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联合使用药物对澳洲龙纹斑鱼种感染小瓜虫的影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multiifliis)引发的一种重要原虫病,其对澳洲龙纹斑(M.peelii peelii)苗种阶段鱼体有强致病力,可导致澳洲龙纹斑苗种全部死亡。为合理用药防控澳洲龙纹斑苗种培育阶段小瓜虫感染,本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4.94±3.28 g,平均体长为11.57±2.20 cm的澳洲龙纹斑鱼种,自然感染小瓜虫后,采取具有抗小瓜虫、抗继发感染和促进上皮组织收敛愈合的3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小瓜虫感染率、感染强度和鱼种死亡率等指标,观察和评估联合使用药物对澳洲龙纹斑鱼种小瓜虫病防控效果。结果显示,药物实验组澳洲龙纹斑鱼种60 d内发生零星死亡,总死亡率为5.6%;对照组感染小瓜虫后陆续死亡,感染后第11 d感染率上升为100%,死亡率达50%,第16 d时澳洲龙纹斑鱼种全部死亡。实验组澳洲龙纹斑鱼种鳃部、背鳍和体表皮肤小瓜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参照本研究联合使用药物可有效控制澳洲龙纹斑苗种感染小瓜虫,使澳洲龙纹斑苗种小瓜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本研究结果对澳洲龙纹斑苗种小瓜虫病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多子小瓜虫 澳洲龙纹斑鱼种 感染率 感染强度 联合用药


不同栽培措施对彩草仙人球生长的影响
《福建热作科技 》 2018
摘要: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温度、不同砧木等栽培措施对彩草仙人球的生长、开花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火山岩混合、泥炭和煤渣混合为基质栽培彩草仙人球生长速度快,在25~35℃时彩草仙人球嫁接成活率为94%以上;以量天尺、袖浦、龙神木、青绿柱为砧木的彩草仙人球开花数差异较大,青绿柱为砧木的彩草仙人球不开花,说明不同砧木供给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


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草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传统清耕茶园、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不同栽培模式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温湿度、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茶树生长光合特性、茶叶品质进行比较,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茶园相比,人工种草显著(P<0.05)提高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自然生草显著(P<0.05)提高了茶园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松茶间作显著(P<0.05)提高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与传统清耕茶园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模式土壤含水量(0-20cm土层)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4.58%、21.84%;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茶园模式空气湿度最低值分别提高了4.88%、6.66%和9.98%,空气温度日变化幅度比传统清耕茶园分别降低了2.2、3.1、5.1℃。与传统清耕茶园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模式茶园春夏茶氨基酸含量和夏茶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P<0.05)提高,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模式茶园夏茶产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28%、17%、14%。相对传统清耕茶园,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能改善茶园土壤质量、光、温、湿等小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其中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在提高茶园土壤养分、茶叶品质、调控茶园温湿度方面效果更好,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闽北 松茶间作 人工种草 自然生草 生态环境 茶叶品质


黄花菜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黄花菜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的健康蔬菜,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简述黄花菜的营养价值、保鲜技术及其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深入开展黄花菜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丝瓜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克隆及表达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是苯丙烷途径代谢的关键酶,在果蔬褐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丝瓜中PA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丝瓜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和RT-PCR技术从丝瓜果肉中分离获得丝瓜PAL基因,命名为Lc PAL,Gen Bank登录号为:KP341758。该基因全长2406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共2145个碱基;预测编码715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77.69 k D,等电点(p I)为6.11,编码的蛋白与黄瓜和香瓜的同源蛋白相似性均在93%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丝瓜与同为葫芦科的黄瓜、香瓜的PAL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同一类。Motif Scan分析显示,Lc PAL编码的蛋白包含有PAL-HAL(60~525位)、PLN02457(8~715位)及phe_aml_yase(24~705位)3个保守结构域和1个酶活性中心序列(197~212位),属于典型的Lyase_I_Like超家族。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或内质网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 PAL基因在普通丝瓜果实、花、茎、叶和根中均有表达。Lc PAL在所选的8个丝瓜品种中表达存在一定差异,在普通丝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有棱丝瓜;在普通丝瓜品种闽丝3号鲜切及采后储藏褐变过程中,Lc PAL初期表达上调,后期表达量受到抑制,且与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普通丝瓜Lc PAL表达与果肉褐变的发生过程高度相关,表明Lc PAL在普通丝瓜果肉褐变中发挥着作用。
关键词: 丝瓜 褐变 过氧化物酶(PAL) 表达分析 PAL活性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广优673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高产、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广优67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广优673系以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的恢复系福恢673为父本,以抗病不育系广抗13A为母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55.9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0.65%;201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43.5kg·hm~(-2),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2.49%;在3年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全生育期143.2d,比对照II优明86长1.1d;经2年区域试验田间抗稻瘟病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fim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出5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基因组DNA;与单重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为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兔 金黄色葡萄球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双重PCR


福安市城阳镇日山村驻村扶贫实践与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福安市城阳镇日山村是宁德地区典型贫困村。通过1年驻村,深入分析日山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源等特点,提出了人流导入、企业导入、技术导入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村委、村民开展河道整治改变村容村貌,拓宽道路夯实发展基础,开发特色产业引领生产生活等帮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