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猪肉冷链流通温度监测与货架期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肉是我国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品种,但其质量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系统监控猪肉冷链流通的温度变化、质量损失和风险概率之间的关系,是完善冷链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猪肉在冷链流通过程中的温度监控系统、货架期预测方法、货架期决策系统以及集成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原理和应用进行阐述,为今后深入研究猪肉冷链流通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及其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肉 冷链流通 温度监控 货架期预测 决策系统

基于二维向量空间模型的农业技术智能问答系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已有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为涉农用户提供便捷准确有效的技术咨询服务,研究采用智能问答的方式,通过分析传统向量空间模型在农业特定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维向量空间模型(2DVSM),在此基础上,在Ajax的支持下开发了农业技术智能问答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平均准确率可达83.23%,问答平均耗时可减少到0.064 53 s/次,问题咨询操作可实现0次刷新。系统简单准确专业的答疑服务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能满足涉农用户对生产技术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 智能问答系统 二维向量空间模型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

分子植物育种 2012 CSCD

摘要:本研究拟构建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基因(TGEV-S)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并检测其表达情况。首先利用PCR方法自携带TGEV-S基因的重组质粒中扩增2.2kb的S基因片段,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AC176中,该表达载体以编码除草剂草甘膦抗性的EPSP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目的基因以双增强子的CaMV35S(E35S)及其玉米Hsp70第一内含子为驱动。以授粉后10~12d约0.5~1mm大小的玉米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进行转化,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再生培养,先后获得74株转化再生植株。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T0代转基因苗有9株检测结果为阳性。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经PCR检测有14个转基因株系为阳性,初步确定了目的基因在这些转基因玉米中的稳定整合。进而通过间接ELISA分析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在7个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获得了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糖蛋白 转基因玉米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西瓜3个变种45S rDNA和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普通西瓜种(Citrullus lanatus)3个变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与驯化过程,【方法】利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将核糖体45S rDNA和5S rDNA在11份栽培变种(Citrulluslanatus subsp.vulgaris)、2份Egusi变种(C.lanatus subsp.mucosospermus)和3份Citroides变种(C.lanatus subsp.lana-tus)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定位研究。11份栽培变种西瓜和2份Egusi类型西瓜都含有2对45S rDNA位点和1对5S rDNA位点,3份Citroides变种都含有1对45S rDNA位点和2对5S rDNA位点。【结果】结果表明,普通西瓜种3个变种内部各基因型间具有相同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模式,栽培变种和Egusi变种具有相同的分布模式,但它们均与Citroides变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栽培变种与Egusi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结论】rDNA序列分布分析为在分子细胞学水平开展栽培西瓜的进化与驯化分析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普通西瓜 荧光原位杂交(FISH) rDNA BAC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下柳枝稷根系生长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柳枝稷根系各生长指标在粗沙土与河沙两种栽培基质上对不同梯度氮肥的响应,在PVC管内开展了柳枝稷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氮肥对不同土层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干重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粗沙土和河沙两种栽培基质中,在不同土层,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最大值分别出现在N3和N4处理下;根平均直径则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氮肥 柳枝稷 粗沙土 河沙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李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油脂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欧李仁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通过非热方法控制欧李仁油、苦杏仁苷和欧李仁蛋白3种成分分离提取过程中苦杏仁苷酶的催化活性来实现三者的全利用。结果表明:在欧李仁破碎和欧李仁油提取时,通过控制水分活度抑制其催化活性,适宜的水分活度为0.67;继而在苦杏仁苷和欧李仁浓缩蛋白分离提取时,通过控制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抑制其催化活性并防止欧李仁蛋白过度变性,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以75%、45℃为最佳;采用以上条件对欧李仁油、苦杏仁苷和欧李仁浓缩蛋白进行分离提取,提取率分别达到96.98%、73.04%和90.29%,其中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指数为69.86%;供制备苦杏仁苷的欧李仁原料储藏时水分活度应控制在0.67,以防止苦杏仁苷在内源酶催化下发生水解。

关键词: 欧李 欧李仁 苦杏仁苷 欧李仁油 欧李仁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种类对黄金梨果实内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当年和第2年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施用堆肥(对照);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当年果实总糖、果糖含量,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还能提高第2年的果实总糖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降低了处理当年和第2年果实总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提高了果实风味指数。综合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均可提高黄金梨果实糖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提升果实风味,改善果实品质,以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施用效果最好,且一次施用具有持续2 a以上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黄金梨 肥料 有机酸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的分离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不同来源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能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生长的细菌4株,经测定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菌株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首先进行了种子根长试验,利用菌株菌悬液处理玉米和番茄种子,结果表明,经过细菌1101、2101、4201和GXGD002处理,种子的生根长度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长,玉米种子根长相对伸长率依次为78.73%、61.72%、47.37%、47.08%;番茄种子根长相对伸长率依次为61.19%、55.84%、54.34%、51.19%。其次进行了番茄穴盘栽培试验,分别在播种后40 d和55 d收苗,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根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菌株4201和GXGD002具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其处理组植株在株高、根长、根系活力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强。

关键词: ACC脱氨酶活性 细菌分离 植物促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场景下基于混合颜色空间的成熟期苹果识别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场景下,利用果实自身颜色特性进行图像识别对于提高识别效率和实时性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采用1.375作为R/B的分割阈值,对80幅成熟期苹果图像进行识别,其识出率、识别成功率、误识率和漏识率分别为98.3%、86.1%、12.4%、13.9%;在此基础上,加入0.45作为V的分割阈值,其识出率、识别成功率、误识率和漏识率分别为90.3%、84.9%、6.0%、15.1%,由此可见,基于R/B值和V值的混合颜色空间识别方法,在小幅降低识别成功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误识率。通过进行顺光弱光照条件、顺光中光照条件、顺光高光照条件、逆光弱光照条件、逆光中光照条件、逆光高光照条件下的识别测试,结果表明顺光中等光照条件下的识出率和识别成功率最高,分别为91.7%和87.7%,漏识率最低为12.3%;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识别成功率存在差异,但不明显。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图像分割 颜色 RGB HSV 自然场景 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拈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β-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科技导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连作栽培导致病害逐年加重。为获得能够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防菌以解决真菌病害防治难题,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及分子鉴定、抑菌活性物质分析、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分析。获得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编号为L103。16SrDNA及看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及刚果红染色实验发现该菌具有很强的产纤维素酶(CMC酶)的能力,根据GenBank中巨大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HM130670.1)序列设计引物,将扩增得到的1482bp大小的片段克隆到载体pMD18-T上。测序并通过GenBank数据库BLAST分析显示该序列与一株Bacillussp.HB102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一致性达到95%,而与Bacillussubtilis的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一致性为85%。进一步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抗病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改良将为该菌在今后的真菌病害防治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16S rDNA 内切β-1 4-葡聚糖酶 Bacillus megaterium 16S rDNA β-1,4-glucanas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