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180日龄文昌鸡和隐性白羽克洛鸡基因结构及SNP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180日龄文昌鸡和隐性白羽克洛鸡RNA-Seq的94 614 632的Clean Reads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查找、可变剪接筛查、基因结构优化和新转录本预测。结果共得到可靠的SNP位点220 308个,可变剪接56 119个,优化了21 633个基因,预测到1 235个新转录本。本研究结果能够进一步完善鸡基因组注释情况并丰富鸡SNP数据库和可变剪切数据库。

关键词: 文昌鸡 RNA测序 可变剪接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转录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茎腐病致病菌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火龙果茎腐病的病原和分类地位,并进一步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琼海、临高、陵水等地广泛采集病样。经田间症状调查、组织纯化培养、病原形态观察、致病力测定、真菌ITS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结果表明:病原分离物具有典型的镰刀菌形态特征,菌丝浓密,产生紫色素,小型分生孢子新月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多个隔;而在ITS序列分析中,代表菌株47A4和47A5与NCBI数据库中尖孢镰刀菌的多条ITS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J653447.1, DQ535184.1和KM268692.1)相似性达100%;系统进化树上,47A4和47A5与尖孢镰刀菌聚在同一分支上,遗传距离最近,而与非纯培养镰刀菌克隆3.91E在不同分支上,遗传距离远。结合形态特征、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将火龙果茎腐病的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研究结果对火龙果茎腐病流行规律、致灾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火龙果 茎腐病 病原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地方稻资源抗旱差异性分析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海南地方稻抗旱差异性,采用人工反复干旱和自然干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3份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海南地方稻资源抗旱性排序不同;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明显差异,且抗旱性总体较强,强抗资源占6.06%,中抗资源占81.82%,弱抗资源占12.12%,其中Z 1、Z 30两份资源具有强抗旱性,建议在季节性干旱地区推广,而Z 4、Z 19、Z 24、Z 25几份资源抗旱性较弱;生育后期干旱对地方稻资源影响较大;抗旱性强的资源能够通过促进分蘖和延长生育期来适应干旱胁迫.

关键词: 海南地方稻 抗旱 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蒂蛀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对蒂蛀虫防效最佳的药剂及药剂组合。[方法]通过单一和复配施药,观察不同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单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33 mg/L(制剂用量)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效最好,达92.68%;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25%灭幼脲SC复配施药224.5 mg/L(制剂用量)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效最好,达90.09%。[结论]在蒂蛀虫卵孵期,推荐25%灭幼脲SC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C复配施药;在虫害高峰期,推荐连续使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25%灭幼脲SC复配施药。

关键词: 荔枝 蒂蛀虫 防效 复配施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多基因分子系统学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引起菠萝蜜炭疽病的病原,本研究按照常规方法对菠萝蜜炭疽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后的病原菌可在菠萝蜜健康叶片上引起与田间炭疽病相同的症状。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ITS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病原菌HNYF1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D:KT007120.1)聚为一个分支,支持率为98%;分别基于MnSOD、CHS、Cal等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病原菌HNYF1与暹罗刺盘孢(Colletorichum siamense)聚为一个分支,支持率均为100%;基于ACT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病原菌HNYF1与Colletotrichum siamense (ID:MG324082.1)聚为一个分支,支持率为96%。因此,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方法,将菠萝蜜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类群中的暹罗刺盘孢(Colletorichum siamense)。

