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钾水平下厚皮甜瓜生育后期氮磷钾吸收及利用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翠甜'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砂培试验,设6个钾水平,即K1~K6(0、3、6、9、12、15mmol/L),研究其对厚皮甜瓜生育后期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够降低厚皮甜瓜各器官氮含量及成熟期根、茎叶氮累积量,显著增加果实氮累积量;增加根、果实磷含量及各器官磷累积量,显著增加果实、单株磷累积量;增加各器官钾含量及钾累积量,显著增加茎叶、果实以及单株钾累积量;显著增加氮生理利用效率和磷收获指数,增加氮收获指数,显著降低钾收获指数和磷、钾生理利用效率;单果鲜重以K2、K3和K4处理较高,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钾处理与其厚皮甜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存在的显著相关关系与器官部位及生育期有关,但与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与氮收获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但茎叶氮累积量与氮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茎叶氮累积量与磷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磷、钾含量及累积量均与磷收获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果实氮含量与钾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磷含量与钾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茎叶及果实钾含量和累积量均与钾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比较拟合优度(决定系数R2),发现钾水平与成熟期茎叶磷含量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最佳,钾水平与成熟期根钾含量采用线性拟合最佳,钾水平与其他各器官养分含量采用三参数指数或者五参数双指数拟合最佳.比较三者养分吸收及利用情况可知,钾水平为9 mmol/L(K4)时,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较好,较有利于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海南黑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杂交后代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测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海南地区海南黑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杂交后代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试验选择8月龄海南黑山羊、海南黑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杂交1代和杂交2代各8头,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6项、血糖血脂指标5项、抗氧化指标3项和免疫指标3项.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高于杂交1代(P<0.05);海南黑山羊血清中的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杂交1代及杂交2代(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与海南黑山羊比较,海南黑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杂交1代及杂交2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今后还要加强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努比亚黑山羊 杂交后代 血液生化指标 血糖血脂指标 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在番茄与土壤中的残留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番茄和土壤中啶酰菌胺和咯菌腈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吸附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在0.05~1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为0.99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1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在0.1~1 mg/kg范围内,添加回收率在82.8%~102.8%和86.5%~11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1%~8.7%和4.9%~9.1%之间。该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番茄和土壤中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残留检测。
关键词: 番茄 土壤 啶酰菌胺 咯菌腈 超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巴西橡胶树HbSIP2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HbSIP2是胶乳中关键的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为了深入了解HbSIP2调控橡胶生物合成的机理,本研究对HbSIP2互作蛋白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诱饵载体p GBKT7-Hb SIP2无自激活活性,且对酵母无毒性作用,可以用于酵母文库筛选。将诱饵载体与橡胶树胶乳cDNA文库进行杂交,初步筛选获得20个与HbSIP2互作的蛋白。进一步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实,Hb SIP2能够与橡胶延伸因子发生蛋白互作。本研究结果为HbSIP2调控橡胶生物合成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猪肉中9种生物胺含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猪肉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章鱼胺、酪胺、亚精胺、精胺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样品用5%TCA提取,经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35℃;进样量3.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9种生物胺在5.0~10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测限为0.028~0.29 mg/kg;仪器精密度较好,RSD(n=6)≤3.72%,其平均回收率为70.70%~111.8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出峰时间短,对于批量快速准确检测猪肉中生物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 生物胺 猪肉


