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小麦品种(系)条锈病抗性与抗病基因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115份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当前条锈菌主要流行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及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选择CYR32、CYR34两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对供试材料进行苗期鉴定,结合由CYR32、CYR33、CYR34、水源致病类群(Su11-4、Su11-5)、贵农22致病类群(G22-14)构成的条锈菌混合菌种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同时,利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48、Yr65、Yr67等9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11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有63个(占54.78%)和60个(占52.17%)品种(系)对条锈菌生理小种具有中抗及以上水平抗性,其中拉瓦得朗、新春28号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从品种(系)来源来看,供试材料综合抗性表现为自育品种(系)>引进品种(系)>地方品种。经分子标记检测,供试小麦材料中携带Yr10、Yr17、Yr18、Yr65、Yr67的品种(系)分别有20个(17.39%)、104个(90.43%)、92个(80.00%)、114个(99.13%)和25个(21.74%),所有材料中均未检测到Yr5、Yr9、Yr15、Yr48基因。由此可见,115份供试小麦品种(系)具有较高的抗条锈病水平,筛选出的60份表现稳定抗性的小麦种质可作为亲本资源在培育小麦持久抗病品种研究中加以利用。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及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褪黑素(M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理论或技术支撑。【方法】以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在樱桃番茄膨大期、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喷施3种浓度的EBR和MT,分析果实的品质和细胞结构。【结果】累计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进入红熟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单果质量在100μmol/L的MT处理下显著高出对照组29.96%;果实硬度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17.21%;0.1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糖酸比、可溶性蛋白、VC相比于对照(CK)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51.14%和58.81%、37.96%和39.40%、49.05%和27%;0.05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可溶性固形物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24.01%和44.10%;3种EBR处理下外表皮与CK相比均有所提高;厚角组织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0.06%。【结论】0.1 mg/L的EBR处理下的樱桃番茄的耐贮藏性和运输性较佳,100μmol/L的MT处理下的樱桃番茄内在品质更佳。
关键词: 樱桃番茄 2,4-油菜素内酯 褪黑素 果实品质 石蜡切片


氮肥滴施时机对北疆盐渍化土壤水盐氮分布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氮肥滴施时机对盐渍化与非盐渍化土壤水盐氮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典型盐渍化滴灌棉田土壤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方法,以非盐渍化土壤为对照,设置了三种不同滴水后再加氮肥的处理,即先滴水1 h再加入氮肥(S1)、先滴水(1+1/3t)h再加入氮肥(S2)和先滴水(1+2/3t)h再加入氮肥(S3)(其中t为花铃期农户习惯的灌水周期时长,7 h),进行室内模拟土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时机下,盐渍化土壤氮素迁移与分布明显不同于非盐渍化土壤,盐渍化土壤中氮素更易淋洗至下层,而非盐渍化土壤的氮素呈现表层聚集特征,0~20 cm的土层中,非盐渍化土壤15N丰度比盐渍化土壤高79.07%。在盐渍化条件下,不同氮肥滴施时机并未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但各土层中15N丰度相差较大,S2处理下土壤剖面中平均15N丰度最高,相较于S1和S3处理分别高出24.39%和4.08%,说明氮肥投入时间合理后移,有利于土壤中氮素的累积,从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因此,建议北疆盐碱地棉花氮肥滴施应较农户习惯施肥合理推迟,有利于作物根系层盐分驱离和氮素的富集,提高氮肥利用率,但仍需进一步的田间试验验证。


5种干果对印度谷螟发育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红枣、葡萄干、杏脯、核桃和扁桃5种干果对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果上印度谷螟产卵选择性具有显著差异,印度谷螟在葡萄干上的落卵率和落卵量最高,分别为49.17%和181.20粒,显著大于在其他食料上的落卵率和落卵量;其次在杏脯上的落卵率和落卵量也较高,分别为24.23%和89.20粒。食料对印度谷螟的发育也有显著影响,取食杏脯、葡萄干的印度谷螟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29.91 d和31.63 d,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取食核桃和扁桃的印度谷螟的发育历期;取食葡萄干的印度谷螟蛹最重,世代存活率最高,分别为17.9 mg/头和39.54%,显著高于取食红枣、核桃、扁桃、杏脯的蛹重和世代存活率;食料对印度谷螟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综上,供试食料中葡萄干对印度谷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为印度谷螟的最适食料,其次为红枣、核桃、扁桃和杏脯。印度谷螟幼虫通过调节消化酶活性来平衡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摄取。


