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基因枪法转化粳稻胚性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DS-1000/He型基因枪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通过报告基因gus的瞬间表达研究,优化了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各种参数。结果表明:DNA金弹到靶细胞的距离为9cm,每皿轰击2次时,愈伤组织的瞬间表达效率高达90%,经X-Gluc染色,每块愈伤组织的蓝点可达100~200个。转基因植株经gus基因的组织化学分析、BASTA除草剂叶片涂布和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

关键词: 水稻 转抗除草剂基因 bar gu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生态学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物质的活性成分是对土壤养分、植物生长乃至环境、大气和人类有影响的有效物质。在现代土壤研究中 ,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繁多术语和应用指标 ,但是它们的内涵尚为混乱 ,其分析方法也缺乏系统的归纳。本文对土壤溶性有机碳 (DOC)和水溶性有机碳 (WSOC)、土壤有效碳 (AC)、土壤潜在可矿化碳 (PMC)、土壤易氧化碳 (ROC)、土壤微生物量碳 (SMBC)、土壤轻组有机碳 (LF C)几种较为普遍应用的土壤活性有机质 (碳 )从概念指标、分析意义到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描述与理顺 ,以期对土壤有机质应用上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 溶性有机碳 有效碳 可矿化碳 易氧化碳 微生物量碳 轻组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表现与分类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程氏指数法研究了籼粳稻杂交后代穗壳色、叶毛、稃毛、穗节长、籽粒长宽比、酚反应等 6个亚种特征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 ,F1表现为偏籼型 ,F2 接近正态分布 ,籼型和母本的影响略大于粳型和父本 ;亲本及其F1的上述特征性状与程氏指数之间及相互之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F2 特征性状相互之间相关性大多不显著 ,但与程氏指数的相关性仍然达到极显著水平 ;F2 这 6种特征性状均为连续变异 ,有相当比例的个体表现超亲遗传 ,正反交趋势一致 ;叶毛和稃毛接近双峰曲线 ,其余性状均呈单峰曲线分布 ,穗壳色、酚反应和穗节长呈现偏态分布 ,前两者粳型个体比例大 ,后者籼型个体比例大 ,籽粒长宽比接近正态分布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程氏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屠宰重量对PIC猪产肉性能影响研究

食品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对不同屠宰重量PIC商品育肥猪的产肉性能指标,如屠宰率、瘦肉率、腿臀比例、分割肉出品率等进行了测定,按猪的屠宰重量分成5个区间段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重PIC商品育肥猪的产肉性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当屠宰重量在90-110KG区间时,其屠宰率、瘦肉率、腿臀比例、四块分割肉出品率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72.39%、60.22%、32.59%、40.42%,都显著高于其它屠宰重量段,同时,肥膘出品率平均值为15.04%,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是最适宜的屠宰重量区间,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屠宰重量 PIC猪 产肉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籼粳分化度的相互关系研究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QTL的连锁关系和性状相关性研究表明 ,供试的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籼粳分化程度与籼、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低无直接关系 ,籼粳分化度与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和密切连锁关系 ;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不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 ,胶稠度和碱消值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单株产量越高 ,直链淀粉含量越高 ,而稻米胶稠度却呈现下降趋势 ;通过利用优质的资源、采取籼粳杂交育种方法能够选育出产量高 ,同时米质亦好的籼稻和粳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籼粳分化度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智利越桔生产考察谈我国越桔产业发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智利越桔的生产概况、主要栽培技术、果实加工技术和市场、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并根据智利越桔的考察结果提出了我国越桔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越桔 蔓越桔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抗盐解剖结构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采用光学技术的二维结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三维结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大豆解剖结构与大豆育种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对野生大豆的抗盐解剖结构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培育出了耐盐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实验观察结果证明,抗盐野生大豆不但茎、叶表面具有盐腺这一特殊泌盐结构,而且植物体内部也具有抗盐结构.发现抗盐大豆管孔团明显多于普通大豆的管孔团,且其导管分子的管间纹孔式为粗而密的互列式,次生维管射线多列化.野生大豆抗盐结构的研究为筛选抗盐种质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关键词: 抗盐大豆 盐腺 抗盐结构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更有效的量化指标来了解和表征土壤碳库的变化是研究土壤碳库动态平衡的基础,也是评价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必要手段。我们采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讨论了国家黑土肥力监测区内的不同施肥情况下土壤碳库的变化。结果显示:施肥与否、施肥种类和数量均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施肥尤其高量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更有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加,相应地也就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PI),M2+CK、M4+CK、MO+NPK、M1+NPK、1.5M1+NPK、M2+NPK、M4+NPK各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提高的贡献率分别高达15.6%、24.8%、63.6%、135.1%、144.2%、185.9%和256.5%,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系数达0.48、0.72、1.17、3.21、4.70、7.86和10.44。农业生产中必须切实地重视高量有机肥与化肥(NPK)的配施,以求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使土壤碳库处于良性状态,最终达到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之目的。

关键词: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活性有机碳 施肥 土壤碳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 :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 ;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 ,少量为中间型或偏向籼型 ,穗节长表现中间类型最多 ,极少数为籼型和粳型 ;籼粳杂交F1 和育成品种的程氏指数和亚种特征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不密切 ,而F2 的相关性明显增大 ;大小维管束比和大维管束比是籼粳亚种分类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籼粳亚种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肥力特性。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与一般土壤在肥力体型与肥力体质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肥力体型上主要表现在高产土壤1 0~10 0mm的颗粒比例、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渗透速度、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含水量等方面明显高于一般土壤,而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一般土壤;在肥力体质上主要表现在高产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锌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土壤。

关键词: 玉米 高产土壤 一般土壤 肥力特性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