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大姆山草场草地资源群落特征分析

林业勘察设计 2018

摘要: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福建大姆山草场随机选取样点进行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对群落内植物的数量、频度及群落相似性等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野外样方调查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姆山草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并从放牧、旅游和设施建设三方面提出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群落 大姆山 群落特征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中某县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茶叶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 253.89μg·kg~(-1))>主根(382.20μg·kg~(-1))>主茎(167.25μg·kg~(-1))≈侧茎(154.65μg·kg~(-1))>老叶(30.60μg·kg~(-1))≈新叶(27.13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 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茶树 分布规律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度悬液法播种于MS培养基上,并在播种后前14d进行黑暗培养,萌发率达93%。添加10%土豆泥或椰汁能有效提高萌发率,促进原球茎的生长。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利于白及种子保存,贮藏60d仍有一半萌发。

关键词: 白芨 种子 非共生培养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中国禽业导刊 2018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水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水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工作计划增加保护品种数,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将保种与科研相互促进,加强设施改造与扩建.

关键词: 水禽业 基因库 国家级 遗传资源保护 规划 福建 服务工作 技术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番莲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增加西番莲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西番莲产业可持续发展,归纳了西番莲加工产品现状,主要包括干燥、饮料、发酵、罐装等西番莲加工制品,综述了澄清、脱酸、浓缩、干燥、发酵、稳定性工艺及灭菌等西番莲加工技术及其功能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国内对西番莲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多酚、油类等方面,罕见低聚糖的研究报道。西番莲中低聚糖的提取技术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可为西番莲加工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番莲 加工产品 提取 加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播种育苗研究初报

东南园艺 2018

摘要:为掌握辣木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促进建立高效的辣木种苗繁育体系,研究比较了辣木种子播种温度、播种基质、育苗时间和药剂处理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的影响,总结了辣木播种育苗技术要点,为制定辣木种苗繁育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依据,对辣木实生营养袋苗木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辣木 种子 基质 苗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所杂交稻新品种福农优676再生季获高产

福建稻麦科技 2018

摘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展示项目研究成果,10月25日,我院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种植业管理总站、三明市农业科学院等有关专家,对水稻所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建立的杂交稻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增效配方筛选与应用

现代农药 2018

摘要: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茚虫威、毒死蜱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混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并根据共毒系数评价其增效作用。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开展混配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茚虫威、毒死蜱分别以质量比1︰4、1︰20混配,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0.83、221.59。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悬浮剂22.5,30 g/hm2和3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微乳剂180,270g/hm2处理药后15 d的保叶效果为87.15%~90.81%,杀虫效果为94.98%~96.26%。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毒力 增效作用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山苦瓜资源田间性状和品质分析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山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var.abbreviate Seringe)是一种野生苦瓜,为筛选优良的山苦瓜资源,对6份山苦瓜资源进行田间性状比较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苦瓜资源的叶片、花、果实性状差异明显,参试的6份资源叶片缺刻3~7裂,第1雌花节位为6.59~16.23节,雄花直径为2.1~3.8 cm,雌花率为16.40%~56.21%,单果质量为2.3~41.2g。2014号、2017号和2019号的产量较高,为1 658.3~1 921.6 kg·(667 m~2)~(-1)。各山苦瓜资源和普通栽培苦瓜在蛋白质、水分和粗纤维含量方面差异不大,但VC、钙和铁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栽培苦瓜,钙含量是普通栽培苦瓜的5~7倍,铁含量是普通栽培苦瓜的9~36倍。综合各性状指标,2014号和2019号2个山苦瓜资源的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种植与开发价值。

关键词: 山苦瓜 种质资源 田间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与评价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2016年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交大127’‘闽豆7号’鲜豆荚产量较对照‘毛豆3号’增加4.65%、1.76%,标准荚产量增加11.88%、0.65%,建议参加生产试验;‘兴化豆1号’鲜豆荚产量较对照增加3.82%,标准荚产量较对照增加13.11%,建议续试;‘早熟王’‘浙鲜1027’较对照减产11.69%、1.68%,建议退出区域试验。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区域试验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