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多异瓢虫在3种豆科杂草上的种群动态及对其趋性行为反应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田埂杂草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的保育作用以及多异瓢虫对其趋性行为反应,为棉田蚜虫等害虫的绿色防控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采用种群系统调查法研究新疆棉区田埂3种常见豆科杂草(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骆驼刺 Alhagi camelorum、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上多异瓢虫和棉黑蚜 Aphis atra-ta的种群动态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通过Y形嗅觉仪测试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对3种豆科杂草不同处理的趋性行为反应.结果表明:5月下旬至6月下旬,田埂3种豆科杂草上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的种群密度均较高,最大值分别达1.35~2.80头/m2和0.93~1.80头/m2,在这一时期每种豆科杂草上多异瓢虫的猎物棉黑蚜种群密度也较高;在整个调查期间3种豆科杂草上多异瓢虫与棉黑蚜的种群密度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甘草)、0.774(骆驼刺)、0.839(苦豆子).同时,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对3种豆科杂草不同处理间的趋性选择反应相似,均为棉黑蚜为害植株>棉黑蚜>健康植株>空白,且多异瓢虫对棉黑蚜为害株的选择性均显著大于相应的健康株.因此,新疆棉区田埂3种豆科杂草上的棉黑蚜对多异瓢虫早春种群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

关键词: 多异瓢虫 棉黑蚜 豆科杂草 非作物生境 行为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条件下蟠枣越冬冻害情况调查分析

果树资源学报 2023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新疆不同砧木、不同防护措施和不同地域条件下蟠枣越冬冻害与春季萌芽的情况,以期为解决蟠枣安全越冬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2年蟠枣萌芽前后,对不同砧木、不同防护措施和不同地域条件下的蟠枣进行随机取样拍照,将蟠枣枝条的冻害程度进行分级,并对蟠枣受冻后的春季萌芽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中间砧嫁接的蟠枣枝条越冬受冻率从低到高依次为:酸枣<灰枣<骏枣,不同防护措施下的蟠枣枝条采用报纸包裹叠加涂白后的受冻率最低;不同地域条件下麦盖提县两年的越冬最低气温均低于泽普县,因此,麦盖提县的蟠枣受冻率较高。【结论】嫁接蟠枣应选择在本地抗性表现较好的砧木,对于抗寒性较弱的枣树品种,对其进行人工干预的防护可有效降低越冬受冻率,提高春季萌芽率。

关键词: 蟠枣 冻害 萌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硅滴施对弱光胁迫下冬小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硅滴施对弱光胁迫下冬小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于2018~2019年在新疆南疆采用盆栽试验进行,以新冬60号为材料,自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用黑色遮阳网进行25%遮阴处理,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5个外源硅(Na2SiO3分析纯)滴施量分别为7.5 kg/hm~2(Si1)、15 kg/hm~2(Si2)、22.5 kg/hm~2(Si3)、30 kg/hm~2(Si4)、37.5 kg/hm~2(Si5)和清水对照(Si0)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冬小麦植株性状、叶片光合特性及小穗发育和籽粒性状,分析外源硅滴施对弱光胁迫下冬小麦调控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的外源硅滴施量。【结果】弱光胁迫下,外源硅滴施可以增加冬小麦的株高、茎粗、穗长和叶片SPAD值;改善了叶片光合性能,提高了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增加了可孕小穗数,降低了不孕小穗数;单茎生物量、穗粒数和穗粒重均明显提高;各指标在Si3处理达到最优。【结论】硅能改善弱光胁迫下冬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提高光合作用,提高可孕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以外源硅滴施22.5 kg/hm~2时最佳。