miR-21在鸭胚胎期胸肌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通过研究鸭miR-21的分子特征、时空表达模式以及对鸭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探索骨骼肌发育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选取180枚(98±5)g鸭蛋,相同条件孵化。从孵化第11天到第27天每天取3枚鸭蛋(分别表示为:E11、E12、E13……E26、E27),无菌状态下逐只采集鸭胚胸肌样品。E27时另取3只鸭胚逐只采集腿肌、心、肝、肾、肌胃、小肠、腹脂和皮脂。混合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时期分别过表达和干扰miR-21表达,利用荧光定量、蛋白杂交、EdU检测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miR-21对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qRT-PCR结果显示,miR-21的表达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E19天时到达最高,然后逐渐降低;E27时,miR-21在肝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增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过表达miR-21,荧光定量PCR检测CDK2和CyclinD1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增加(P<0.01),EdU检测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2期细胞数目极显著降低(P<0.01)、S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在增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中,干扰miR-21表达,所得结果相反。在分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过表达miR-21,qRT-PCR检测MyoG和MyHC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蛋白杂交(WB)检测结果显示,MyoG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yHC蛋白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yHC阳性细胞数和10核以上的肌管数都极显著增加(P<0.01)。在分化的鸭骨骼肌卫星细胞中,干扰miR-21的表达,所得结果相反。结果表明,miR-21具有促进成肌细胞鸭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无核荔”养分累积特点及果实风味品质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在海南省澄迈县"无核荔"主产区挖取3株成熟期有少量裂果的"无核荔"植株,测定树体不同部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果实风味品质指标,研究其养分累积特点。结果表明,为生产50kg果实,"无核荔"地上部树体需要累积氮(1 181.6±199.7)g、磷(188.3±22.3)g、钾(740.2±87.8)g、钙(1 053.7±229.8)g、镁(218.1±24.2)g、硫(90.8±8.2)g、硅(133.7±25.5)g、铁(125.9±48.6)g、锰(5 967.1±5 174.4)mg、铜(590.0±261.7)mg、锌(1 835.7±322.7)mg、硼(1 940.5±101.6)mg、钼(12.8±5.6)mg,养分累积比例氮∶磷∶钾∶钙∶镁为1∶0.16∶0.63∶0.89∶0.18。收获"无核荔"果实带走的养分占地上部树体养分总量比例分别为氮7.4%、磷6.4%、钾12.1%、钙1.0%、镁4.5%、硫6.5%、硅0.3%、铜8.4%、锌7.0%、铁0.1%、锰0.7%、硼7.3%、钼5.2%。"无核荔"果肉游离氨基酸总量为(695.6±41.3)mg/kg,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组分的34.0%;果肉风味氨基酸以甜味氨基酸比例最高。"无核荔"果实呈香物质为烯类,最主要为香橙烯(43.2%)和石竹烯(21.1%)。


硝酸盐胁迫下黄腐酸对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黄腐酸(0.08%,0.15%,0.25%)对硝酸盐胁迫下(120 mmol/L)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可引起小白菜叶片中MDA、O2-和H_2O_2含量的增加,生长受到抑制;硝酸盐胁迫下施用黄腐酸(fulvic acid,FA)能显著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提高膜稳定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O_2~-和 H_2O_2的积累,其中以处理Ⅳ(0.15%FA)处理效果最好;随黄腐酸浓度的增加,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Cu/Zn-SOD和POD的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基因表达水平持续增加,APX基因表达水平则表现为先降后升随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u/Zn-SOD、POD和APX基因表达水平均在处理Ⅳ(0.15%FA)时达到顶峰,CAT基因表达水平在处理Ⅴ(0.25%FA)时最高。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可有效缓解硝酸盐胁迫对小白菜所造成的伤害,增强其抗盐性。本研究通过喷施外源黄腐酸,研究其对硝酸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活性氧、渗透调节物、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讨黄腐酸调控蔬菜盐害提供理论依据。


山栏稻资源早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资源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山栏稻抗旱差异性,筛选抗旱性强的资源,采用PEG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20个山栏稻资源的芽期、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资源间的抗旱性排序有所不同;山栏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显著差异;芽期、苗期抗性极显著正相关,芽期抗旱性较强的资源有L6、L30、L31、L33,苗期抗旱性较强的资源有L6、L26、L30、L31;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分级,结果显示山栏稻资源总体抗旱性较强,中抗以上的资源占55%,其中L6、L30、L31几个资源具有强抗旱性,建议在季节性干旱地区推广,同时为抗旱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红肉火龙果新品种‘大龙’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龙’火龙果系从国内外引进的火龙果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良红肉火龙果品种。该品种成熟果实椭圆至长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10.38 g,最大单果质量825 g。果皮薄,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后同)20.29%,可溶性总糖含量10.42%,可滴定酸含量0.25%,糖酸比41.68,维生素C含量86.70 mg·kg~(-1)。肉质细腻多汁,风味浓郁,具黑芝麻状、可食用种子。投产早,可自花授粉,果型中等偏大,果肉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口感风味俱佳。每年开花结果14~17次,花果重叠明显,单次开花结果周期32 d;早结丰产,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稳产,单产37 500kg·hm~(-2)以上,与白肉对照品种相当,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适于火龙果适宜种植区域栽培,以砂壤质缓坡地建园最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