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基于立方体格网法的树冠体积计算与预估模型建立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地区10种常见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其点云数据,利用树冠表面三角网配合立方体格网法计算其树冠体积,与点云中提取所得的林木因子分析建立树冠体积和胸径、树高、平均冠幅、冠高的预估方程,并检验其精度。以银杏为研究目标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银杏的树冠体积与胸径、树高、平均冠幅、冠高均显著相关,通过分析选取了银杏树冠体积的三因子(胸径、平均冠幅、冠高)最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估精度达到90.5%,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银杏的体积估算;同时对所选其他树种进行三因子模型拟合,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均能够较好地对该树种的树冠体积进行估测。

关键词: 树冠体积 预估模型 立方体格网法 三维激光扫描仪 精度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免疫增强剂对北京地区草鱼种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种培育过程的饲料中添加由植物多糖、益生素、寡糖和天然分子筛等有机结合的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草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增强了草鱼种血清一氧化氮(NO)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促进了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泌,使鱼种在生长和抗病力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草鱼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生长 抗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型植物工厂内部环境调控试验平台研制及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植物工厂研究中存在的控制对象模型缺失问题,该文介绍了一种微型植物工厂内部环境调控试验平台。该平台舍弃了常用的参数设定间接调控模式,赋予控制算法对加热、降温等执行器的开关控制权,从而为更加直接地观测植物工厂内部环境的控制响应创造了条件。实际测试表明,该试验平台的加热、降温调控功能运行良好。同时,初步的数据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延迟特性和平台内部温湿度因子间的相关性特征,为采样周期的选择以及后续开展温湿度智能优化调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环境调控 加热 降温 微型植物工厂 试验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长光程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的FTIR光谱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氧化亚氮(N2O)的过量排放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合理施肥和采取减排措施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FTIR光谱法研究了施肥和水分对白菜地土壤排放N2O的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我们利用多个反射镜加长了光程。通过比对施肥前后N2O红外光谱和NIST谱库N2O红外光谱,最终选取2 160~2 225cm-1作为定量计算N2O的特征波段。研究发现,施肥和水分能促进白菜地土壤N2O气体排放,这为农田N2O的减排和减缓温室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还研究了施肥后土壤N2O的昼夜排放规律,结果表明,N2O白天的排放量高于晚上,通过和前人研究结果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证实,基于长光程的FTIR光谱法是一种测量土壤排放N2O气体规律的快速有效方法,它可以对施肥后的白菜地土壤N2O气体排放进行测量,相对其他传统测量方法具有高速、简便等优势。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土壤 氧化亚氮 气体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糠西瓜、甜瓜育苗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市郊区腐熟的平菇香菇菌糠、土、蛭石、草炭、有机肥为原料,进行西瓜、甜瓜育苗试验,筛选出适合西瓜、甜瓜育苗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菌糠复合基质在土壤密度、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的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均高于传统有机肥基质。菌糠复合基质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肥,作为西瓜、甜瓜育苗基质。

关键词: 菌渣基质 育苗 西瓜 甜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干旱指数的黄淮海平原干旱监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由于季风、气候等的影响,干旱频发,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实时监测黄淮海平原的干旱情况,对于合理制定农业政策、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温度产品和气象站点降雨数据等,采用改进归一化水指数(MNDWI)、植被健康指数(VH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黄淮海平原2001~2012年干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其空间、季节、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潜在原因,并根据结果确定3个指数的使用条件。结果发现:黄淮海平原燕山山麓和太行山山麓受西伯利亚冬季风的影响,同时由于春天植被覆盖少,水份蒸发较快,易发生春旱;农作物区在海拔25~100m之间比其他地区要干旱;12年间2003年干旱最弱。所采用遥感指数由于对水分温度敏感适用于实时监测,而气象指数SPI适用于长时间序列的干旱变化监测,亦可用于干旱预测。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干旱 MNDWI VHI SP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耕地质量的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存在片面追求优质耕地、忽略"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的"集中"管理方式。为判别前后不同年份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应用GIS相关分析工具,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设计了创建近邻表法和最临近分析法两种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方法,并以广东省云浮罗定为例,研究了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前后基期2010年与规划2020年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显示罗定市基本农田调整后空间连片性程度有所提高,优质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明显低于整体基本农田的连片性,整体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忽略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定义中耕地质量的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准确度,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更能准确地表达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通过分析对比两个时期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提高基本农田空间连片程度的建议。

关键词: 连片性 基本农田 GIS 优质集中 耕地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竹miR172a靶基因DlAP2的克隆及其表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开花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的Dl AP2基因功能,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mi R172a靶基因AP2同源序列c DNA全长,命名为Dl AP2。结果表明,Dl AP2基因c DNA全长为1729 bp,包含5′端非编码区81 bp、开放阅读框1464 bp、3′端非编码区160 bp和24个碱基的Poly A尾巴,在编码框靠近3′端130 bp处有1个高度匹配mi R172a的结合位点(CTGCAGCATCATCAGGATTCT)。Dl AP2编码487个氨基酸的蛋白,具有两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F家族AP2亚家族的AP2组,与来自其它单子叶植物的AP2蛋白均有较高同源性。RLM-5′RACE分析表明,mi R172a主要在靶序列的第11~12个碱基之间剪切靶基因Dl AP2的mi RNA。q RT-PCR结果表明,麻竹花芽中Dl AP2基因的表达规律与mi R172a表达变化正好相反,证明mi R172a对Dl AP2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麻竹 AP2基因 miR172a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架次作业植保无人机最小能耗航迹规划算法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栅格法对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快速得到往复遍历式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路径,在以作业架次数最少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研究了一种多架次返航路线规划算法,合理地分配了各架次的喷药量和返航点,使无人机的工作总能耗最小,降低了无人机在非作业情况下无效消耗能量,提高了作业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作业条件下,在一块210 m×200 m的矩形作业区域,采用本算法进行航迹规划,相比于仅以药液耗尽为返航依据的航迹规划,能耗节省率达到了12.89%,而且作业面积越大,能量节省效果越明显,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航迹规划 自主飞行 栅格法 多架次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色画眉(Eragrostis spectabilis)耐盐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石英砂作为基质,以不同比例的海水浓度浇灌丽色画眉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随海水浓度的增加,丽色画眉的总生物量、叶宽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分蘖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没有显著的差异;比较所有浇灌海水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丽色画眉的根冠比都极显著降低(P<0.01)。丽色画眉地上和地下部分盐分离子分析表明,其地上生物量随Na+、Cl-含量增加而先升后降;对于地下部分,Na+、Cl-含量和地下生物量成幂数关系,各处理组K+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丽色画眉根系有选择性地向地上部分运输盐分离子的特征,但对于阳离子K+、Na+的吸收存在差异,无海水添加时,优先选择吸收K+;海水浓度增加时,Na+的吸收增加而K+的吸收受到抑制。

关键词: 根冠比 海水 丽色画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