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牛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中国草食动物 2008

摘要:肉品的品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从营养调控的角度对牛肉品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试图展示国内外牛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牛肉品质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玉21号

新疆农垦科技 2008

摘要:新玉21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2001年参加中晚熟玉米预备试验,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春播中晚熟组(A组)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自治区春播中晚熟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为高产、稳产、抗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的HMW-GS和LMW-GS组成及其对面筋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中国春小麦面筋品质性状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对来自CI MMYT的167份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进行了HMW-GS和LMW-GS鉴定,并测定了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和揉面仪参数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亚基2*、1、7+9、5+10、Glu-A3d、Glu-B3j和Glu-B3b的分布较广,频率分别为49.1%、39.5%、58.7%、73.7%、39.5%、44.3%和32.9%。HMW-GS和LMW-GS组成对湿面筋含量的影响较小,对Zeleny沉淀值、和面时间、峰值高度、峰值宽度和8 min高度的影响皆达1%显著水平。各位点对面筋品质的贡献大小为Glu-B3>Glu-D1>Glu-B1>Glu-A1>Glu-A3;就单个亚基的贡献而言,Glu-A1位点,1>2*>Null;Glu-B1位点,7+8=17+18>7+9;Glu-D1位点,5+10>1.5+10>2+12;Glu-A3位点,Glu-A3b>Glu-A3d>Glu-A3a>Glu-A3e>Glu-A3c;Glu-B3位点,Glu-B3d>Glu-B3b>Glu-B3j。Glu-B3j(即1B/1R易位)广泛存在于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中,对面筋强度和耐揉性有不利影响,建议在品质育种中尽量避免选择含有该亚基的易位材料。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普通小麦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加工品质

新陆早32号脱叶剂筛选试验初报

中国棉花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秆冻藏保鲜技术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2008

摘要:探讨了甜高粱秆露天冻藏的保鲜技术。研究表明:甜高粱秆自然冻藏140 d,外观仍较新鲜。甜高粱秆有病变产生,感病程度有随贮藏期延长而加重的发展趋势。甜高粱秆的质量变化规律性减少,甜高粱秆的水分含量变化由冻藏初期的前一个半月呈下降趋势,之后缓慢回升,水分含量维持在70%左右。甜高粱秆在冻藏初期的前4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之势。之后,一个月的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下降。冻藏两个月后,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趋于稳定。

关键词: 甜高粱秆 冻藏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林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农机化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为提高林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的转变,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业机械化。为此,分析了当前我国及新疆兵团林果业机械化关键作业环节的现状,指出了新疆兵团发展林果业机械化的优势,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林果业机械化 新疆兵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式生物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动物医学进展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模式生物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数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获得,这对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经典模式生物的概况。

关键词: 模式生物 基因组 分子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六讲 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2008

摘要:原料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的风味、感观、理化和卫生指标以及营养价值。如果原料奶不合格,那么无论工艺多么先进、设备多么优良、管理多么严格也生产不出好的乳制品。因此,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对乳品企业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用饲料玉米新饲玉11号的选育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饲玉1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新20-2和新201-8为亲本,于2002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在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饲玉1号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性强、耐旱、耐渍、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饲用玉米 杂交种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干旱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测定开花期干旱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OS52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下,各荧光参数的变化及用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旱后,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降低,而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说明光系统Ⅱ(PSⅡ)受到了伤害,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升高。且荧光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花期干旱胁迫后,各参数存在基因型差异,新大豆1号在花期干旱条件下,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用于光化学转化能力,抗旱能力强。因此,花期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大豆品种抗旱性有关,利用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鉴定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大豆 基因型差异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