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玉米不同粒位蛋白质组分氮素效应及与子粒脱水的关系研究
《玉米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蛋白质粒位差异的角度,以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不同部位子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子粒脱水速率,研究子粒脱水与蛋白质组分和氮素施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脱水速率差异较大的品种总蛋白质存在较大差异,蠡玉16和先玉335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25%、12.16%。增施氮肥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增施氮肥主要增加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增施氮肥生理成熟后不同处理间脱水速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组分和脱水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先玉335生理成熟后不同部位间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与脱水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醇谷比与子粒脱水呈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水分胁迫对芝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分胁迫对芝麻苗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太芝1号芝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80%)、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40%)、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60%)、渍害胁迫(土壤含水量100%)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芝麻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CAT、Pro、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株高增长速度表现为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渍害胁迫>重度干旱胁迫,水分胁迫时间越长,差异越大。干旱胁迫(包括轻度和重度)根冠比增加,渍害胁迫根冠比下降。干旱胁迫、渍害胁迫均造成芝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下降,随着水分处理时间延长,差异增大,对蒸腾速率(Tr)的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促进丙二醛(MDA)积累,渍害胁迫促进脯氨酸(Pro)积累。水分胁迫导致保护酶活性下降,其中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下降到最低值后,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与正常供水下保护酶活性差异逐渐减小;而渍害胁迫下,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保护酶活性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芝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提取结合膜分离制备芝麻蛋白
《食品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进传统碱溶酸沉芝麻蛋白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膜分离从亚临界芝麻饼粕中制备芝麻蛋白,在超声波提取阶段,分析超声波频率、功率、方式等因素对蛋白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工艺;在膜分离阶段,分析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超滤膜在回收纯化芝麻蛋白的表现。结果显示:超声波结合膜分离制备芝麻蛋白可行。45 k Hz超声波提取效果优于25 k Hz与59 k Hz,且连续超声方式优于间歇提取,最佳的超声波提取条件为在p H10.8、45℃下,750 W的45 k Hz超声波作用质量分数7.5%的芝麻饼粕悬浊液15 min,此时,蛋白提取率为(95.23±0.08)%。UE050是最佳的回收纯化芝麻蛋白的超滤膜,其膜渗透性为(1.15±0.01)×10~(-5) kg/m2·h·Pa,蛋白、氯化钠与水溶性糖的截留率分别为(98.64±0.1)%、(1.49±0.08)%、(5.13±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甘蓝型油菜抗旱育种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干旱条件下节水、高产的新品种。笔者通过形态及生长发育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水分利用率等)、产量和品质指标、综合评价指标等对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进行了回顾式分析,认为水分胁迫对油菜不同时期形态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回顾式研究,对甘蓝型油菜抗旱性鉴定研究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与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油菜抗旱性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同时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分子机制的阐明必然将油菜抗旱育种研究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基因型烤烟氯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以河南烟区广泛种植的豫烟10、豫烟12和中烟100为供试品种,研究了3种基因型烤烟的氯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南烟区的低氯型烤烟。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豫烟10烟叶氯含量为0.62%~0.91%,豫烟12为0.54%~0.82%,中烟100为0.43%~0.67%,豫烟10和豫烟12烟叶中氯含量部分超过0.8%,而中烟100均符合优质烟叶氯含量<0.8%的要求。移栽后30~75 d,是烟叶吸收积累氯的关键时期,且各生育期烟叶氯积累量均呈现豫烟10>豫烟12>中烟100的规律。各基因型烤烟均以叶中氯分布最高,为44.75%~77.35%,其次是茎,为12.22%~47.52%,根仅为1.66%~11.21%。与其他处理相比,中烟100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其生物产量分别是豫烟10和豫烟12的1.14和1.50倍。综合来看,中烟100是供试区烟叶氯含量较低的基因型烤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aCl_2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干旱胁迫下不同棉花品种对CaCl_2响应的生理机制,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豫棉19、GK20、鲁研棉28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PEG处理模拟干旱胁迫,研究CaCl_2对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棉花品种不同浓度CaCl_2处理间株高差异不显著;抗旱性品种豫棉19和生产对照品种鲁研棉28在40 mmol/L CaCl_2处理后鲜质量、干质量、SPAD值、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DA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水分敏感品种GK20在20 mmol/L CaCl_2处理后鲜质量、干质量、SPAD值、SOD和POD活性、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见,一定浓度的CaCl_2能提高棉花幼苗的抗旱性,但不同棉花品种的最适CaCl_2浓度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南棕红壤区不同植茶年限茶园CH_4通量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南棕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樟树林地土壤CH_4通量,研究了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及临近林地土壤CH_4通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CH_4通量有显著影响,中、低龄茶园土壤CH_4以排放为主,植茶20 a和植茶8 a茶园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26和0.27 kg·hm~(-2),高龄茶园和对照林地土壤CH_4以吸收为主,植茶50 a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累积吸收量分别为0.39和1.95 kg·hm~(-2).降雨促进了鄂南棕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排放,除了植茶8 a茶园外,高、中龄茶园和樟树林地土壤CH_4通量均与7 d累积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施肥造成了茶园土壤CH_4排放量增加,同时土壤中矿质氮类型对该地区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通量有不同影响,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铵态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降雨量是影响鄂南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CH_4排放通量呈降低的趋势,高龄茶园土壤为大气CH_4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