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绣球菌多糖超声波修饰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中国食用菌 2018

摘要:利用超声波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进行修饰,通过Box-Benhnken中心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料液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绣球菌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对绣球菌多糖的超声波修饰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超声波修饰工艺参数为:料液浓度为8 mg·mL~(-1),超声功率为550W,超声时间为60 min,该条件下绣球菌多糖(2 mg·m L-1)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44.43%,较超声波修饰前提高了2.37倍。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多糖 超声波修饰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明确发酵程度对垫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发酵床3个发酵等级垫料的细菌群落特征.测序共获得1198467条序列,包括33个门、73纲、272科,600属的细菌,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与发酵等级相关.其中中度发酵垫料细菌数量最多,深度发酵垫料细菌种类最多.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类群.随着发酵等级的增加,垫料中的葡萄球菌科和皮杆菌科细菌含量减少,说明发酵床可以抑制致病菌,保护养殖健康.在3个发酵阶段,微生物发酵床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细菌不同.在轻度发酵时期,黄单胞杆菌科和间孢囊菌科细菌是主要的降解菌群;在中度发酵时期,变形菌门的腐螺旋菌科、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放线菌门的棒状杆菌科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起主要降解作用;在深度发酵时期,厚壁菌门梭菌目瘤胃菌科、拟杆菌门的紫单胞杆菌科、变形菌门的产碱菌科和假单胞菌科起降解作用.随着垫料等级的增加,粪便中的指示菌-瘤胃菌含量增加,可作为垫料更换的信号.PICRUSt分析显示随着发酵等级增加,细菌代谢水平下降.本研究可为发酵床猪粪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发酵床垫料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发酵等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橘大小自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了降低福橘分选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分选效率和精度,以维控LEVI777A型触摸屏为人机界面,台达DVP12SA211T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构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福橘大小自动分选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实现了福橘的自动化分选,有效提高了分选的精度与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具有良好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福橘 分选 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葛藤和甘蔗梢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糖蜜为添加剂,研究葛藤和甘蔗梢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优质葛藤和甘蔗梢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试验调制6种混合比例的葛藤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按葛藤:甘蔗梢(质量比)分别为10∶0(100K)、90∶10(9K1S)、80∶20(8K2S)、70∶30(7K3S)、60∶40(6K4S)和0∶10(100S)。每个处理5个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后开封,测定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甘蔗梢比例的升高能够提高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随着甘蔗梢的比例升高(除100S),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pH、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和丙酸含量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升高。6种混合比例的青贮料,6K4S青贮料pH(4.12)、乙酸含量(2.11%DM)和丙酸含量(1.00%DM)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8.29%DM)和半纤维素含量(20.25%DM)显著升高(P<0.05),青贮品质最佳。

关键词: 糖蜜 葛藤 甘蔗梢 混合青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福建热作科技 2018

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的农业科研管理愈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创新手段促进我国农业科研管理的发展是现在我国农业领域的主要课题。基于此,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形势;第二部分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第三部分分析了现如今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问题提出了规划农业科研管理流程、加强对农业项目的监管、加强交流及合作的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新时期 农业科研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苏叶挥发油保健功效概述

福建热作科技 2018

摘要:紫苏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全草可入药,多以水/醇提物的形式为大众熟知。笔者综述了紫苏挥发油在抗氧化、抑菌抗炎及抑制肿瘤细胞方面的功效,为紫苏叶挥发油在芳香保健方面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紫苏精油 紫苏叶挥发油 抗氧化 抗炎 抗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线莲3个持家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从金线莲转录组数据中筛选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0)、肌动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1)和α-微管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2)3个Unigenes,以不同温度处理和不同生长期的金线莲样品为材料,分析3个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和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生长期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肌动蛋白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表达稳定,不受温度变化和生长期的影响。分析温度处理和生长期金线莲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可选择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基因。

关键词: 金线莲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肌动蛋白 α-微管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凤菜复合饮料的研制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促进红凤菜的开发利用,对红凤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红凤菜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红凤菜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红凤菜水提液∶红葡萄汁∶蓝莓汁质量比4∶1∶2、原液添加量700g·kg~(-1)、蔗糖添加量80g·kg~(-1)、柠檬酸添加量0.4g·kg~(-1)、柠檬酸钠添加量0.3g·kg~(-1),其中蔗糖添加量是饮料调配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按照最佳配比配制得的红凤菜复合饮料酸甜可口、风味特别、色泽诱人。

关键词: 红凤菜 复合饮料 感官评价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被茶跗线螨取食后重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茶树Camellia sinensis被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为害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采用室内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受害程度茶树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活性氧代谢酶和鲜叶挥发物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茶树叶片中的初生代谢产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次生代谢产物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受害程度下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丝氨酸、谷氨酸、茶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和γ-氨基丁酸6种氨基酸含量均在重度受害时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52.00%、48.67%、63.16%、500.00%、107.41%和100.0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受害叶片中的含量均较健康叶片显著增加,在轻度受害时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在受害叶中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均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轻度受害叶片中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24倍。茶跗线螨可诱导茶树叶片释放大量挥发物,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4种物质,挥发物总量随着受害程度加深而增加。

关键词: 茶跗线螨 茶树 初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 活性氧代谢酶 挥发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茶叶学报 2018

摘要:本文阐述了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通过纳米化途径提高茶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阐述了以脂质体、壳聚糖、蛋白质等为主要壁材的纳米载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对纳米载体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茶多酚 纳米载体 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