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几种植物天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9种植物中筛选出对几种致病菌及青霉菌抑菌效力显著的丁香、艾叶、紫苏、青蒿、辣椒及花椒6种材料,通过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紫苏对大肠杆菌抑制力最强,其MIC为0.391%;6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强的抑制力,除花椒外,其他5种提取液的MIC均为0.391%;艾叶、辣椒、花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力,MIC为0.782%;丁香和辣椒对青霉菌的作用效果最好,MIC为0.391%。最后复配了由等量丁香、辣椒、花椒组成的防腐剂配方,其抑菌效力明显高于苯甲酸钠。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植物提取液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豆产业回顾、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由传统的大豆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继而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大豆产业发展道路曲折。目前,国内大豆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食用和压榨需求强劲,这与大豆生产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针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充分利用国产大豆的非转基因优势,依靠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提高国内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重新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大豆生产 大豆消费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茎盘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大蒜茎盘培养出苗率及降低培养成本,研究了低温处理、基因型、培养基和糖源等因子对大蒜茎盘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经过4℃低温处理4周,茎盘绿苗分化率明显提高。在培养基筛选中,1/2 B5比MS、1/4 B5培养基的诱导效果好。食用糖替代培养基中的蔗糖能够降低成本。不同基因型对茎盘离体培养影响较大。因此,将经过低温4℃处理的杞白蒜培养在以普通食用糖作为糖源的1/2 B培养基上是经济可行的。

关键词: 大蒜 茎盘 离体培养 低温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纹枯病菌拮抗链霉菌SCY505的筛选与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河南省许昌地区的小麦田土样中分离到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有稳定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SCY505。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6S rDNA及16S-23S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序列分析,对菌株SCY505进行了分类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株的拮抗谱。结果表明,SCY505的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丝直生或呈螺旋状,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16S rDNA序列长度1521bp(GU045548),与淡紫灰链霉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7%,ISR序列长度372bp(GU358067),与淡紫灰链霉菌亚种(U93347)的ISR序列同源性为82.9%,初步认为SCY505是淡紫灰链霉菌的一个亚种,暂命名为淡紫灰链霉菌许昌亚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sub sp.xuchangensis)。该菌株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链霉菌 分类鉴定 16S rDNA 16S-23S rDNA间隔区 小麦纹枯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汤圆粉加工原料的筛选研究

食品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国内最新育成,已进行商品种植的8个糯玉米品种生产汤圆粉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了不同糯玉米品种出粉率、粉质黏度以及制成速冻汤圆的感官品质,并与糯米汤圆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为汤圆专用糯玉米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郑黑糯1号是供试品种中最适于加工汤圆专用粉的糯玉米品种,其主要品质指标已基本达到糯米汤圆的品质水平。

关键词: 糯玉米 汤圆专用粉 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旱地一年两熟制条件下小麦、玉米阶段耗水量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外定位观测的方法,对河南省辉县市张村的冬小麦耗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在4500~6000kg/hm2产量水平下,耗水量216.3~345.2mm,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25.9%~36.9%、22.0%~31.1%、31.9%~52.2%,但年际间变幅悬殊较大;夏玉米在6750~7500kg/hm2产量水平下,耗水量为299.6~462mm,分别占同期自然降水量的81.3%~97.4%,播种-拔节、拔节-大喇叭口、大喇叭口-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7.1%~17.3%、34.5%~39.1%、43.6%~48.4%。小麦、玉米拔节以后耗水强度明显增加,拔节期、灌浆期是小麦2个重要的水分需求期,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的重要水分需求期,在目前河南省中北部丘陵旱地,自然降水对玉米水分保证率较高,而对小麦保证率较低,节水补灌重点应放在夏粮作物上。

关键词: 丘陵旱地 一年两熟制 小麦 玉米 阶段耗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12个鹌鹑养殖场共711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鹌鹑体内发现4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达99.2%,其中8个养殖场的寄生虫感染率均为100%。球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为99.2%,隐孢子虫、圆线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为6.0%、16.0%和1.1%;2~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20.1%。分析表明,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鹌鹑 寄生虫 感染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黄河滩区贫困问题成因与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黄河滩区的基本情况和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造成黄河滩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黄河滩区贫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黄河滩区 贫困 成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豫南雨养区方城、西平两县1995-2008年的夏玉米单产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生长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影响夏玉米生育的全过程,与光照时数相比,气温显著影响产量,6月、8月的降水量、7月的气温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关键词: 夏玉米 气象因子 产量 豫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