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瓜杂交种"东方红1号"和"8424"及其各自亲本为材料,分别利用RAPD、ISSR和SSR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杂交种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00条RAPD引物和30条ISSR引物中,均未筛选到能区分杂交种和其亲本的特异引物;从供试的73对SSR引物中,杂交种"东方红1号"和"8424"各筛选到3对特异引物,均可有效地区别杂交种中混杂的母本自交系种子。利用特异SSR引物WS47和WS27分别对杂交种"东方红1号"和"8424"的纯度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西瓜 杂交种 纯度鉴定 RAPD ISSR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朗德鹅FAS基因RFLP与屠宰性状、产肝性状及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启动子区在朗德鹅中的Afa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FAS基因启动子区具有3个AfaⅠ酶切位点(位点A、B和E),3个位点在朗德鹅中均具有多态性。通过χ2检验显示3个酶切位点都不符合哈代-温伯格法则。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E位点中FASEE基因型个体在活体质量、填饲期增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方面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出12.78%~19.67%(P<0.05);位点B具有类似的影响趋势;而位点A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除了胸肌质量)(P>0.05)。在3个酶切位点中,位点A和B的杂合基因型FASAa和FASBb个体产肝性能比纯合基因型好,而E位点的FASEE基因型个体肝质量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33.09%(P<0.05)。3个酶切位点对体脂沉积性状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PCR-RFLP 屠宰性能 肥肝 脂肪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新种质P70-203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的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根据OguraCMS、PolimaCMS的不育性状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新种质P70-203及其保持系P60-27-1进行PCR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olima引物P3/P4,P5/P6在不育系与可育系中均无扩增条带;Ogura引物P1/P2在不育系中扩增出750bp的特异片段,但可育系中无扩增条带。将扩增的特异条带回收并测序,将得到的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Blastn同源性比较,结果与青花菜Ogura(登录号:EU604643)和萝卜Ogura(登录号:AB055438)细胞质雄性不育同源性均达到99%。从分子角度初步推测:该雄性不育系新种质P70-203具有Ogura细胞质。

关键词: 细胞质类型鉴定 雄性不育 不结球白菜 特异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B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研究I.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菌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法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cb1-B1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1-B1。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受体LErcb1-B1序列与灰盖鬼伞和裂褶菌的信息素受体之间具有同源性,经SOSUI软件分析该序列具有7次跨膜结构特征。信息素前体LEphb1-B1具有CaaX基序特征。

关键词: 香菇 简并PCR 基因组步行 B交配型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黄瓜材料,置于人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4 d,日间温度12℃,晚间温度8℃,光照8 h,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约合2 000 lx),对黄瓜叶片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进行提取与测定。[结果]各黄瓜材料叶片中ABA和GA3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耐低温性材料越强,其增加的幅度越大,而叶片中IAA含量变化则不同,其中耐低温较强的材料增加的幅度较大,而耐低温较弱的材料有所降低,耐低温性中等的材料略有增加。[结论]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密切,可作为黄瓜耐低温性的间接鉴定指标之一。

关键词: 黄瓜 内源激素 耐低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多重PCR反应同时筛选番茄Ty-1和cf-5基因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同时扩增、筛选分别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基因和番茄抗叶霉病的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与Ty-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398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bp和95bp以及398、30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呈现398bp的特异带。与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扩增后抗感材料均产生960bp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酶切后,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56bp的特异带,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bp的特异带。

关键词: 番茄 分子标记 多重PCR Ty-1 cf-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农药用于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自制丸粒化配方包衣青菜和花椰菜种子,测试种子发芽状况及田间使用效果。室内试验表明,丸粒化包衣青菜和花椰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常温干燥贮藏2年,丸粒化包衣处理对青菜和花椰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没有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丸粒化包衣处理降低了青菜和花椰菜种子苗期猝倒病发病率,减少了小地老虎危害率。

关键词: 蔬菜种子 丸粒化包衣 植物源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近40a积温动态变化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文应用国家气象局提供的黄河流域109个气象站点40a的气象资料和中国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分析计算+残差插值"法对黄河流域≥0℃和≥10℃的积温进行栅格化,得到10a尺度的栅格面,在ArcGIS中分别对≥0℃和≥10℃的积温栅格面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0a间≥0℃积温保持不变的面积占84.59%,积温段ⅰ(<2 000℃)升到积温段ⅱ(2 000~3 000℃)的为2.07%,积温段ⅱ升到ⅲ(3 000~4 000℃)的为3.14%,积温段ⅲ升到ⅳ(4 000~5 000℃)的为3.35%,积温段ⅳ升到ⅴ(>5 000℃)的为3.76%;40a间≥10℃积温保持不变面积占85.58%,积温段ⅱ升到ⅲ的为7.31%,积温段ⅰ升到ⅱ、积温段ⅲ升到ⅳ和积温段ⅳ升到ⅴ占的面积较小,分布不集中。总体来说黄河流域≥0℃、≥10℃年积温值呈升高的趋势,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关键词: 积温 动态变化 GIS 黄河流域

木槿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2个木槿(Hibiscus syriacus)品种花粉为材料,用TTC法和离体萌发法对木槿花粉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木槿花粉活力检测不适合用TTC法;以木槿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木槿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蔗糖溶液+15mg/L硼酸在30℃恒温培养箱中培育0.5h即开始开始萌发。

关键词: 木槿 花粉 TTC 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品种资源对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外引进和育成的78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枯萎病和蔓枯病的人工接种双重抗性鉴定,筛选出Smokylee、Summit、Sugarlee、Calhoun Gray、Dixielee、Texa W5、Conqueror等9份高抗枯萎病的单抗种质,及AU-Sweet Scarlet、AU-Jubilant、AU-Producer、W6-9、W23-18和W23-47为中抗蔓枯病兼抗枯萎病的双抗种质,并对双抗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西瓜 品种资源 枯萎病 蔓枯病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