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棉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棉纺织品消费和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递增,推动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品市场需求和棉花生产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棉花生产提出了多类型、一致性和专用性的更高要求。通过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品牌专用棉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对原棉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保证原棉质量的一致性,促进原棉生产与纺织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新富1号苹果矮化中间砧与乔砧密植对比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富1号矮化中间砧与乔砧密植栽培6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667 m2枝量较乔砧多29%,中短枝数量较乔砧多175.39%,6年累计产量较乔砧高83.3%,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较乔砧早结果1年,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果实横径、≥75 mm好果率均较乔砧密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果实着色面≥80%果率显著高于乔砧树,全红果率极显著高于乔砧树。矮化中间砧木比乔砧树可提前1年结果,早丰产3年,并利用"高投资、高产量、高品质、高收入"的高度集约化经营。


高效代谢木糖产乙醇酵母菌株的选育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原生质体融合,EMS与LiCl复合诱变,紫外照射与LiCl复合诱变,紫外、EMS及LiCl复合诱变等方法对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ermondii)和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ea)进行育种,以期得到能代谢木糖提高乙醇生产能力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通过以上育种方式得到五个乙醇产量较高的菌株XX2,X1,X4,X12和X13,物理化学联合诱变后得到的X1,X4,X12,X13的乙醇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9%,15.7%,84.9%,47.1%,融合子XX2与对照相比,乙醇产量提高了37.7%。高产突变株均来自出发菌株Candida shehatea,Candida shehatea选育后没有得到高产乙醇的突变菌株。


甜高粱茎节锤度与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规律,研究甜高粱自基部至顶部各茎节间锤度关系及各茎节锤度与主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以示范推广品种MNS-1、MNS-2为材料,测量了不同时期甜高粱的茎秆锤度值;采用相关等分析方法对各茎节间锤度及与主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进入同一生育时期,两种类型甜高粱茎秆锤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其锤度值不一,晚熟品种的锤度显著高于早熟品种,其锤度均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甜高梁茎秆不同茎节之间的锤度有明显的差异,自基部至顶部各节段的锤度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基部起第9、10、11节的汁液含糖锤度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7.5、17.6、17.4,第2节最低,平均值为11.1,全株混合平均锤度为15.1。第12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最大的正直接效应,第136、、5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也有较高的正直接效应,第2、8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第5、6节对主茎杆锤度有负的间接作用。


新高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高粱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具有光合速率高、生物产量高、茎秆含糖高和酒精得率高等特点[1~6]。以其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可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替代品。同时,燃料乙醇有利于大气环境改善;与汽油相比,环境污染可降低30%以上。选育早熟、高产、高糖的甜同粱品种—新高粱3号,并开展高产、高糖、低成本的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再生性能源与相关化工产品,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低温对6种绿化树种幼苗生理过程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双翼豆Peltophorum tonkinense、海南山竹子Garciniaoblongifolia、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和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6种幼苗抗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树种相对电导率缓慢升高,脯氨酸含量波动较大,而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较小.大花五桠果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幅较大,其余树种出现波动最后接近对照水平.海南山竹子、海南红豆和大花五桠果叶片内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其余树种波动后显著低于对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表明,6种幼苗的抗寒性大小依次为:海南红豆>非洲桃花心木>盆架子>海南山竹子>双翼豆>大花五桠果.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低温胁迫 幼苗 抗寒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EPI地膜在新疆的光降解特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乙烯地膜的引进是及大面积使用,带来了农业生产的丰收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土壤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难题,可降解地膜的研究使用成为主要解决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