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南旱区谷子地膜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覆膜方式降水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进行定位观测,并观测了谷子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结合作物产量分析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降水后微集水种植技术的沟内有较好的集水作用,水分可以储备在垄下部位,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微集水种植技术在生育期间有集水保墒作用,季末土壤供水能力明显改善。冬闲田处理秋平膜与秋垄沟播前贮水量分别较对照高24.9、7.1mm,且增产效果显著。覆膜处理的谷子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和农田水分得到高效开发利用。作物各个生育时期以微集水种植技术的集水保墒效果最佳、生育期耗水量较低,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基于模拟模型的玉米栽培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玉米生长发育机理和生理生态学理论,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玉米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将玉米模拟技术和玉米栽培专家知识相结合,历时5年研制出玉米栽培管理信息系统(MCMIS)。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制定玉米栽培常年决策和当年决策,评价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等。在南京、郑州等地初步应用结果表明,MCMIS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短季棉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短季棉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可知霜前花率和衣分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 ,单株铃数和单株果枝数次之 ,铃重、果枝始生节位、株高、子指和生育期等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小。选育过程中要分清主次 ,抓主要性状的改良 ,改进霜前花率和衣分并与其它性状相协调 ,提高霜前皮棉产量


玉米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4 CSCD
摘要:玉米光合生产动态及产量形成模拟是玉米生长发育模拟的核心内容,也是研制基于模型的玉米精准栽培智能专家系统的基础。为此,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群体叶面积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玉米产量形成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表2,参21。


盐酸克伦特罗单抗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中国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竞争性酶免疫分析原理为基础 ,应用特异性克伦特罗 (Clenbuterol,CL )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了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 EL ISA试剂盒 (CL- Kit)。 CL- Kit线性检测范围为 0 .5~ 12 8μg/ L,各标准品的吸光值变异系数为 2 .3%~ 3.6 %。标准曲线呈典型的 S型 ,相关系数 R2 =0 .996 ,符合 4参数 L ogit曲线拟合。检测结果表明 :CL 单抗对 CL 的半数抑制量 IC50 为 7.94 μg/ L,对沙丁胺醇 (Sb)的 IC50 为 10 0 0 μg/ 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来克多巴胺的 IC50 均≥ 6 4 0 0 μg/ L;CL- Kit与 Sb的交叉反应性为 0 .79% ,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交叉反应性为 0 .12 % ,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来克多巴胺、各类抗生素及多种维生素均无交叉反应性。试剂盒测定回收率在 91%~ 10 5 % ,批内变异系数小于 2 0 % ,批间变异系数小于 10 %。试剂盒在保存期内稳定
关键词: 克伦特罗 单克隆抗体 免疫分析 竞争性ELISA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猪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特性测定
《畜牧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旋毛虫重组分泌(excretingsecretion,ES)抗原为基础,采用免疫金技术成功研制出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条,试验结果显示试纸条与猪肺线虫、猪囊尾蚴、猪细颈囊尾蚴、猪米氏住肉孢子虫、猪蛔虫无交叉反应。证明旋毛虫病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与ELISA相当,与ELISA及消化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5min内肉眼观察获得结果,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单等特点,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和其他试剂。本方法的建立对猪旋毛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