新疆红枣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建设新疆林果全产业链对实现其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促进特色林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在分析新疆红枣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该模式在当地的示范效果。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的红枣产业基本形成“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小企业)+枣农+基地”的高效生产经营协作模式,该模式涉及主体丰富、不同主体之间在利益联结方面也存在差异;同时该模式在和田地区已形成一定的示范效果,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产效应。
关键词: 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 红枣产业 新疆


暗管排水条件下棉田土壤水盐运移和作物生长模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摘要:为探究暗管排水对抑制克孜勒苏河下游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进程和作物生长的效果,本研究于2023—2024年在新疆伽师县开展了暗管排水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和作物生长试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埋深1.2、1.4、1.6、1.8 m和间距40、30、20 m设计了12个正交试验处理。利用观测数据对SWAP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块和作物生长模块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对12个暗管布置参数处理试验区域的土壤水盐分布特征、作物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干物质累积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WA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暗管处理下水盐运移动态,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RRMSE(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6.67%和23.99%;模型对于表层0~60 cm土层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模拟精度较高,各处理平均RRMSE分别为14.46%和22.28%,深层60~100 cm土层模拟精度较低,平均RRMSE分别为18.71%和29.04%;模型对于棉花LAI和地上干物质累积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及较高的模拟精度;暗管埋深和暗管间距对0~100 cm土层土壤脱盐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且脱盐率与暗管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与暗管间距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SWAP模型可以较好地对不同暗管布置参数下膜下滴灌的土壤水盐运移和棉花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克孜勒苏河下游灌区较优的暗管布置参数为埋深1.8 m、间距20 m。
关键词: 暗管排水 膜下滴灌 SWAP模型 水盐运移 棉花生长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24 CSCD
摘要:梨是我国重要的北方落叶果树树种,分布区域广,栽培价值高。梨属植物指纹图谱构建是梨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梨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DNA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梨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对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图谱构建与品种鉴别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同时,探究了我国当前梨属植物DNA分子指纹图谱构建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梨属植物分子指纹图谱和辅助梨树育种工作。


设施农业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河北农机 》 2024
摘要:自动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确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病虫害等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自动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对人工劳动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设施农业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设施农业自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介绍,探讨了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同时,还分析设施农业自动控制技术在提高农作物质量、减小劳动强度、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自动控制技术 农业机械 生产效率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基于GIS技术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哈巴河县为例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针对哈巴河县113个行政村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层次分析法,从数量和质量2个维度对耕地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哈巴河县农用地整理区面积为34482.41 hm2,其中现有耕地面积为30904.50 hm2。经测算,农用地整理的数量潜力为可增加耕地2900.05 hm2,新增耕地系数为8.41%。结合当地农作物种植结构体系测算农用地整理可增加耕地产能为3479.28 t。显示哈巴河县农用地整理潜力较大,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及耕地质量将整理潜力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结果指出,哈巴河县农田建设应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强农田防护,并通过农业生物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耕地的产出效能。研究为该地今后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潜力测算 耕地系数 潜力区 哈巴河县 层次分析法 耕地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含量及辣度差异性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辣椒制品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并对市售不同辣椒制品辣度进行差异分析。方法 用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等比例的甲醇和水,在流速1.0 m L/min的条件下进行进样,最后在紫外波长为28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 辣椒素在0.001~0.15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为0.05μg/m L,定量限为0.5μg/m L,相对标准偏差在1.2%~5.4%之间,重复性良好。经优化后的方法测定辣椒制品,发现不同辣椒制品中的辣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该方法的准确度与灵敏性高,且操作简单,可用于辣椒素的测定,可为辣椒产品的技术改良品质控制及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