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乙烯利、1-MCP处理对芙蓉李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乙烯利、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芙蓉李采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为芙蓉李采后成熟调控和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600 mg/L的乙烯利、20μL/L的1-MCP处理芙蓉李果实,置于(25±1)℃、8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品质及生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TSS)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titrate acid,TA)显著下降,但加速了果实硬度下降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积累,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诱导了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而1-MCP处理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及花色苷含量上升和MDA含量积累,使SOD及贮藏前期POD和CAT等维持较高酶活性。乙烯利处理可加速芙蓉李果实成熟软化与衰老进程,使果实在短期内成熟,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加工适应性,但不耐贮藏;而1-MCP处理延缓了芙蓉李果实成熟衰老,提高果实耐贮性,可延长贮藏期。

关键词: 乙烯利 1-甲基环丙烯(1-MCP) 芙蓉李 采后品质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翻压对葡萄产量品质与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求紫云英绿肥翻压对葡萄园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连续4年在葡萄园内开展不同紫云英绿肥翻压量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土壤有机碳、土壤氮磷钾、土壤酸性磷酸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NPK条件下,紫云英绿肥翻压量在6 000~22 500kg·hm-2,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随着紫云英绿肥鲜草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强,有效促进了葡萄园土壤中养分的转化,从而提高葡萄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紫云英鲜草翻压量为22 500kg·hm-2时达到最佳土壤培肥效果,葡萄产量最高,达16 530kg·hm-2,且口感达最佳。与单施NPK肥相比,土壤各项酶活性指标提高了11.7%~39.5%;土壤中各类菌数量增幅12.0%~147.8%;产量提高了15.3%,中心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黄酮类化化合物分别提高了13.5%、8.8%、11.9%。此外,研究还表明,紫云英鲜草翻压量大于22 500kg·hm-2对土壤肥力、葡萄品质的提升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紫云英 葡萄 土壤养分 微生物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强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介绍了现阶段农村发展的背景,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区扶贫工作,针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 特色农业 科技扶贫 农民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果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黄秋葵果实转录组中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RNA-Seq技术对3份黄秋葵果实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3份测序材料组装后共获得了77 476个Unigene序列,有61 891个Unigene在4大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占79.88%;以KEGG代谢途径数据库为依据,可将13 336个黄秋葵果实的Unigene分成128个代谢途径;在黄秋葵果实转录组中发现3 83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分布在3 569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4.61%。

关键词: 黄秋葵 果实 RNA-Seq技术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碳组分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

摘要:通过闽东茶园黄红壤长期培肥定位试验,培肥处理包括:100%化肥(NPK)、50%化肥+50%有机肥(1/2NPK+1/2OM)、100%有机肥(OM)、100%化肥+豆科牧草(NPK+L)、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牧草(1/2NPK+1/2OM+L)和未施肥对照(CK),探讨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结果表明:1/2NPK+1/2OM+L和OM等培肥处理下SOC、DOC和MBC含量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土壤MBC含量在2009年分别比CK增加了2.59、2.58、2.62倍,2011年增加了1.89、1.50、1.27倍。同时,不同处理的茶叶产量比CK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处理OM和1/2NPK+1/2OM+L的增幅较大,分别高达104.46%和128.26%,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产。此外,茶叶产量与MBC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直线关系。因此,处理OM和1/2NPK+1/2OM+L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碳总量,而且提高活性碳含量,为茶叶增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黄红壤 培肥处理 土壤碳组分 茶叶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佛手’等3个品种茶园施肥限量标准研究

茶叶学报 2018

摘要:为探讨‘佛手’、‘黄棪’和‘水仙’3个品种茶园施肥限量标准,在相关茶叶主产区设置了22个氮磷钾和有机肥的肥效试验。田间试验表明,茶园可划分为"低产茶园"、"中产茶园"和"高产茶园"等3种施肥类型,两两类别间的施肥效应具有显著水平的差异。施用氮肥的茶青平均增产17. 6%,具有最大的增产作用,施用磷、钾肥和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大致相当,茶青平均增产9. 7%~10. 6%,但不同茶树品种或茶园类型的施肥效应具有明显差异;平衡施肥和在此基础上增加30%N肥的两种施肥模式普遍具有较高的茶青产量和净增收。以茶青产量和净增收等农学指标为主要依据制定了佛手、黄棪和水仙的茶园施肥限量标准。结果显示,不同茶园施肥类别因土壤供肥能力和茶青产量不同,氮磷钾施肥量的限量标准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 佛手 黄棪 水仙 茶园 施肥 限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在生长猪养殖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25.37±0.74)kg、体况较一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添加0%(对照组)、0.5%(处理组1)、1%(处理组2)和2.0%(处理组3)微生物发酵饲料进行饲喂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30d。饲喂结束后测定分析其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试验组均能有效地降低生长猪腹泻率;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显著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2.68%(P<0.05),料重比降低了11.35%;直肠中乳酸杆菌的菌体数量提高57.06%(P<0.05),而大肠杆菌菌数降低了20.81%;在营养表观消化率上,显著提高了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纤维上的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1%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营养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黄精实生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以多花黄精的种子为试材,开展种皮的不同预处理、不同外殖体的消毒灭菌方法以及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多花黄精组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将黄精种子直接从冷库中取出后磨去种皮是发芽率较高,并能缩短发芽时间的较适种子预处理方式;使用2%Na Cl O消毒15 min后使用0.1%Hg Cl2消毒14 min是污染率较低且发芽率最高的消毒灭菌处理方式;最理想的芽分化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GA30.2 mg/L;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 mg/L,生根率高达85%。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杏鲍菇 金针菇 菌渣 堆肥 发酵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新品种广优673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18

摘要:广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以及稻瘟病抗性强等优点。阐述了广优673的品种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同时根据广优673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广优673在制种环节中的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优673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