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用螯合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螯合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酶和呼吸强度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油菜的土壤中添加螯合剂,测定土壤pH值、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呼吸强度。[结果]施用螯合剂EDTA、DTPA和柠檬酸刺激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活性。土壤中施入螯合剂后,土壤呼吸强度降低,尤其是在施入初期降低作用最为明显。螯合剂DTPA和柠檬酸施入初期、2周时,土壤pH值降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pH值降低更为明显,而螯合剂EDTA处理则相反。[结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以施用螯合剂EDTA、DTPA为好。


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温度、湿度、空气条件、酸碱度、光线、风速等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环境因子对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食用菌生产中环境因子的研究方向。


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石早生和黑琥珀李为试材,探讨了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增加,果肉中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而果皮内苹果酸含量不断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酶(PEPC)活性测定显示,果皮中的酶活性比果肉高,MDH和PEPC酶活性变化与苹果酸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有机酸促进了果实着色,使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这说明果皮内酸含量可能与花色素苷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高温胁迫对大白菜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光照培养箱中,耐热性不同的大白菜幼苗在18℃/22℃、29℃/36℃和29℃/40℃(夜/昼)下分别处理8d,研究大白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处理下,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大白菜幼苗叶片的Fo(初始荧光)和qN(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使Fm(最大荧光)、Fv/Fo(PSⅡ的潜在活性)、Fv/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qP(光化学猝灭系数)、ETR(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Yield(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又上升的趋势,相同温度不同品种间的变化相似,其中耐热品种热抗7号与对照相比表现稳定,在高温下表现出的耐热性较强。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壤重金属积累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联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外源因素。[方法]以4种土地利用方式(粮田、蔬菜地、果园及林地)下的356份土样为材料,采用关联规则法定量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联性。[结果]土样中As、Cd、Cr、Cu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65、0.20、53.12、20.89、0.14mg/kg,其中As、Cr、Cu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较小,Cd和Hg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引发重金属As、Cr、Cu积累的概率小于22%,而引发Cd和Hg积累的概率介于32.0%~44.9%。[结论]监测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有造成土壤重金属Cd和Hg积累的趋势。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1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菌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分别提取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模板,构建含Cor1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or1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1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h达到最低值,8h开始该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而VH3菌株Cor1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2h达到最大值,4h下降,但6h开始上升,10h又下降。通过推测Cor1基因表达与草菇耐低温特性有相关性,为今后利用草菇自身的抗寒机制进行遗传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猪轮状病毒VP4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猪的轮状病毒VP4蛋白基因在BL21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以猪肺脏组织中分离的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VP4蛋白的部分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VP4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PGEX-4T-1-VP4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并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可溶性分析。[结果]对猪肺脏组织中分离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获得875 bp的VP4部分基因,重组质粒PGEX-4T-1-VP4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插入的猪轮状病毒VP4的cDNA编码区序列与已公布的猪GenBank核酸序列比对结果为99.5%;将重组质粒pGEX-4T-1-VP4-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58 kDa融合蛋白带。[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太湖水网地区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氮素渗漏流失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太湖流域水网地区不同种植类型农田土壤中氮素累积量与渗漏水中氮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在浙江省嘉兴市选择10个农田点位埋设渗漏计和地下水采集管,采集水、土样品,研究了菜地、果园和水田3种典型种植类型农田氮素渗漏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旱作农田渗漏水中的NO3--N含量在汛期明显高于非汛期,菜地在汛期和非汛期时20 cm渗漏水中的NO3--N含量分别为51.70 mg.L-1和12.53 mg.L-1,果园在20 cm渗漏水中的NO3--N含量在8至9月份高达125.51 mg.L-1,水田20 cm渗漏水中的NO3--N含量在汛期和非汛期差别不大,分别为2.17 mg.L-1和1.60mg.L-1。2)研究区菜地和果园等高施肥量农田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和渗漏水中的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田。农田土壤中NO3--N累积量与渗漏水中氮素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农田土壤中高水平的NO3--N累积量必然增加氮素渗漏流失的风险。
耐草甘膦杂草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桔园行间定向喷雾试验结果表明,在41%农达AS中加入70%苯嘧磺草胺WG和助剂Dash不仅能有效控制乌蔹莓、铁苋菜、假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多种耐草甘膦阔叶杂草的危害,控制多年生杂草的再生,而且作用速度可与20%克无踪AS相当,对柑桔生长安全。从高效、经济、安全的角度综合考虑,三者混用的适宜剂量为41%农达AS 1 000~1 500 g ai/hm2+70%苯嘧磺草胺WG 12.5~25.0 g ai/hm2+助剂Dash(喷液量的1%)。
关键词: 杂草 抗药性 草甘膦 苯嘧磺草胺 助剂Dash 防除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