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光敏型高丹草在陇东旱塬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草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地区研究了海牛、BJ0603和大卡,共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成分变化及刈割次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时,各品种都处于抽穗或开花期,不能完成生殖生长。收获前测定表明,品种间在株高、节间数、叶数和茎粗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叶片和单秆重差异显著(P<0.05);每个品种全年刈割1茬的标准草产量(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全年刈割2茬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全年刈割2茬的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P<0.01)1茬的。无论全年刈割1茬或2茬,品种间的鲜草、标准草(65%含水量)和干物质产量均差异显著(P<0.05),产量依次为海牛>BJ0603>大卡;从拔节前期到孕穗期,各品种茎秆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上升趋势,粗纤维(CF)、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粗灰分(ASH)含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秆中CP、ADF、NDF、ASH、NFE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但EE、C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产量和养分含量变化,我们认为,在陇东旱塬地区春播光敏型极晚熟高丹草生产模式中,作为青贮利用时,以全年刈割1茬且在霜降前收割最佳;作为干草调制或青饲利用时,以全年刈割2茬且第1茬在拔节后期孕穗前刈割,第2茬在霜降前刈割最佳。

关键词: 光敏型 高丹草 陇东旱塬 生物学特性 产量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状、根系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清耕、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直径≤2 mm、2~5 mm、5~10mm及≥10 mm)进行空间分布调查,并对根系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等进行详细分析;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结果】对照(CK)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干0~90 cm范围内的20~60 cm土层中;覆草、覆沙处理主要分布在距干0~120 cm水平范围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以20~40 cm根系最为密集;覆膜处理根系水平分布与CK相似,垂直方向使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提升至0~20 cm土层,占根系总量的36.06%。各覆盖处理均可减小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减小大根径根系的下扎深度。覆盖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均与根系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覆膜处理根系显著上浮,覆草与覆沙可有效增大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垂直深度,增大根系的水肥吸收空间;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分布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根系分布、树体生长与果实产量品质,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关键词: 苹果园 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物理性质 根系分布 新梢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烟雾剂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烟雾剂在制剂用量1 500 g/hm2、2 250 g/hm2、3 000 g/hm2时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相当或好于24%虫酰肼悬浮剂、2.5%溴氰菊酯乳油推荐剂量,且对马尾松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 烟雾剂 阿维菌素 氯氰菊酯 马尾松毛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甘肃引黄高扬程灌区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0~10、10~20 cm和20~40 cm土层平均容重分别降低了9.31%、6.16%和4.29%,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0.00%、7.56%和4.95%;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了0~20 cm土层紧实度,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降低的幅度越大;施肥能改善新垦盐碱荒地土壤养分状况,与N0M0(CK)处理相比,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2%~24.0%,全氮、磷、钾分别增加了20.83%~58.33%、10.85%~81.40%和2.80%~15.42%,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4.18%~113.42%、51.43%~312.38%和5.84%~32.22%。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增幅在13.4%~168.8%;氮肥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增幅达53.5%~130.7%,而有机肥的增幅只有8.8%~22.1%。同时,有机无机肥配施也能显著改善玉米植株性状,施氮肥300 kg·hm-2、有机肥24 t·hm-2处理的株高、穗长、行粒数最高,施氮肥600 kg·hm-2、有机肥24 t·hm-2处理的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最高。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新垦盐碱荒地 土壤理化性状 玉米产量 引黄灌区

甘肃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和1B/1R易位系对小麦面粉和面团的外观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用Psy-A1、Ppo-A1、Ppo-D1、Ta Lox-B1和1B/1R易位系等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对应的基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冬、春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存在一定差异;Psy-A1 a(68.1%)在被检测小麦品种(系)中为优势的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且在春小麦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冬小麦;2AL染色体上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 a,除天水麦区分布频率(58%)较低外,其余麦区的分布频率均较高(72.4%~82.3%);2DL染色体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D1 b在春小麦中分布频率较冬小麦低;2AL、2DL染色体PPO活性等位基因组合Ppo-A1 a/Ppo-D1 b(高活性)、PpoA1 a/Ppo-D1 a(中高活性)明显比Ppo-A1 b/Ppo-D1 b(中高活性)和Ppo-A1 b/Ppo-D1 a(低活性)分布频率高;甘肃省小麦品种(系)PPO活性从西部到东南逐渐增强。高活性LOX基因Ta Lox-B1 a分布频率在各麦区均较低;从甘肃省西部到东南部1B/1R易位系分布频率逐渐升高。色泽相关基因分布频率说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的优异色泽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低,色泽品质状况较差,春小麦优于冬小麦。大部分材料仅适宜于加工普通馒头和面条。

关键词: 甘肃小麦品种(系) 色泽相关基因 分子检测 品种改良

抗条锈病小麦种质WS4-8的抗性鉴定及遗传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抗条锈病的遗传稳定性及抗性遗传特点,采用基因推导、抗性鉴定、遗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抗条锈性的鉴定和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WS4-8所携带的抗性基因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WS4-8的条锈病抗性表现优异,遗传稳定;用CY33小种对WS4-8和铭贤169的正交、反交组合F1和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F2群体符合3R∶1S单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规律,WS4-8对CY33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用CY33对WS4-8分别与Yr5/6×Avocet S、Yr10/6×Avocet S、Yr15/6×Avocet S及92R137(Yr26)组配的杂交组合F1及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而F2中有感病植株,说明WS4-8所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与Yr5、Yr10、Yr15、Yr26不等位。研究表明,WS4-8的抗条锈性是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关键词: 小麦种质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 抗条锈病鉴定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种薯的休眠、呼吸等贮藏特性以及最佳的温度、湿度、通风等贮藏条件,提出种薯的采收与分级、预贮、贮藏期管理等贮藏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 贮藏特性 贮藏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读取和显示Excel大数据文件技术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5

摘要:较快的读取和显示大数据文件在Data Grid View控件中是开发科研型软件界面处理的难点所在。利用C#语言,采用OLE技术读取Excel大数据文件,设置Data Grid View的数据绑定类型为虚拟模式,配合缓存技术显示数据,并用异步委托恰当处理了界面的停滞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C#语言 Excel大数据 虚拟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辣椒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

辣椒杂志 2015

摘要:对甘肃省辣椒生产、科研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辣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栽培技术落后、品种结构单一及加工企业不足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辣椒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畜牧兽医杂志 2015

摘要:本文在分析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的优点的基础上,从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其技术要点,以期为甘肃河西灌区饲用玉米全膜覆土高产节水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饲用玉米 全膜覆土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