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鲜菇渣复合基质对结球莴苣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元结球莴苣(CX012)为试供材料,选用海鲜菇渣、泥炭、蛭石为育苗基质,在玻璃温室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基质配比对结球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基质配比中,海鲜菇渣:蛭石体积比为3∶1时,结球莴苣幼苗在叶面积、株高、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方面表现最优,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尤其是显著优于不添加海鲜菇渣的对照组。综合考虑结球莴苣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以海鲜菇渣∶蛭石=3∶1为最佳的结球莴苣幼苗生长配方。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采用病斑长度测量法研究了2014—2015年采自福建省7个地区的247个菌株侵染不同细胞质玉米品种‘C103T’、‘C103C’、‘C103S’和‘C103’后叶片的病斑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可引起4个玉米品种发病,其病斑长度平均值介于1.15~5.40 mm、1.06~4.70 mm、1.09~4.84 mm和1.15~5.21 mm之间。根据病斑长度将病斑分为Ⅰ和Ⅱ型,其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80.26%和19.74%。依据各菌株依次在4个不同品种玉米上的病斑型,供试菌株群体被划分出15个致病型,其中致病型CHP15(病斑反应型Ⅰ-Ⅰ-Ⅰ-Ⅰ)为优势型,致病型CHP11(病斑反应型Ⅲ-Ⅰ-Ⅰ)为亚优势型,优势型和亚优势型分别占供试总菌株数的57.49%和9.72%。不同地区菌株之间的致病型组成及其出现频率存在多样性。此外,其中的235个O小种菌株也出现了14个致病型,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


黄秋葵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cDNA全长1797 bp的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509个碱基;预测编码50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56.288 kD,等电点(p I)为4.577;编码的蛋白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可可(Theobroma cacao L.)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8%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将基因命名为HeLCYB,GenBank登录号为:KX257998。Motif Scan分析显示,蛋白氨基酸序列88~481位为HeLCYB保守结构域,并在88~113位含有1个FAD结合域。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eLCYB基因在黄秋葵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表达;叶片生长中以成熟叶中表达最高,果实发育中以花后7d高表达。建立与优化了黄秋葵类胡萝卜素超高效液相检测体系,结果显示黄秋葵中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β-胡萝卜素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果实以花后7 d含量最高,与HeLCYB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本研究揭示了HeLCYB基因表达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特性,为开展黄秋葵类胡萝卜素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秋葵 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基因 类胡萝卜素 UPLC


基于无人机的果园冠层图像采集装置设计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8
摘要:基于四轴小型无人机平台,克服植物冠层分析仪只能采集低矮植物的限制,研究设计在无人机上搭载图像与光谱传感器,采集南方中大型果树果园冠层图像信息,为开展果园光能利用率,光合效率、叶面积指数、叶片营养状况的研究提供信息数据。


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铁观音茶的质量安全状况,追溯隐患来源,对福建安溪县不同土壤茶园的铁观音茶叶进行稀土元素的分布、组成、迁移和富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红壤、黄红壤、黄壤茶园稀土组成均以镧、铈、钕、钇为主,但具体组成特征各异。3种类型土壤茶园铁观音茶叶片、叶柄稀土元素组成均以钇、镧、铈、钕4种元素为主,且含量均以第3叶>第2叶>第1叶>叶柄。同种土壤类型茶园铁观音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类似,但叶与叶柄对稀土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土壤类型对茶叶稀土元素的累积有显著影响,黄红壤茶园的茶叶稀土元素含量要显著低于红壤、黄壤茶园的(P<0.05)。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元素组成的相关系数为0.886~0.985,P <0.001,表明二者稀土元素组成密切相关。因此,铁观音茶叶中稀土元素累积、分布与茶园土壤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