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龙须菜多糖脱硫酸化及免疫活性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Miller等和Nagasawa等报道的脱硫酸方法对龙须菜多糖硫酸基脱除效果,并比较了脱硫酸前后多糖的免疫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Miller等报道的方法时,以草酸作为催化剂对硫酸基脱除效果最好,脱除率达到71.4%,远好于其他种类酸催化,但多糖回收率却只有36.4%;采用Nagasawa等报道的方法时,向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加入10%甲醇比加入2%吡啶或2%吡啶+2%三甲基氯硅烷具有更好的脱硫酸基效果,硫酸基脱除率达到72.9%,回收率48.9%,是本次实验中效果最好的。免疫活性实验表明,当降低龙须菜多糖硫酸基含量时,免疫活性相应降低。

关键词: 龙须菜 多糖 硫酸基 脱硫酸作用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和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三聚氰胺本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被部分不法商贩利用,添加在饲料和食品中以造成表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自2007年从中国进口的掺杂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原料引起的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后,陆续从大米粉、饲料、奶粉、鸡蛋等高蛋白类食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已造成了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文章综合了近几年有关三聚氰胺检测的最新报道,介绍了其毒性机理,首次从食品和饲料两个方面详尽论述了三聚氰胺现有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方法,指出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净化方法的重要性,为今后新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毒性 检测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苏丹Ⅰ和Ⅳ

上海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分光光度计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苏丹Ⅰ和Ⅳ的方法,优化苏丹红的萃取工艺。通过全波长分光光度计检测鸡蛋及饲料中苏丹Ⅰ和Ⅳ的含量,结果显示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苏丹Ⅰ和Ⅳ与HPLC法检测结果一致。

关键词: 苏丹Ⅰ 苏丹Ⅳ 分光光度计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叶片气体交换、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能分配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叶片气体交换、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0 d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下降;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天线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低于对照,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NPQ)和PSⅡ激发能压力(1-qP)均高于对照,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不平衡性(β/α-1)增大。当光照增强时,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吸收的光能中应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显著降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显著增加。天线热耗散是耗散过剩能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茄子幼苗 光化学效率 光能分配 净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太湖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底泥种子库与幼苗库

生态环境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底泥种子库在沉水植物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东太湖3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natanusL.)、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Miq)和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和种子库采样区的幼苗库。2005年1月,在3种植物的优势群落区各随机采取泥样样方9个,25℃的培养箱内,光照周期L∶D=12∶12条件下,采用种子萌发法鉴定土壤种子库。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内种子库在5个月内全部萌发完毕。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大小分别为1003.33粒·m-2,1446.67粒·m-2和910粒·m-2,优势种植物的种子占相应区域种子库总量的97%以上。从种子库结构上看,苦草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微齿眼子菜以有性繁殖为主,马来眼子菜则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同等重要。对比研究采样点区域植物群落当年植物幼苗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幼苗库在数量上要远小于其相应的种子库的规模,幼苗库植物种类要多于相应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也较种子库高,幼苗库与种子库的相似系数在0.33~0.67。

关键词: 东太湖 沉水植物 种子库 幼苗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海藻DNA提取方法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单、高效的抽提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选取三种不同海藻纲中的条斑紫菜、条浒苔、钝顶螺旋藻为材料,通过采用改良的CTAB法、LiCl法及试剂盒法抽提基因组DNA并进行比较,以找出适用于各种藻类DNA提取的快速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裂解液与样品比能有效降低材料中多糖与蛋白质、酚类等杂质,提高DNA纯度和得率。经过修改后,三种方法都能有效抽提DNA,其中试剂盒法省时,所得到的DNA纯度最高,但得率较低且成本高。CTAB法与LiCl法也均能得到高质量的DNA,但LiCl法相对而言更简捷有效。此外,抽提前的材料预处理对DNA质量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海藻 DNA提取 LiCl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的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筛选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对20份在田间表现不同抗旱性的栽培稻进行了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处理24d后,正常和干旱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42.0%和7.9%,在同一田块实现正常供水和干旱处理,可鉴定栽培稻的抗旱性。以抗旱指数为指标,把20份栽培稻划分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5个抗旱级别。根据抗旱指数和综合农艺性状,筛选出了IR55459-05(高抗)、MARAVILHA(抗)、MONOLAYA(中抗)、IR30358-084-1-1(中感)和IR7790-18-1-2(感)5个抗旱级别的标识品种。这一套栽培稻抗旱鉴定流程和标识品种,为水稻节水抗旱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栽培稻 抗旱鉴定 水分梯度 标识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抗白粉病QTL分子标记定位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黄瓜(Cucumis sativusL)自交系S94(中国华北型,感白粉病)和S06(欧洲温室型,抗白粉病)及其由它们构建的224个F6:7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分别在2005年秋和2006年春苗期温室喷雾接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并在已构建的相应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上,使用复合区间定位方法检测白粉病抗性数量基因座位(QTL).结果显示,在两种环境里共检测到黄瓜白粉病抗性的4个QTL(分别是pm1.1,pm2.1,pm4.1和pm6.1),分布于连锁群1,2,4和6上,单个QTL解释贡献率介于5.2%~21.0%之间.其中pm1.1,pm2.1和pm4.1在两种环境中被稳定重复检测到,pm6.1只在2005年秋被检测到.两种环境下检测的QTL解释表型变异总和分别是52.0%(2005年秋)和42.0%(2006年春).与QTL紧密连锁的标记(<5cM)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白粉病黄瓜品种和抗性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白粉病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F_(6:7)家系 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根系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影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旱伞草、芦苇、灯芯草、美人蕉4种不同根系特征的植物,通过控制分蘖数并借助反应器理论研究植物根系对基质水力条件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分蘖数的增加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无论初始栽种密度是多少,若不加以控制,植物生物量都会扩大到湿地所能容纳的最大密度.植物分蘖与根系发育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灯芯草相关性较好,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93~1.00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的相关性不高,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43~0.69之间.植物根系向下穿透基质的时候,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使基质孔隙率提高3%~44%;另一方面则会在穿透过程中产生横向的压力,起到使基质断面孔隙大小均一化的作用,使Peclet准数提高6%~90%.没有发现水质净化与分蘖数(地上植株重量)以及根系体积的规律性关系.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不大,可以起到一定的但非决定性的防堵塞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 植物分蘖 水力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朗德鹅早期生长发育模型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朗德鹅160只,测定8周龄前的体重、胫长、体斜长,并对各指标用Logistic模型、Bertalanffy模型、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朗德鹅各指标的生长曲线(R2均超过0.99),但综合分析表明Gompertz曲线对体重拟合最为合适(R2=0.9998);对胫长(Logistic模型:R2=0.9984)、体斜长(Logistic模型:R2=0.9978)指标,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要优于Bertalanffy模型和Gompertz模型。

关键词: 朗德鹅 Logistic模型 Bertalanffy模型 Gompertz模型 生长曲线 拟合曲线 增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