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羊茅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006-2008年6~8月份的观察发现,上海地区高羊茅的炭疽病症状为叶片上形成梭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或者黑褐色,中后期在病斑中央形成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为单胞、香蕉形、无色、3~4μm×20~28μm。高羊茅炭疽病病菌在PSA上菌落灰褐色。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4~28℃,单糖和双糖、硝态氮有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通过病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GenBank的BLAST比对,与禾生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相似性最高,达98%。形态和分子鉴定表明:上海地区高羊茅炭疽病病原菌为禾生炭疽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5种药剂对高羊茅禾生刺盘孢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高羊茅 炭疽病 形态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杀真菌剂


春兰离体根状茎辐射及EMS诱变方法建立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生春兰茎尖培养所得根状茎为材料,用102、03、04、0 Gy60Coγ-射线进行辐照,以不经辐照为对照。处理材料培养在1/2MS+NAA 5 mg/L上进行增殖,经30 d后统计重量及生长点数,同时转入1/2MS+NAA 0.2 mg/L+BA 3 mg/L进行分化培养,经45 d后统计分化出的苗数。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增大,根状茎的增殖特别是新生长点的形成受抑制,苗分化均略有促进,但未达显著水平,高剂量(>30 Gy)将严重抑制增殖与分化,20 Gy应为春兰根状茎辐照诱变的最适剂量。EMS处理分别以0.6%、0.8%浸泡6 h和8 h,以磷酸缓冲液浸泡为对照,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随着浓度的增大,根状茎的死亡率明显提高,0.8%浸泡6 h与8 h之间差异不显著。


高抗性淀粉粳稻新品系稻米淀粉链长分布与主要品质特征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水稻抗性淀粉性状的遗传研究,为高抗性淀粉水稻资源创新与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抗性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粳稻品系为材料,比较分析高低抗性淀粉粳稻品系类型间的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稻米RVA谱特性值、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高低抗性淀粉水稻品系间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差异显著,高抗性淀粉水稻品系的支链淀粉中短链部分即聚合度为5~12所占的相对百分比率显著低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而长链尤其是聚合度为13以上的长链比率明显高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性淀粉品系显著高于低抗性淀粉品系,最高黏度值、最终黏度值、热浆黏度值和崩解值等,高抗性淀粉品系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抗性淀粉类型品系。抗性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短链聚合度(DP≤12)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支链淀粉的中长链聚合度(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酯化猴头菌多糖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碱提醇沉法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中获得水不溶性多糖HEPFA,氯磺酸-吡啶法对HEPFA进行硫酸化修饰,制得能溶于水的硫酸化猴头菌多糖(S-HEPFA);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500凝胶柱层析对S-HEPFA进行纯化;运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技术对S-HEPFA进行结构分析。碱提醇沉得到相对分子量为5.38×105u,硫酸基含量为19.5%的硫酸酯化的猴头菌多糖(S-HEPF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波数1236cm-1、820cm-1处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离子色谱检测,该组分只含有葡萄糖,甲基化分析得S-HEPFA糖链主要的葡萄糖残基由1-连接Glcp、1,3-连接Glcp和1,3,6-连接Glcp组成,摩尔比为2.07:1:1.83;刚果红实验分析得S-HEPFA在水溶液中或微碱溶液中为三股螺旋构象。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特征及改良建议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几年的高投入高产出栽种,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幅达55.1%,速效磷增幅高达319.2%,硝态氮含量>210 mg/kg的土壤占51.6%,速效钾>240 mg/kg的土壤占96.8%;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向表层聚集,养分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不同大棚土壤各养分含量在种植3年时均达到最大值,种植4~5年以上有小幅下降,但仍高于种植1~2年的;pH值在土壤剖面中呈现由上向下升高的趋势,且随种植年限增加逐年下降。


转基因香石竹中间试验的农艺性状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转基因香石竹品系月之霓裳Moonshade、月之伊人Moonlite及其亲本品种FE123在农艺性状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提供转基因香石竹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数据,对植物生长和开花时期的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转基因香石竹品系与其受体品种在越夏能力、侧枝数目、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花的直径、花冠高度、花柱数目、花萼数目、雄蕊数目等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植株茎粗、叶片长度和花瓣数目差异极显著。此外,月之伊人Moonlite的花柱长度小于亲本品种,差异显著。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土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了设施菜地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菜地耕层土壤已有60%轻度盐化,26%中度盐化。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Ca2+、K+为主,阴离子以NO3-、SO42-为主。H2PO4-与盐分总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它可能间接导致了其他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除HCO3-外,在耕层范围内土壤盐分、电导率及各盐分离子都有表聚的趋势,且含量大部分是在种植3年时达到最大。浦东设施栽培土壤的主要问题是盐分大量累积和养分不均衡。


油菜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的生长发育受病害、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油菜植株中很多被上述胁迫诱导而表达的基因,如产物能直接增强油菜对逆境抗性的功能基因,和产物为转录因子而作为信号转导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而间接提高抗性的调控基因。很多转录因子涉及到油菜逆境抗性,AP2/ERF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家族。目前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种类的油菜中共克隆了24个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属于ERF和DREB/CBF亚族。这些基因分别能够被低温、干旱、高盐、乙烯、ABA和茉莉酮酸酯诱导,并启动油菜中一些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油菜的抗逆性能。本文综述了油菜中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克隆、进化关系分析、空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系统进化 空间结构 生物学功能 油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