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河南省冬小麦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分析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

摘要:为了清晰地描述冬小麦生产中耗水特征,基于水足迹理论和量化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水足迹特征,并对造成水足迹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豫西、豫中、豫南和豫北的小麦水足迹较高,而豫东地区的生产水足迹较低。豫南绿水足迹比例最高为34.5%,豫北绿水足迹最低为13.6%,绿水足迹所占比例呈现出从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归因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农机动力、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是影响小麦水足迹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农业生产因子对水足迹的影响大于气象因子的。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河南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河南省 冬小麦 水足迹 降水量 归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专利视角分析的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现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CSSCI

摘要:秸秆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对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还田。秸秆还田领域内的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秸秆还田技术的科技创新力与发展现状。针对近年来该领域的专利分布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已有专利视角特征、秸秆利用研究潜力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技术研究和专利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专利分析 秸秆还田机械 秸秆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潮土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特征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溶性有机碳(DOC)吸附影响土壤元素化学行为。为此,本研究采用批处理法研究了DOC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照CK、氮N、氮磷NP、氮磷钾NPK、化肥+秸秆还田NPKS、化肥+有机肥NPKM)潮土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猪粪源DOC易于分解,需要添加0.025 mmol(1 mL 25 mmol/L)Na N3抑制其分解,抑制率超过90%。DOC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不同施肥处理下,吸附速率常数k及初始速率常数h与平衡吸附Qe都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为0.208 kg/(g·h)、1.60 g/(kg·h)和2.77g/kg。吸附等温式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拟合(R~2≥0.96),吸附容量(最大吸附量)Q_(max)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也没有显著差异(平均7.05 g/kg),但在N和NP等非平衡施肥下却保持高的亲合力,半饱和吸附浓度k_d分别为50.2和57.6 mg/L,吸附亲合常数K则分别为0.02和0.017 4 L/mg;相反,在NPKM处理下,显著低的亲合性发生,k_d和K分别为72.94 mg/L和0.013 8 L/mg。研究证明粘粉粒含量控制了不同施肥处理潮土对DOC的吸附;土壤有机碳水平不影响Q_(max),而且高土壤有机碳还降低其吸附亲合性。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 潮土 长期施肥 吸附

人乳头瘤病毒31和33亚型L1基因导入水稻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生物技术通讯 2017

摘要:目的:结合水稻胚乳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将人乳头瘤病毒(HPV)31、33亚型的L1蛋白编码基因导入水稻,构建HPV31 L1、HPV33 L1植物表达载体,最终实现其在水稻胚乳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优化合成HPV31及HPV33 L1蛋白编码基因,将其重组于中间载体pMP3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分别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pMP3-HPV-31 L1和pCAMBIA1300-pMP3-HPV-33 L1,采用遗传转化法经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TP309种子的愈伤组织,经共培养、潮霉素筛选和分化再生,获得潮霉素抗性植株。结果和结论:构建了HPV31 L1、HPV33 L1的植物表达载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TP309种子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 根癌农杆菌 水稻胚乳表达系统 遗传转化 植物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编码蛋白与寄主植物叶绿体蛋白互作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众多植物病毒侵染时共同的攻击目标,其在病毒侵染植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病毒借助叶绿体完成侵染和增殖,另一方面叶绿体及其成分积极参与植物对病毒的防卫反应。总结了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侵染植物后对叶绿体的影响,重点从蛋白质互作角度分析了叶绿体蛋白在该属病毒侵染植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病毒症状产生的原因,揭示病毒的侵染机制及植物的防卫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属 叶绿体 蛋白质互作 复制 症状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长期种植紫云英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G+100%F、G+80%F、G+60%F、G+40%F)以及紫云英(G)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其他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影响很小,土壤水溶性有机氮(WSO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含量分别增加了20.61%、10.49%和2.20%;单施紫云英处理土壤WSOC、WSON、SMBC和SMBN含量分别增加了25.52%、36.30%、19.16%和10.37%;紫云英配施化肥增加了土壤WSOC、WSON、SMBC和SMBN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2.99%~22.80%、26.66%~56.61%、19.01%~29.56%和16.08%~32.90%。施肥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占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的比例,紫云英配施化肥和单施紫云英效果优于单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碳氮与水稻产量、SOC、TN和铵态氮(NH_4~+-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肥增加水稻产量,G+80%F最高(10026kg hm~(-2))。与100%F相比,化肥减施20%~40%水稻不减产,同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增幅分别为11.64%~149.65%和2.66%~149.92%,土壤SOC、TN和NH_4~+-N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降低。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紫云英翻压22500 kg hm~(-2)、磷钾肥常规用量、氮肥减施20%时最优。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活性有机碳氮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牛产后管理关键技术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分娩对母牛是一个巨大的应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作好母牛的产后管理与疾病防控,促进母牛产后子宫恢复,实现一年一胎,对提高牛场繁殖水平意义重大。文章就母牛产后管理关键技术及避免母牛产后出现繁殖障碍的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分娩 产后疾病 产后管理 疾病防控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药漆腐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河南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其分生孢子座碗状或浅盘状,分生孢子梗呈笤帚状分枝,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棒状产孢细胞;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棒形、长卵形或梨形,透明无色,不分隔,两端钝圆,大小为1.7~2.5μm×4.9~6.8μm。病原菌菌落白色绒毛状,产生大量墨绿色胶质状分生孢子团,呈环状排列。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KY369166),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的一致性达到99%,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2℃,pH 5~10之间该菌生长良好,光暗(12 h/12 h)交替最有利于病原菌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为乳糖和丙氨酸,产孢的最适碳氮源为果糖和酵母。

关键词: 山药 漆腐叶斑病 露湿漆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不同烤烟种植区微生物肥效应差异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南省不同烤烟种植区为条件,研究了施用微生物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烟叶经济产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肥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际土及非根际土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并且提高了烤烟的经济产量及化学品质。豫南雨养烟区(SR)微生物肥C对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最多,分别比对照提高28.92%、51.95%,微生物肥A对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47.10%;豫西旱作烟区(WD)微生物肥D对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幅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12.43%、23.49%,微生物肥C对下部烟叶钾含量提高最为显著,比对照增加55.68%。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烟叶产量及化学品质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豫南雨养烟区(SR)细菌与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与烟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呈极显著负相关;豫西旱作烟区(WD)细菌与烟叶产量、产值、氯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之,受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建议豫南雨养烟区(SR)示范应用微生物肥C,豫西旱作烟区(WD)示范应用微生物肥D。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区 微生物肥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工厂化育苗最早起源于美国,与传统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种苗质量好、省时省工、便于运输和机械化操作等优点,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益。我国蔬菜工厂化育苗业刚刚进入商品化生产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种子选择、基质、温室设施、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目前,河南省还没有番茄工厂化育苗的相关地方标准。本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育苗场所、育苗设备、种子、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包装和运输及生产档案等。本项技术规程的制定将有利于提升河南省番茄工厂化育苗生产标准化水平,提升番茄苗质量,稳定番茄种苗市场供需关系,促进河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番茄 穴盘育苗 工厂化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