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UV-C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双孢蘑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对双孢蘑菇低温贮藏期间的失重率、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胞膜透性、PPO活力和微生物的影响。双孢蘑菇子实体先用0、0.3、0.6、0.9、1.2 k J/m2剂量的UV-C处理,随后放入4℃冷库存放16 d。结果表明:适当的短波辐照(0.6 k J/m2)处理可以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软化和褐变。对嗜冷菌、大肠杆菌、酵母和霉菌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较大剂量(0.9、1.2 k J/m2)会对双孢蘑菇的表皮细胞产生伤害,使得细胞膜透性增加,导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失重率增加以及褐变的加剧。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处理 采后生理 双孢蘑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埋土区葡萄顺行水平龙干形篱架栽培根系的分布特性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篱架顺行水平龙干形葡萄根系分布规律,为该种植模式的配套肥水及土壤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北京平原区典型沙壤土葡萄园6 a生‘瑞锋无核’自根苗葡萄树为试材,利用挖掘法并区隔根系:将距主干水平向外1 m、深1.2 m的土用水细心冲洗将根系与土壤分开,不时用竹竿标记并固定根的位置,以保证冲洗出来的根与在土壤中的位置无较大变化,用水平细线区隔,分设水平方向4段,垂直方向4段,并分区剪取根系样品,测定根系长度、数量和干质量。【结果】6 a生瑞锋无核葡萄树主要的根系为1级根(直径≤2.0 mm),占比达80%以上。主要吸收根系(1级根)在水平方向上以距主干40 cm之内占比最大,可达70%~90%,在40 cm之外还存在一个占比达10%~30%吸收根系分布区;吸收根系在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匀,0~40 cm深度有56.9%~58.5%,深于40 cm还有约41.5%~43.1%的分布。【结论】埋土区顺行水平龙干形篱架栽培葡萄根系在水平方向上分布集中,而且延主干向外呈指数衰减。葡萄根系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广,纵向呈线性衰减。

关键词: 葡萄 埋土防寒区 顺行水平龙干形 根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区施用有机肥对苹果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年生‘红将军’(Malus domestica cv.)为试材,砧木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 Rehd.),采用分根盆栽法研究1/2根区定量灌水条件下,1/4、2/4和3/4根区分区施用有机肥对树体新梢生长动态、根系生长动态、叶绿素、叶片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确定苹果树有机肥最佳施用量和施用区域,为改善果园有机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4根区施用30%有机肥处理新梢生长量最大,为14.2 cm;2/4根区施用20%有机肥处理的根系生长量最大,在整个生长季根系生长量为230.0 mm,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蒸腾速率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不仅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节约有机肥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效果。

关键词: 苹果 分区施肥 有机肥 树体生长 叶片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酵原料沼液的氨挥发特性研究

可再生能源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使用抽气法探究牛粪沼液、猪粪沼液、鸡粪沼液在密闭储存状态下的氨挥发特性,并通过检测沼液温度、p H值和氨态氮浓度,分析影响沼液氨挥发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储存过程中,鸡粪沼液的氨挥发量最高,猪粪沼液次之,牛粪沼液最低;在储存前期,3种沼液的氨挥发量都是逐渐上升,并在第7天达到顶峰,分别为3 896.97,1 214.50,431.86 mg/m2,随后开始下降,实验结束时,3种沼液的氨挥发量分别为1 068.64,463.70,138.27 mg/m2;3种沼液的氨挥发率分别为22.64%,12.84%,18.42%,且沼液的氨挥发量和氨氮浓度成正相关;3种沼液的p H值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沼液的温度的变化幅度都不大;实验结束后,沼液的氨态氮、硝态氮浓度都有所下降,但是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不同发酵原料 沼液 氨挥发特性 密闭储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传统作物栽培实验教学中作物生长周期长、教学成本高、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作物栽培实验的虚拟仿真及互动操作实验系统,用于辅助学生进行作物栽培学习和生产实训。系统内含作物物种与品种遗传特征、单项管理措施、综合管理措施等3部分内容和10项实验。该系统能逼真再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栽培管理过程,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强化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农学专业作物栽培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作物栽培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光和紫外光照条件下膜材红外光谱变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降解树脂包膜控释肥是目前肥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从可降解包膜材料实际施用环境着手,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表征包膜肥料膜材自然光和紫外光照条件的降解差异,通过对聚乙烯/疏水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亲水纳米二氧化钛和纯聚乙烯包膜的谱图来研究膜材在光照前后的结构变化特征,进而对膜材的降解行为做出判断。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自然光分别照射下,包膜降解过程中的官能团种类没有因光催化剂的加入而受到影响,而光催化剂的加入对官能团的变化程度有显著影响,依次为:聚乙烯/疏水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包膜>聚乙烯/亲水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包膜>纯聚乙烯包膜。另外,不同照射光源对包膜的分子结构的影响有所区别。自然光条件照射的降解过程中,包膜的聚乙烯碳链上在形成氢过氧化物的同时发生了交联反应生成含醚键的物质,接着继续氧化生成含羰基的化合物,最终羰基的存在促进包膜的进一步分解;紫外光条件照射下,光照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局部浓度大,攻击聚合物碳链的能力强,聚乙烯长链烷基断裂很快氧化生成含有羰基基团的中间产物。紫外光条件的照射实验未能全面反映包膜在自然光条件下的降解行为。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乙烯 二氧化钛 降解 光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常见果树的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效应

