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采棉机输棉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新疆农机化 2024

摘要:输棉系统是采棉机的核心系统,对其研究可提高输棉系统输送能力、降低堵塞率和提高作业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采棉机输棉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系统阐述了采棉机输棉系统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输棉系统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这为今后我国采棉机输棉系统的研制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采棉机 输棉系统 现状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水分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春小麦旗叶SOD、CAT活性在扬花期呈升高的趋势,而在灌浆期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在扬花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则呈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升高的趋势;SOD、POD活性表现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MDA活性在春小麦品种间则呈相反的趋势。收获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处理下,其收获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幅度小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且产量高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结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旗叶SOD、POD酶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活性氧清除能力较强,有效延缓了小麦植株的衰老,收获穗数和穗粒数较抗旱性中等的新春37号和抗旱性较弱的新春26号下降幅度低,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春小麦 土壤水分 抗旱性品种 保护性酶活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酶力康”。通过2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微生物菌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的生长,提升整齐度、株高、果节数、花位和铃位,其中以T1处理促进棉花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源棉8号的小区株数、单株结铃数、666.7 m2皮棉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表现为T1>T3>T2>CK,其中T1处理下棉花皮棉及籽棉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32%、19.60%。说明施用这些微生物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植株生长,缩短生育期,还能协调其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皮棉和籽棉单产,其中以施用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棉花 源棉8号 微生物菌剂 生长发育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迟预冷结合过氧化氢熏蒸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延迟预冷及过氧化氢(H2O2)熏蒸处理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现采蟠桃为材料,于阴凉处堆放0、2、4、6 h后,分别采用隧道式原位差压设备预冷至2℃,1%H2O2雾化熏蒸5 min,置于(0±0.5)℃,相对湿度8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7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结果】堆货0、2 h比堆货4、6 h果实差压预冷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短,延迟预冷结合H2O2熏蒸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了腐烂率、失重率以及PPO酶的活性,提高了CAT酶活性,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增强了果实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了MDA含量的升高和果肉的褐变,保持了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提高了果实的新鲜品质。【结论】采后预冷技术结合适宜的保鲜剂处理有助于提升蟠桃的贮藏品质,预冷时间越早,越能更好地保留果实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

关键词: 蟠桃 差压预冷 过氧化氢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合作的前景与建议

农业展望 2024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大豆进口国,市场空间巨大,也在积极开辟多元化大豆进口渠道。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毗邻,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且与新疆大豆贸易基础良好,在系统分析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及价格概况的基础上,从哈萨克斯坦主要农作物、哈中两国、哈萨克斯坦和新疆3个角度对哈萨克斯坦种植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从哈萨克斯坦种植意愿、区位优势、贸易基础等3个方面明晰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合作的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1)哈萨克斯坦大豆与其主要谷物、油料作物相比,单产水平和单位面积产值优势突出,这有利于提高理性农户选择种植大豆的积极性。(2)哈萨克斯坦大豆单产水平与中国相近,但价格仅为中国的39.6%,且与美国、巴西相比也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3)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主要作物互补性强,哈萨克斯坦大豆单产是新疆的71%,差距最小。(4)哈萨克斯坦具备扩种大豆的生产条件和意愿,新疆在发挥地缘优势、扩大与哈萨克斯坦大豆贸易、加强双方大豆合作等方面前景广阔。(5)新疆应加强外向型大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展示窗口和大豆仓储、加工基地建设,同时加强对哈萨克斯坦大豆产业的投资合作。

关键词: 大豆 比较优势 哈萨克斯坦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免耕技术对土壤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摘要:免耕栽培是一种节本增效、环境友好、保护土壤的技术模式。从免耕技术对土壤肥力、土壤水热性能和田间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三方面梳理国内外关于玉米免耕技术对土壤生态学效应影响的研究文献,发现有研究偏重于免耕栽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保水能力和田间微生物活性,显著减少农田氨挥发,降低土壤容重等方面,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很大。因此,玉米免耕栽培的研究和应用在地域的综合考虑方面略有不足,今后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免耕栽培方式和栽培制度,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玉米 免耕技术 土壤 生态学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猬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链格孢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性物质熏蒸处理后0、3、5、7 d的链格孢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抑制率;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处理组和对照组链格孢ATP、ADP、AMP和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链格孢菌丝体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戊基-2H-吡喃-2-酮、4-乙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酸、4-苯基丁酸、2-甲氧基间苯二酚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氨基烟酰胺、11-酮基乙酰胆甾醇、3-羟基康力龙、茉莉酸、苯甲酰芽子碱等。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的通路为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在培养时间结束(7 d)时,M6-5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的呼吸抑制率为(49.64±2.04)%;与对照组相比,M6-5挥发性物质处理显著降低了链格孢ATP、ADP、AMP的含量和能荷水平,说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使链格孢胞内维持在更低的能荷水平,能量代谢失衡,呼吸速率受抑制,进而影响了代谢物质的变化。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 猬木霉 挥发性物质 链格孢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确定改良棉田盐碱土的最佳木醋液酸化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一维土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 1%、2%、3%、4%和 5%五个不同质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处理(木醋液与生物炭质量比为 2∶1),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CK1,以添加 2%未酸化生物炭处理作为对照CK2,分析不同处理滴灌后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土壤 pH 值、含盐量、土壤碱化度和脱盐率的分布特征.[结果]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和下渗速度均显著高于CK2和CK1;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各层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CK2和CK1,且施用量越多pH值降幅越大;随着酸化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层土壤碱化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土壤碱化度降幅最大;添加未酸化生物炭和酸化生物炭处理的0~50 cm各层土壤脱盐率均有所增加,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整体脱盐效果最好.[结论]添加酸化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添加未酸化生物炭,以 2%酸化生物炭用量下的效果最优.

关键词: 木醋液 生物炭 盐碱土改良 盐分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 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 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 614.09 kg·hm-2和 7 339.48 kg·hm-2,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M1D1分别增加19.63%和22.67%.综上,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棉花种植密度20.25万株·hm-2配合喷施缩节胺390 g·hm-2的组合效果最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提高.

关键词: 棉花 76 cm等行距栽培 种植密度 缩节胺 株型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MYB4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转录因子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而GhMYB42为MYB家族之一的转录因子同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从棉花中克隆了GhMYB4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MYB42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通过Gataway BP和LR反应,将GhMYB42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通过设置不同的IPTG诱导条件来确定IPTG诱导蛋白的最佳条件,最后利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显示,GhMYB42(XP_016732693.1)全长序列1 508 bp,编码区长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29.534 ku,等电点为5.18.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MYB转录因子的序列相似率为80.62%,且GhMYB42蛋白N末端含有2个串联的SANT结构域,是一个R2R3转录因子.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陆地棉MYB42蛋白与陆地棉中另一 MYB蛋白(XP_012439547.1)相似性最高并在一个分支上.蛋白诱导时由于各个试验梯度结果差别不明显,因此,选择的条件为IPTG的终浓度0.2 mmol/L,温度37 ℃,时间3 h,蛋白溶解的温度和时间为37℃诱导3 h.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的大小正确,最终成功获得了大小为55.54 ku的GhMYB42重组蛋白,后续将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及深入研究转录因子GhMYB42的功能.

关键词: 陆地棉 GhMYB42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