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荞1号为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苦荞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苦荞的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根、茎、叶的干物质质量分别在播种后60d,75d和45d达到最大值,干物质量分别为379.7,3 113.7,2 561.2kg/hm~2.各器官氮(N)、磷(P)和钾(K)百分比(籽粒除外)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出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幼苗期(播种后15d)上升较快,后期逐渐下降.籽粒中氮和磷的百分比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钾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氮、钾总积累量变化规律相似,出苗后持续增加,播种后60d达最大值,而后略有下降.整个生育期磷素总积累量持续上升,成熟时各器官以籽粒中积累量最高,为10.46kg/hm~2.高产条件下,苦荞N,P,K最大需求量分别为152.1,19.6,182.2kg/hm~2,需肥比例分别为1.00∶0.13∶1.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药剂SHL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摘要:[目的]探究植物源药剂SHL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利用植物中草药,采用对照枯斑法,研究了植物源农药SHL在室内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治疗效果试验中,通过灌根和喷施加灌根处理,在浓度为2g·L~(-1)时,14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3.22%和81.63%。在浓度为1g·L~(-1)时,喷施加灌根方式比灌根方式治疗效果好,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室内保护作用中,14d后喷药的效果明显高于灌根、喷加灌,可达到93.2%;30d后喷加灌根的保护作用要高于其它两种施药方式,可达到57.94%。在大田试验中,SHL药剂用喷药法治疗的效果最好,二次喷药后,病指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最高达到71.20%,明显高于病毒A的治疗效果。药物处理蕃茄植株后的株高和茎粗指标,比空白对照植株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植株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该植物源药剂SHL对TMV防治显著,明显提高了枯斑抑制率,并增强了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是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较为理想的植物源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蘖型谷子资源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的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来自山西的小软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的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169,6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6,平均值为0.68。利用软件NTSYSpc 2.10的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和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和东北的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一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性较好,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国种业 》 2017
摘要:玉米作为山西省主要的栽培作物,玉米生产与农民群众的收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玉米仓储过剩、播种面积增加、进口玉米量增大,种植普通玉米已经很难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了。而特用玉米符合农民种植习惯、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是解决当前玉米产业困境的极佳选择,本文分析了山西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对山西省特用玉米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发展特用玉米的对策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8 g/L双氟·唑嘧磺草胺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验证和评价58 g/L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悬浮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调查了该药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58 g/L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悬浮剂10.44~20.88 g/hm~2防除冬小麦田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到90%以上,杂草防除效果好,小麦产量有所增加。从经济有效易降解的角度考虑,推荐田间使用有效成分量10.44~13.05 g/hm~2为宜。
关键词: 双氟磺草胺 唑嘧磺草胺 冬小麦田 杂草防除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生理特性及砷吸收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及吸收砷的影响,可为调控植物吸收砷提供一定的科学价值.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砷胁迫水平下施加外源硒对小白菜生长、生理特性及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2.0 mg·L~(-1))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小白菜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但高浓度硒(≥4.0 mg·L~(-1))却抑制了小白菜的生长.低浓度硒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叶片和根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砷、硒复合处理过程中,当小白菜中砷含量一定时,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砷含量随外源硒浓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且当外源硒浓度为2.0 mg·L~(-1)时最低.研究表明,施用2.0 mg·L~(-1)的硒缓解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小白菜地上部砷的含量,促使砷富集在小白菜地下部,抑制砷向地上部的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