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亚麻受精过程及其经历的时间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石蜡制片技术,观察亚麻的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结果表明,亚麻开花时落到柱头上的花粉随即萌发,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的细胞间隙中生长,进入子房后经子房内表面,沿胎座经珠柄进入珠孔,进入1个助细胞,在卵细胞与中央细胞之间释放2个精子;精子脱掉细胞质鞘后,形成精核与细胞质体;2个精核同时分别进入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并与卵核及次生核融合;精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稍快;观察到合子中雌、雄性核仁融合的过程。受精各阶段经历的时间为,花粉落到柱头上随即萌发;开花后4.5h左右,花粉管长入胚珠的珠孔;4.5~5.5h,花粉管进入1个助细胞并释放精子;5.5~6.5h为精卵融合和精核与次生核的融合期;7.5~8.5h初生胚乳核分裂;12.5h之后,合子分裂;6.5~12.5h为合子静止期。

关键词: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花粉管生长途径 受精过程 受精经历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裂瓜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花苜蓿铁蛋白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隆黄花苜蓿铁蛋白基因,根据已报道的植物铁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法扩增得到大小约为750 bp的特异性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Blueskript II SK+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铁蛋白基因cDNA全长为756 bp,编码252个氨基酸,与紫花苜蓿铁蛋白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97%.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个定位在叶绿体上的球形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8 ku,等电点为5.47,二级结构为α/β混合型蛋白,某些氨基酸在密码子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该蛋白具有1个FER-RITIN-LIKE功能区、2个铁蛋白基因家族铁结合区域的信号序列、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依赖于cAMP和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以及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等重要的功能基序.黄花苜蓿铁蛋白基因的克隆,为今后利用该基因进行改良植物铁营养成分及提高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花苜蓿 铁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交杂种猪NRAMP1基因的定量表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对野交杂种猪的NRAMP1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脑、肺脏、淋巴结、白细胞和脾脏组织出现强的扩增,在肝脏、回肠、肾脏、肌肉、心脏出现弱的扩增。Real time PCR的结果证实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都有差异,其中在肾脏中表达的最高,在肝脏中表达最低,两者间相差71倍,从高到低依次是脾脏、大脑、肺脏、回肠、肾脏、淋巴结、结肠、心脏、肌肉和肝脏。

关键词: 野交杂种猪 NRAMP1基因 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B2、C2、D1a、E和N连锁群,其中1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3.75%。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4.47%。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比城市污泥和堆肥处理,两组试验导致土壤耕层中的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增加。比较重金属总量的浓度系数(K)c和有效态重金属浓度系数可看出,堆肥及配合石灰处理的土壤,以及配合化学肥料处理的土壤影响有效态重金属Cd、Cu、Ni、Pb和Zn的Kc较对重金属总量Kc影响大。施用城市污泥及其堆肥的不同处理土壤表现为轻度污染(Zc<10.0)。

关键词: 城市污泥堆肥 重金属 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降解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富集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呋喃丹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可高效降解呋喃丹的菌株。生物降解表明,5d内该菌株生物降解农药率达到94.7%;降解后期培养液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未能检测到原药呋喃丹,检测到有新的化合物生成,而对照培养液中未发现有该类化合物的生成。同时无机盐培养液后期有红色现象生成,可能与呋喃酚开环有关;无细胞提取液加入农药重新培养表明,菌株可通过分泌胞外诱导酶在周质空间内降解农药;经16S rDNA鉴定,初步认为该菌株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

关键词: 呋喃丹 生物降解 沙雷氏菌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绿洲2号和绥粳3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控水灌溉对水稻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绿洲2号和绥粳3号在控水处理Ⅱ的水稻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高于相应的CK处理,其中产量比相应CK处理分别增产11.04%和8.2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控灌处理条件下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均低于CK,精米率和综合食味评分高于CK,说明适当控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关键词: 水稻 控制灌溉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胁迫下豆科作物的基因调控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胁迫是全球耕地面临的共性问题。自然资源的局限限制了磷肥的生产,因此植物如何高效利用磷素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从基因调控的角度,包括磷胁迫诱导的EST、磷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磷胁迫响应的MICRORNA以及植物激素等,综述了植物高效吸收利用磷素的机制。

关键词: 磷胁迫 豆科作物 基因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仙花种子对重金属铅的耐性研究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凤仙花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浓度铅溶液对凤仙花的各项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2+浓度低于400mg/L时,对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根长、芽长、根重、芽重、根系活力及脯氨酸含量影响不大,当Pb2+浓度为800mg/L时,对凤仙花种子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凤仙花种子对外界铅胁迫有很强的耐性,是一种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好材料。

关键词: 重金属 凤仙花 种子 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