关键词: 弱光胁迫 冬小麦 生理特性 小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的设计与试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设计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并进行样机试制和试验,为巴旦木初加工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青皮巴旦木和硬壳巴旦木果实物料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并使用Origin进行绘图,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进行了整机及关键部件设计,根据结构参数和工作需求,选用主轴转速、间隙(钢刷与栅条滚筒底部距离)和喂入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脱净率和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并以寻优圆整值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物料特征参数统计显示,青皮巴旦木长度均值为36.5 mm,宽度均值为28.0 mm,厚度均值为22.5 mm;硬壳巴旦木果实长度均值约为33.5 mm,宽度均值为23.5 mm,厚度均值为15.5 mm.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的最佳作业参数为主轴转速307.5 r/min,间隙20.1 mm,喂入速度811.5 kg/h,理论脱净率为96.00%,破损率为2.28%.利用圆整值(主轴转速310 r/min,间隙20 mm,喂入速度810 kg/h)对2种巴旦木进行脱青皮验证试验,实测脱净率分别为96.32%和95.86%,破损率分别为2.42%和3.34%.两种巴旦木的脱净率均大于95%,破损率均小于4%,二者的破损率和脱净率差值均不足1%.[结论]所设计的滚筒刷式巴旦木脱青皮机符合中厚壳巴旦木脱皮作业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 巴旦木 脱青皮机 工作参数 农机装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陆海渐渗杂交群体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有效发掘利用海岛棉优异性状基因,拓宽陆地棉栽培种遗传基础.[方法]采用新疆主栽早中熟陆地棉品种新陆中60号为母本,与优质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父本杂交,并以新陆中60号为轮回亲本构建出由151个BC1F1单株组成的回交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和Join Map4.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BC1F2纤维品质性状的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52个多态性标记、14个连锁群,该图谱总长824 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8.5%;最长的连锁群为150.3 cM,包含6个标记,最短的为0.3 cM,包含2个标记.检测到1个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相关的QTL,qFL-Chr14-1,定位在第14号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8.59%.[结论]筛选的与优质QTL位点相关SSR标记可应用于棉花优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棉花 陆海渐渗系 纤维品质 SSR标记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代谢组学解析SO2对鲜食葡萄贮藏品质的调控作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SO2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过程中的影响,该文以红地球葡萄为实验材料,通过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HILIC UHPLC-Q-TOF MS)分别测定了贮藏0、24、48 d时与葡萄果实贮藏品质有关的代谢物质,解析了SO2处理前后葡萄果实中的代谢物差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SO2处理通过延缓葡萄果实的硬度下降抑制腐烂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了果实贮藏品质;贮藏24 d时,SO2显著调控了葡萄果实中氮代谢、氨基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主要途径的富集作用;贮藏48 d时,SO2显著调控了葡萄果实中类黄酮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主要途径的富集作用。可见,在整个贮藏过程中,SO2通过差异化调控代谢物富集途径有效保持了葡萄果实贮藏品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SO2延缓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劣变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SO2 红地球葡萄 品质 代谢物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种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田优势捕食性天敌之一.为了明确棉田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期的毒性,采用药液浸渍法和滤纸接触法,分别测定了 8 种常用杀虫剂不同剂量下对多异瓢虫卵孵化率、蛹羽化率以及幼虫和成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多异瓢虫卵和蛹的毒性最低,LC50 值分别为 9.36 和 20.98 mg/L,对幼虫的毒性最高,LC50 值为4.68 mg/L;烯啶虫胺对多异瓢虫卵和蛹的毒性最高,LC50 值分别为1.16和1.02 mg/L;吡虫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的毒性最低,LC50 值分别为 665.50 和 460.51 mg/L;螺虫乙酯对多异瓢虫成虫的毒性最高,LC50 值为5.67 mg/L.经不同杀虫剂处理后,随着药剂剂量升高,多异瓢虫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升高.研究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和吡蚜酮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对多异瓢虫幼虫安全;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对多异瓢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安全性均较差.在棉田防治害虫时应考虑不施用或低剂量施用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可适量施用吡虫啉和吡蚜酮,同时尽量避开天敌昆虫各虫态发生高峰期.

关键词: 棉花 天敌昆虫 多异瓢虫 杀虫剂 毒性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酿酒葡萄品系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经济林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给能适应新疆气候的酿酒葡萄品系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IRAS-3型光合测定仪、Junior-PAM荧光仪、SPAD-502型叶绿素计等仪器分别测定‘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片表观性状指标。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4个品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借助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4个酿酒葡萄品系的生长势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酿酒葡萄品系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差异。净光合速率和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梅鹿辄182’的均最大,‘赤霞珠169’和‘梅鹿辄181’的均次之,‘品丽珠327’的均最小。4个品系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SPAD)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SPAD值的大小顺序为‘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光化学淬灭系数、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负相关;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叶绿素b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间均呈正相关;叶绿素b含量与光化学淬灭系数、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间均呈负相关。【结论】‘梅鹿辄182’和‘赤霞珠169’的光合效能高于‘梅鹿辄181’和‘品丽珠327’,且这2个酿酒葡萄品系均有高弱光利用率。综合来看,‘梅鹿辄182’和‘赤霞珠169’对新疆气候的适应力均较强,其更能适应新疆白天长时间的强光高温环境。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品系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比较分析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

摘要: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供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比较中哈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并从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分析两国小麦产业的概况。结果表明,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的2 162.06×10~4 hm~2,2004年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于波动中逐渐提高,单产增加显著;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的1 369.47×10~4 t,较1992年总产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从1992年的182.84×10~4 t开始波动减少,2021年总产比1992年减少64.7×10~4 t,整体呈现总产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1992—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哈萨克斯坦的1.70~3.30倍,1992—2021年中国小麦单产比哈萨克斯坦多出1 998.80~4 881.80 kg/hm~2,平均单产增加3 488.89 kg/hm~2,1992—2021年中国小麦平均总产是哈萨克斯坦的10.06倍,说明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哈萨克斯坦 小麦 生产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30a全国棉花生产区域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研究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为合理的配置棉花生产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近 30a来棉花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以全国主要种植棉花省(市、区)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统计工具分析全国棉花生产时空变化和区域优势,研究棉花生产变化的总体特征、地域格局演变特征.[结果]1990 年以来全国棉花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91~2007 年),除新疆显著上升外,大部分省(市、区)缓慢下降;波动下降时期(2008~2020 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下降较快,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新疆显著增加.近 30a全国棉花总产量显著增加,由 5.09×109kg增加至5.91×109kg,增加了16.11%,空间上呈现"东南-西北"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生产重心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逐渐向西北集中的态势.全国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播种面积贡献为主导,其次互作主导,单产为最低,我国棉花的生产优势区域为新疆.[结论]30a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布局呈现全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变迁的特点.

关键词: 棉花 时空变化 重心迁移 比较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