经济林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我国北方地区4种主要经济林树种苹果、桃、梨、杏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从而为其合理栽植及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叶片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了不同树种的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光合作用、固碳释氧能力各不相同:日净光合速率、日固碳量和日释氧量均为最大的是‘晚蜜’桃,其分别为14.42μmol·m~(-2)s~(-1)、24.44 g·d~(-1)、22.22 g·d~(-1);其值为中等大小的是‘红富士’苹果,其分别为11.71μmol·m~(-2)s~(-1)、19.72 g·d~(-1)、17.93 g·d~(-1);‘XG丰水’梨的测定值分别为11.95μmol·m~(-2)s~(-1)、19.85 g·d~(-1)、18.05 g·d~(-1);‘龙王帽’杏的测定值分别为11.97μmol·m~(-2)s~(-1)、20.12 g·d~(-1)、18.29 g·d~(-1);三项测定值均为最小的是‘串枝红’杏,其测定值分别为10.43μmol·m~(-2)s~(-1)、17.23 g·d~(-1)、15.66 g·d~(-1)。各个品种在不同月份的日净光合速率和日固碳释氧量的变化曲线分别呈单峰、双峰曲线;4种果树在不同季节的固碳、释氧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夏季(24.84 g·d~(-1)、22.58 g·d~(-1))>秋季(19.07 g·d~(-1)、17.34 g·d~(-1))>春季(14.63 g·d~(-1)、13.30 g·d~(-1))。文中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林木的净光合速率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固碳释氧量的大小。

关键词: 经济林树种 净光合速率 固碳量 释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甾醇凝胶化油脂对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凝胶剂可以为液体油提供类似于固体流变学特性的功能,因此近年来在食用油脂的结构化中的研究日益广泛。通过大鼠喂养试验,研究和评价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键合物的植物甾醇凝胶剂对包括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因子在内的动物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凝胶剂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键合物人造奶油产品对动物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当饲料中含有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键合物的植物甾醇型凝胶化特种油脂产品时,试验组大鼠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最低,同时数据显示甾醇型有机凝胶剂量的增加使大鼠睾肾部位容易产生脂类堆积;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随着有机凝胶添加量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剂量效应,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硬化风险作用。

关键词: 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键合物 有机凝胶 食用油脂 大鼠营养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斑叶螨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与适合度

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与适合度。【方法】通过二斑叶螨对不同品种茄子的田间选择性试验以及在室内不同品种茄子对二斑叶螨种群数量、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二斑叶螨对9个茄子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以及在不同品种上的种群动态、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二斑叶螨对野生品种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的选择性最差,在该品种上除卵可以正常孵化外其他时期均不能存活。在茄子S.melongena品种间,二斑叶螨对京茄6号和日友长直壮青长茄的选择性最强,分别达到195和183头/株,对布利塔和长竹丝茄的选择性最差,分别为63.5和59.75头/株。接入20对成螨后第28天,紫龙王4号上的数量最多(1 009头/株),京茄6号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的数量次之(分别为981和909头/株)。二斑叶螨在京茄6号上的发育历期最短,为9.31 d;在长丰2号上发育历期最长,为11.08 d。京茄6号、京茄黑霸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二斑叶螨开始产卵的前5 d内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5.92,33.20和31.34粒/头,是产卵量较多的3个品种,且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紫龙王4号、茄砧1号、布利塔和长丰2号上的产卵量较少,分别为18.56,19.24,22.26和23.36粒/头,且4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二斑叶螨对紫黑圆茄类的京茄6号的选择性较强、适合度较高,对紫黑长茄布利塔的选择性和适合度为中等,对野生品种蒜芥茄的选择性和适合度表现为最差。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茄子 品种 选择性 适合度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的熟牛肉TVB-N含量预测方法

食品与机械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肉制品新鲜度检测方法具有耗时费力、效率低、有损等缺陷,提出利用高光谱成像(HSI)技术预测熟牛肉新鲜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首先通过HSI系统获取熟牛肉样本的高光谱数据,并进行黑白校正。进而采用移动平均平滑和多元散射校正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分别建立基于全光谱特征、单一光谱特征、单一纹理特征、主成分分析(PCA)融合特征对TVB-N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使用PCA融合特征的SVR模型,对新鲜度的关键指标TVB-N含量的平均预测准确度(APA)可达到85.13%,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能够提升模型准确度。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TVB-N含量 特征融合 支持向量回归 熟牛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