优解并进行图像分割。结果表明:1)本研究方法对粘连玉米籽粒的分割准确率为98%;2)本研究方法的交叉熵、区域内部均匀性、形状测度维和区域对比度指标依次为0.079 4、0.975 4、0.878 5和0.869 2,总体优于OTSU、改进分水岭、迭代法全局阈值和未改进PCNN分割算法;3)本研究方法的单幅图像处理时间为22.07s,用时长于各比较算法,但分割效果最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空间变异对水氮淋失和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CERES-Maize模型,研究了土壤空间变异和水文年型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氮淋失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空间变异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水氮淋失的影响程度与降雨密切相关.丰水年水氮淋失量显著高于平水年和枯水年.降雨对作物产量和农田尺度水氮淋失的空间变异有明显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土壤空间变异对产量和农田尺度水氮淋失的影响.随着土壤空间变异程度的增大,产量降低,产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增加.水分渗漏和氮淋失量随土壤空间变异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当土壤黏粒和粉粒含量变异系数CV≥0.2时,在水氮管理中考虑土壤空间变异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减轻水氮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