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草燕麦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现代饲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全国草产品产量基本满足国内80%左右的需求。饲草燕麦(Avena sativa L.)不仅具有抗逆性强、耐贫瘠、生物量大和易消化等优点,其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也较高,被列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紧缺饲草资源。饲草燕麦在促进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改善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肉品质、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功能和改善肠道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饲草燕麦的生境特点、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推进饲草燕麦在家畜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家系基因组测序对骡基因组结构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马(Equus caballus)和驴(Equus asinus)杂交后两套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独立基因组在骡基因组中整合后的结构多样性,本研究以马属动物三成员家系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纯血马基因组和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驴、马和骡的InDel、SNP和CNV;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分析骡的de novo SNP及其突变频率、识别骡特异性CNV,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驴、马和骡分别获得100.01、103.78和114.36 Gb的高质量Illumina基因组测序数据。2)以纯血马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402 533~2 110 786、5 012 403~23 819 055和2 126~3 761;以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527 351~2 279 875、3 212 499~23 549 224和3 572~7 812。3)骡de novo SNPs分别为555和419,其突变频率为1.72×10-7~2.21×10-7。4)获得骡特异性CNVs分别为396和859,总长度分别为2.15和3.77 Mb。5)变异相关基因主要和机体的免疫及癌症过程相关。综上,骡基因组发生了高频率的de novo SNPs和特异性CNVs,这些结构变异可能对马和驴异种杂交不相容以及骡的遗传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马和驴异种杂交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候选遗传位点。
关键词: 骡 异种杂交 De novo单核苷酸多态性 拷贝数变异


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关系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量分析干旱风沙草原区水-粮食-能源(WFE)关系,可为制定草原区生产、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政策提供科学的支持.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的MODFLOW模型——FloPy,在考虑研究区牧草产量和灌溉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紧密耦合干旱风沙草原区WFE系统理想案例的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并使用多目标优化工具Pymoo框架下的NSGA-Ⅱ算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拟优化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干旱风沙草原区的WFE关系,Pymoo提供的NSGA-Ⅱ算法在WFE关系多目标优化中具有较好的搜索效率与稳定性;使用权重wx对设定的6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一般年(方案1—3)与干旱年(方案4—6)的地下水水位差最大值分别为1.15,1.43,1.34,0.96,1.26,1.15 m;一般年和干旱年灌溉水量最大可减少136.90%和134.37%,作物产量增加18.60%和18.31%,节省能源26.94%和27.89%.
关键词: 水-粮食-能源关系 FloPy NSGA-Ⅱ 干旱风沙草原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 -基于鄂托克旗入户调查数据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3
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现状与效益,为加快该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鄂尔多斯市羊绒主产区鄂托克旗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2年通过入户调查获得100户养殖牧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牧户经营结构和绒山羊养殖结构;构建DEA研究模型,分别计算养殖绒山羊500只以下(小规模)、500~699只(中小规模)、700~899只(中规模)、900~1099只(中大规模)、1100只及以上(大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结果]该地区绒山羊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他牲畜的养殖数量虽有所增加,但远小于绒山羊;基础母羊繁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繁殖双羔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模式以绒肉结合为主,低年龄的绒山羊用来生产高细度羊绒,高年龄的绒山羊主要用于产肉.鄂尔多斯市绒山羊养殖的综合效率处于低水平,存在基础设施综合使用率低等问题;在当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小规模养殖户对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并且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小规模养殖户效益提升更加明显;除了大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其余规模梯度的规模效率均值均小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小规模养殖户更可能通过增加投入提升养殖效益,而大规模养殖户大部分可获得最优生产效益,不必继续增加要素投入.[结论]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对牧民增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同规模养殖户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用共享,通过发展标准化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绒山羊养殖效益.
关键词: 绒山羊产业 发展现状 养殖效益 DEA 鄂尔多斯市


胡麻亚麻酸亚油酸相关KASP标记的开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麻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亚麻酸品种、高亚油酸品种是胡麻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提高胡麻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本研究进行了胡麻资源材料自然群体多年多点脂肪酸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基因分型、群体构建、亚麻酸、亚油酸相关SNP位点的KASP基因分型及其验证等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检测246份胡麻种质资源材料多年多点5种脂肪酸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亚麻酸与其他成分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亚麻酸和亚油酸之间负相关性最高;(2)对5种脂肪酸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亚麻酸、亚油酸相关SNP标记分型群体:包括49份高亚麻酸(≥54%)材料、36份低亚油酸(≤13.5%)材料,及8号(CH-89)和254号(CI637PI91037)高亚油酸低亚麻酸材料;(3)验证并确定了 7个SNP位点:g6-6229142、g10-19305239、g9-18961021与亚麻酸显著关联;g6-19208888、g9-14900088、g15-22369840和g2-7680441与亚油酸显著关联;(4)对确定的7个SNP位点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与KASP基因分型结果完全一致,证明KASP基因分型体系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 胡麻 脂肪酸 SNP标记 KASP基因分型 SNP验证


氮素施用量对饲用燕麦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明确施氮对饲用燕麦光合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以饲用燕麦为材料,设置了0、150、200、250、300、350 kg/hm2共6个氮素施用量,研究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NPQ)、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Actu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Y(Ⅱ))、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在不同氮素施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Y(Ⅱ)值、Fv/Fm值和qP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NPQ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250处理NPQ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生育期推进,Y(Ⅱ)值和Fv/Fm值无明显变化,qP值和NPQ值则逐渐增加.[结论]适量增加氮素施用量有助于维持饲用燕麦PSⅡ反应中心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光合能力;在阴山北麓地区种植饲用燕麦适宜的氮素施用量为250 kg/hm2.


基于PDS基因的番茄VIGS高效沉默体系的优化
《作物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具有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验证。高效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是对目标基因功能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以番茄品种money maker和携带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序列的TRV病毒载体为材料,研究了农杆菌不同OD值、不同侵染方法以及侵染后不同培养温度对PDS基因沉默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OD值分别为0.50、1.00和1.50时,PDS基因的沉默株率分别为5%、13%和6%;当农杆菌OD值为1.0时,采用注射法、真空浸润法和注射处理24h后再进行真空浸润后的PDS基因沉默株率分别为13%、30%和15%;侵染后的培养温度对于基因沉默株率也有显著影响,在25℃时的沉默株率为13%,22℃时沉默株率达到46%。以上研究表明,农杆菌OD值为1.00时,注射24h后再进行真空浸润,接种后植株在22℃下生长能够提高番茄目标基因的沉默株率。
关键词: 番茄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 沉默株率 优化


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分析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和离水规律,根据阴山北麓地区作物和气候资料,计算该地区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并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栽培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各作物需水量大小依次为:向日葵>玉米>多年生苜蓿>马铃薯>莜麦>春小麦,并分析作物需水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考虑到作物在该地区产量和种植面积的优势,应优先考虑马铃薯的种植.玉米和多年生苜蓿是阴山北麓旱作区重要的饲草料作物,由于该地区热量和水分不足,推广大面积种植受到制约.综上所述,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作物布局,能够促进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