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省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杂交棉品种选育,利用2006~2015年近10 a的河北省棉花区域试验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影响杂交棉产量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皮棉产量与单铃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衣分和单株铃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子指呈不显著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均对皮棉产量有一定意义,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度顺序为单铃重>衣分>单株铃数>子指。因此,在杂交棉品种选育时,应尽力提高杂交棉的单铃重,同时重视协调与衣分和单株铃数的相互关系,从而大大提高棉花的皮棉产量。
关键词: 杂交棉 产量构成因素 区域试验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演变规律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利用河北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及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时,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处在低至极低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10.45 g/kg,0.68 g/kg,7.5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91.50 mg/kg。从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趋势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0.45 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9.50 g/kg,增长86.60%;土壤全氮含量由0.68 g/kg提高到1.18 g/kg,增长72.79%,全氮含量水平由5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7.50 m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6.75 mg/kg,增长123.33%,速效磷含量水平由4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91.50 mg/kg下降到1998—1999年的65.50 mg/kg,下降65.80%,速效钾含量水平由2级下降到4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偏低。1998—2015年,随着钾肥投入增加,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由65.50 mg/kg提高到128.50 mg/kg。速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下,仍需要继续培肥,加强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河北省山前平原 土壤养分状况 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速效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面粉中吡蚜酮残留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6
摘要:目的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净化小麦面粉样品,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的小麦面粉中吡蚜酮残留量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用乙腈-氨水溶液涡旋振荡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采用SPE-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液相色谱法,以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在299 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质量浓度0.01~5.0μg/mL范围内,吡蚜酮的峰面积与其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193.21X-1.6338,相关系数为0.9999,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吡蚜酮最小检出量为2×10~(-11)g,分别在0.01、0.10、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86.9%~100.9%,添加回收率试验表明,小麦面粉中吡蚜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农药残留检测需要,适用于小麦面粉中吡蚜酮残留量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AC_5及其亲本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中国食品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AC5及其亲本大白菜85-1和结球甘蓝11-1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AC5的粗纤维含量和VC含量分别为23.02%和425.08 mg/100 g,显著高于大白菜85-1(P<0.05)。有机酸含量为0.30%,显著高于结球甘蓝11-1(P<0.05);从AC5中共检测到8种硫苷,硫苷组分与85-1相同,主要硫苷组分为PRO和GBC,含量分别为1.41μmol/g和1.23μmol/g;AC5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合理,优于85-1,符合FAO/WHO规定的蛋白模式。AC5的限制性氨基酸与其亲本相比,包括11-1的亮氨酸和赖氨酸以及85-1的甲硫氨酸+胱氨酸,结合了双亲的特点;AC5与85-1相比,含有较高的K元素和Mg元素,含量分别为2 065.87 mg/100g和201.59 mg/100 g,其它矿质元素含量二者相当。可见AC5较好地综合了双亲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单体异附加系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棉花收获机械化现状浅析
《河北农机 》 2016
摘要:目前,我国棉花机械化收获水平相比粮食作物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棉花采收环节机械化率只有11.46%;从全国三大棉花主产区机械化水平看,新疆机收率为8%,黄河中下游棉区不到1%,长江中下游基本为零,机收率低是制约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已成为导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河北省,由于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非常低,种植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有机酸组分的GC-MS分析及其对牛筋草的化感效应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有机酸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感活性物质之一,为了明确小麦秸秆中有机酸类化合物的组分及其对牛筋草的化感效应,探讨其对牛筋草的化感作用机理,利用GC-MS方法对小麦秸秆不同部位的有机酸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小麦秸秆中共鉴定出22种有机酸组分,包含15种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酚酸,其中,从茎部鉴定出的有机酸种类最多,有17种,从穗部和根部各鉴定出11种。对水溶性有机酸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柠檬酸、肉桂酸是小麦秸秆中含量较高的3种有机酸组分。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外源有机酸标准品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和柠檬酸均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及胚轴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肉桂酸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始终表现抑制作用,并且3种有机酸对牛筋草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胚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水肥高效模式初步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小麦新品种衡4399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而成。2009~2010年对其进行水肥高效模式研究,试验春季水肥管理模式设拔节水+开花水、拔节水、孕穗水、起身水+开花水+灌浆水(CK)4种,通过比较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小麦水分利用特性、产量及相关因素,确定衡4399适宜的水肥高效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极端低温气候情况下,4种水肥管理模式的衡4399水分利用效率达1.88~2.06 kg/m~3,且产量均>7 500 kg/hm~2,衡4399为节水高产型品种。其中,春浇2水(拔节水+开花水)可以延长小麦灌浆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达9 000 kg/hm~2左右,且极显著>其他水肥模式处理。适宜衡4399高产的最佳高效水肥模式为春浇拔节水和开花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夏玉米田阔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为明确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夏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在田间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四至五叶期,杂草二至四叶期的适宜用药量为180~210 g/hm2,该药剂对夏玉米田的阔叶杂草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防效理想,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夏玉米田 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唐秦地区甜樱桃温室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 》 2016
摘要:1园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及砂壤土建园,要求地下水位低、不积水。2砧木与品种选择选择矮化、抗逆性强与适应性强的吉塞拉6号作砧木。选择树冠矮小、早果、丰产、需冷量短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如早大果、红灯、美早、短枝斯特拉、拉宾斯、萨米脱等品种。3栽植密度和授粉树配置采用吉塞拉矮化砧小苗定植,采用丛状形树形,栽植株行距2 m×3 m为宜。大树移栽可适当增大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黑麦一年两作条件下黑麦适宜播期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明确河北省花生/黑麦一年两作条件下黑麦的适宜播期,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麦不同播期对花生/黑麦一年两作中黑麦产草量、蛋白产量、地上部分养分蓄积量以及后茬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黑麦地上部分氮磷钾养分蓄积量和花生荚果产量与黑麦干草产量的相关性。2 a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黑麦产草量、蛋白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蛋白含量和后茬花生荚果产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黑麦地上部分氮、磷、钾养分蓄积量与其干草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花生荚果产量与黑麦干草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在河北省春花生收获后,应尽早播种黑麦。为了减少黑麦生长对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保证后茬花生的高产高效,在黑麦生长过程中应进行合理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