关键词: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炭疽病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30年海南岛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有机质(SOM)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由于复杂的成土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SOM通常存在较强的时空变异性。研究SOM的时空变异特征可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采样与分析获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80s)和2012年0—20 cm土层SOM含量数据,首先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对两个时期训练集410个、128个样点SOM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并通过验证集103个、32个验证点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采用统计学方法,结合农业统计数据,研究时隔30年海南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SOM时空变异特征,并对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980s SOM含量均值为20.57 g·kg~(-1),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全岛SOM含量主要集中在15—20和20—30 g·kg~(-1)两个等级,共占全岛面积的75.29%;2012年SOM含量均值为15.89g·kg~(-1),呈现出西南和东北高,西部、南部沿海低的空间分布趋势,SOM含量主要集中在10—15和15—20 g·kg~(-1)两个等级,共占全岛面积的78.28%,而15—20和20—30 g·kg~(-1)两个等级占全岛面积66.04%,同1980s相比减少了9.25个百分点。【结论】(1)时隔近30年,海南岛SOM含量整体呈减少趋势。2012年SOM平均含量较1980s减少了4.68 g·kg~(-1),减少率为22.75%。其中水田的SOM含量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6.42 g·kg~(-1),减少率为27.34%;其次为园地,减少了2.65 g·kg~(-1),减少率为14.25%;而旱地减少量最小,为1.28 g·kg~(-1),减少率为8.84%;(2)水稻连作改为稻菜轮作(水田连作改为水旱轮作)、林地开垦为园地、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是造成海南岛SOM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海南岛 土壤有机质 时空变异 成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酱用型灯笼椒新品种“坛坛香3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灯笼椒新品种"坛坛香3号"是以自交系‘9705’为母本,自交系‘97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交种,果实灯笼形,果面光亮且褶皱,果实纵径5.0 cm,横径4.0 cm,单果质量15 g,果实呈橙色,果皮薄质脆。干物质含量为14.5%,维生素C含量141.8 mg·(100g)~(-1),辣椒素含量35.2 mg·(100g)~(-1),平均667 m~2产量2 538.4 kg。坐果力强,果实转色快,颜色黄艳持久。其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田间抗性强于对照。适宜海南冬春季露地栽培,也可在长江流域避雨栽培。

关键词: 酱用型灯笼椒 坛坛香3号 一代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HSP90AA1基因SNP检测及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获得鸡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检测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索HSP90AA1基因在肌肉组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扩增鸡HSP90AA1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寻找该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使用在线软件MethPrimer预测鸡HSP90AA1基因中CpG岛的位置;应用MassArray质谱法检测鸡胸肌中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文昌鸡和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在鸡HSP90AA1基因组中共发现7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启动子区(A-189G,C-109T)、第1外显子(A+6G)、第2外显子(C+343T)、第2内含子(A+634G、A+836G)和第7内含子(A+3449G);鸡HSP90AA1基因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存在1个CpG岛,位于-1 802~-469bp处;在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共检测了42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中分别有9个(CpG_16.17.18、CpG_21.22.23、CpG_32.33和CpG_57)和4个CpG位点(CpG_1、CpG_5.6和CpG_57)在胸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甲基化改变。结果表明,文昌鸡与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序列信息和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不同,这可能导致两种鸡对于应激反应具有不同的耐受程度。以上试验结果将为文昌鸡和北京油鸡生长发育规律、系统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

关键词: 文昌鸡 北京油鸡 HSP90AA1基因 启动子 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芹HSP9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热激蛋白90 (HSP90)在响应高温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水芹中克隆到HSP90基因(基因登录号:MF961800),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30a-OjHSP90.对大肠杆菌菌株BL21表达重组蛋白的起始菌液浓度、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OjHSP9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实现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80 kD,与预期结果相符.当重组菌的起始OD600值达到0.8时表达量最高,pET30a-OjHSP90的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0.2 mmol/L,最佳诱导温度为37℃,最适诱导时间为4 h.本研究通过诱导条件的优化可以使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以期为研究OjHSP90的耐热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HSP90基因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水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测序技术的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多态性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采用PCR法从五指山猪、临高猪和屯昌猪3种海南地方猪的血液中克隆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种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扩增长度均为2 649 bp,编码区长2 358 bp.3种猪TLR2基因序列的种内比对结果显示,五指山猪种内有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2处位于编码区;屯昌猪种内有5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均在编码区外;临高猪种内有4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1处位于编码区.种间比对结果显示3种猪有12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3处为错义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猪的TLR2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9.6%~99.9%之间.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海南猪TLR2基因在876、1454位点呈现的AG突变均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提示可能存在TLR2功能的变化.本研究填补了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多态性空白,为深入研究TLR2基因多态性与猪疫病易感性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关键词: 海南地方猪 TLR2 基因多态性 基因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