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CSCD
摘要:应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重穗、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对水稻的效重穗、结实率表现出极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水稻的产量有 Y=6 973.5 +7.388X- 0 .0 2 80 X2的模式效应


扑草净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5 0 %扑草净防除马铃薯田杂草 ,在用药量 0 .5~ 1.0kg/hm2 范围内 ,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可有效地防除马唐、狗尾草、稗草、反枝苋、藜等一年生杂草。施药后 15d ,株防效为 97.7%~ 98.6 % ;施药后 4 5d ,株防效 88.8%~ 97.0 % ,鲜重防效 80 .6 %~ 92 .0 %。增产效果为 10 .3%~ 15 .2 %。最佳用药量以 0 .7kg/hm2 为宜 ,施药适期以杂草 2~ 4叶期为好


棉花无腺体指示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提前采粉 ,第 2天授粉方法 ,利用棉花无腺体指示性状 ,进行杂种优势研究。根据主要农艺性状初步选出病田与非病田高优势、高效益组合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杂种优势奠定基础


樱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樱桃采用试管苗组织培养快繁 ,在MS培养基内附加 1.0mg/L 6 -BA ,茎芽繁殖系数较高 ;附加 0 .5mg/LIBA和 0 .1mg/LNAA ,生根效果最好。


普通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和果聚糖的运转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普通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和果聚糖的运转及其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基因型间营养器官在氮素和果聚糖的累积和运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蛋白质基因型营养器官氮素累积多且转移也多 ,后期吸收较少 ;而低蛋白质基因型则正好相反。叶片是氮素的主要贮存器官 ,果聚糖则主要贮存在茎鞘。增施氮肥提高了营养器官氮素的累积和运转 ,但降低了果聚糖的累积和运转。叶片、茎鞘、全株营养器官总氮素的运转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 ;茎鞘、全株营养器官总果聚糖的运转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果聚糖的运转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与氮素的运转则无相关。


钙化合物对苹果疏花疏果的效应
《果树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蚁酸钙制剂(CFA)、氯化钙制剂(CCOA)、硝酸钙制剂(CNOA)、丙酸钙制剂(CPA)、氯化钙(CaCl2)、硝酸钙犤Ca(NO3)2犦六种钙化合物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10g/L的蚁酸钙制剂效果最好;喷布两次比一次效果好,第一次在顶芽中心花盛开3d后喷布,第二次在顶芽中心花盛开5d后喷布,这样可确保顶芽中心花不受影响,而使顶芽侧花和腋芽花的结果率同时降低。CFA加用1mL/L的界面活性剂KP-4714,可显著提高疏花效果。所用钙化合物的疏花喷布对幼果生长和成熟果的大小、着色程度、果实品质均无不利影响。浓度为10g/L的氯化钙和硝酸钙处理对新梢生长点和幼叶有药害发生。
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高产栽培对钾锌锰配套措施选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研究了干旱年份下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 ,知三因子作用大小顺序为 :钾 >锰 >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 ,得到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产量 >4 5 0 0kg/hm2 ;在 95 %置信区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 :氯化钾 395 .70~ 5 0 8.35 kg/hm2 ,硫酸锌 74 .85~ 10 4 .1kg/hm2 ,硫酸锰 78.75~ 10 3.35 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