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蛋白酶对中华草龟生长性能、 形态性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蛋白酶对中华草龟(Chinemysreevesii)生长性能、形态性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810只初始均重为(5.7±0.1)g的中华草龟,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只.日粮中蛋白酶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G0组)、150 mg/kg(G15组)和200 mg/kg(G20组).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15组中华草龟的背甲宽、肝脏和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G20组腹甲长、壳高和肝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5组和G20组中华草龟的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1.55%和2.88%,饲料系数降低了10.32%和3.14%,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可提高中华草龟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以及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蛋白酶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关键词: 蛋白酶 中华草龟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力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柯拉斯那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羟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2)、tetrahydrochromone F(3)、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6,7-二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7)、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8)、5-羟基-2-[2-(2′-羟基苯基)乙基]色酮(9)。化合物2、3和5~9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所得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4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关键词: 柯拉斯那沉香 化学成分 2-(2-苯乙基)色酮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中1个新的2-(2-苯乙基)色酮

中草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Aquilaria crassn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沉香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2株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柯拉斯那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分别为6-甲氧基-8-羟基-2-(2-苯乙基)色酮(1)、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7β,8β-环氧-6α-羟基-5α-甲氧基-5,6,7,8-四氢-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rel-(1a R,2R,3R,7b S)-5,6-环氧-7,8-二羟基-5,6,7,8-四氢-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有较弱的体外抑制活性.

关键词: 沉香 柬埔寨 柯拉斯那沉香 细胞毒活性 6-甲氧基-8-羟基-2-(2-苯乙基)色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白莺山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白莺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白莺山68份茶树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并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云南白莺山12个类型茶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群体生物学形态变异非常丰富,涵盖了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披针形;芽叶茸毛量呈现从无、少、中、多到特多的连续变化.(2)利用34对EST-SSR引物进行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云南白莺山群体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6981,观测杂合度值为0.5982;PIC信息指数为0.6686,Shannon's信息指数为1.6068,有效等位基因数和观测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761和9.7353.(3)基于Evanno统计模型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将白莺山茶树群体资源分为5个亚群,5个亚群间的基因流值为1.899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1163,表明各亚群是一个中度分化的群体,各亚群间存在着基因交流.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鼻内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大多数病原体在机体的黏膜表面起始感染,因此黏膜免疫是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黏膜免疫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经鼻黏膜途径免疫是其中一种.鼻内黏膜免疫是机体抵抗呼吸道病原感染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能诱导局部黏膜免疫反应,还可诱导全身系统免疫反应,是当前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研究热点.文章对鼻内黏膜免疫系统、M细胞介导的抗原摄取及转运、鼻黏膜免疫的运载系统及鼻黏膜免疫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局部黏膜免疫反应 系统免疫反应 鼻内黏膜免疫 M细胞 运载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粗榧总碱中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海南粗榧总碱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尖杉碱(1)、异三尖杉酮碱(2)、三尖杉酮碱(3)、三尖杉胺G(4)、(2R,3S,4S,5S)-2,3-二羟基三尖杉碱(5)、乙酰三尖杉碱(6)、脱氧三尖杉酯碱(7)、(R)-丽江三尖杉碱(8)、(S)-丽江三尖杉碱(9)、3-表里哈灭里辛碱异构体(10)、1,4-N-二异丙胺蒽醌(11)、苯甲酸(2-乙基)-正己酯(12)和β-谷甾醇(13)。结论化合物3~6和10~13为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海南粗榧 生物碱 三尖杉酮碱 三尖杉胺G 3-表里哈灭里辛碱异构体 1,4-N-二异丙胺蒽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热带生物学报 2019

摘要:为明确我国甘蔗产区(简称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发生情况,从我国甘蔗主产区的12个蔗区收集甘蔗叶片样品598份,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宿根矮化病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598份甘蔗样品中有99份能检测到RSD,平均检出率为16.56%。12个蔗区的RSD检出率各不相同,临沧蔗区的RSD检出率最高,为27.78%;南宁蔗区的RSD检出率最低,为4.88%。15个主要甘蔗栽培品种均能检测到RSD,阳性检出率为15.38%~44.44%,其中新台糖22号RSD发病最严重,阳性检出率为44.44%,海蔗22号RSD发病最轻,阳性检出率为15.38%。可见,宿根矮化病在我国甘蔗栽培品种中普遍发生。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分子检测 检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农业适宜产业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为例

南方农村 2019

摘要:区域农业适宜产业的选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基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或反映信息的重叠性,数据降维的主成分分析法具有适用性。因素的考虑包括市场、份额和成长三个方面,具体包括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成本收益率、产值比值、产业集中度、生产率增长率和专业化系数(区位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测度结果。本文选取了广东省20个农业产业进行分析,其产值规模占据省内农业主要产品的75%以上。通过研究,这20个产业可划分为优势产业、保障产业、特色产业和其他产业,将农业育种、加工、物流等纳入关联产业,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此形成区域农业发展的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业适宜产业 选择 主成分分析 广东 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黏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调控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杀伤(NK)细胞是肠黏膜免疫屏障的重要组分。本文从NK细胞的发育学特征、分子表型切入,分析了其在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中发挥的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旨在为疾病预防和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肠黏膜 自然杀伤细胞 损伤修复 白细胞介素-22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HuICE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金都一号’红心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为实验材料,利用ICE序列3'端的高度保守结构域(bHLH),采用同源克隆法从火龙果果肉中分离得到一条HuICE1序列,其cDNA序列全长1 673 bp,具有一个1 59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为水溶性蛋白。蛋白结构预测发现,HuICE1蛋白属MYC2型转录因子,在3'端第340~384个氨基酸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表明HuICE1基因属bHLH家族,还有核定位信号(NLS)区、富S区、转膜区、类泛素化(SUMO)结合位点各1个。同源性分析表明,火龙果与甜菜(Beta vulgaris)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最高,为85.10%。qRT-PCR表达分析表明,在火龙果各个组织中HuICE1均有表达,说明该基因是组成型表达,此研究为后续研究火龙果抗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HuICE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