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pH、EC、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理化因子对滨海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在2~3之间;水稻土、果园土和菜园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显著高于新垦海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中颗粒组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P<0.05),进而影响到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维数;新垦海涂和水稻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20 cm土层中最高,而果园土和菜园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80~100 cm土层中最高。【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相关性显著(P<0.01),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可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定量指标之一。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构建政企协作的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相关调研,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现状,系统总结了"5G +农业应用""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农业+文旅+新零售"等3 大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乡村产业数字化政企协作不够"亲""清""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政企协作制度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提高政企服务透明度,强化监督检查;政府加快传统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铁皮石斛的黄酮类成分测定及其生物可及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铁皮石斛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7 个黄酮单体的含量,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铁皮石斛在消化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为1.52~4.36 mg·g-1,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是其中含量较高的 3种黄酮单体.模拟胃-小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13.75%~21.45%,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8.23%~18.37%、1.85%~22.87%和 24.26%~42.65%;进一步结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 6.38%~14.13%,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 2.12%~5.67%、1.42%~5.70%和5.34%~13.33%,黄酮类化合物在胃-小肠中的生物可及性大于结肠.铁皮石斛 75%乙腈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胃-小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结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桑黄水提物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 G0/G1期阻滞的研究
《蚕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RNA-seq、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H主要通过上调p53信号通路中p21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通路中CyclinD3、CDK2和CDK6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阻滞.研究结果证明SH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21-CyclinD3-CDKs信号通路介导的G0/G1期阻滞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桑黄 水提物 G_0/G_1期阻滞 黑色素细胞瘤


早熟耐低温杨梅新品种早鲜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鲜是从早色杨梅种植区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杨梅早熟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无果蒂凸环;完全成熟时果面呈深红色,肉柱圆钝,平均单果质量13.99 g,最大果质量可达16.06 g,可食率91.17%;可溶性固性物含量(w,后同)12.54%,总糖含量8.46%,可滴定酸含量1.09%,柠檬酸含量1.05%,维生素C含量59.88 mg·100 g-1,果实味甜中带酸,带有其独特的鲜味,品质上等.树势较弱,分枝少,枝梢密度较稀,树冠透风透光性好;叶色浓绿,叶片窄倒卵圆形、先端形状为钝,叶缘全缘;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均匀,成熟后果柄与果肉容易分离,无大小年结果现象.早熟性好,在浙江杭州萧山区常年于6月6日果实成熟,比早色提早5~7d.该品种耐低温能力较强,低温胁迫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2.1%、相对电导率下降12.5%,适合浙北地区栽培,促进了杨梅种植区域北移.


番茄尖孢镰刀菌致病特性及环境适应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有效防治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番茄枯萎病,对多份番茄枯萎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优势尖孢镰刀菌进行致病特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采用分离纯化、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确定了3株优势尖孢镰刀菌6号、8号和19号,通过恒温培养和生长曲线测定方法进一步对其致病性和最适生长条件(pH值和盐浓度)进行研究。此外,采用平板对峙和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方法初步考察了3株尖孢镰刀菌对2株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和2种药剂(精甲-咯菌腈和代森锰锌)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致病性试验中,6号和8号菌株对番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番茄幼苗的致病性均显著高于19号菌株。平板对峙和菌丝生长测定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精甲-咯菌腈能显著抑制3株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其中对6号和8号菌株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此外,最适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3株尖孢镰刀菌在pH值=4和NaCl浓度=2%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本研究分离鉴定了2株致病性较强的尖孢镰刀菌,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改良土壤酸化及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等措施来防治其引发的番茄枯萎病。


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藕粉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冷却循环、喷雾干燥协同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制备抗性藕粉,测定抗性藕粉得率、质构、复水性、微观结构、红外光谱特征,并与传统烘干法的改性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协同普鲁兰酶制备的抗性藕粉得率最高,为5.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其次为喷雾干燥协同α-淀粉酶制备的抗性藕粉得率(4.6%),高压冷却循环法的抗性藕粉得率(2.7%)最低.喷雾干燥协同改性处理可以降低藕粉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内聚性.扫描电镜显示:酶解烘干法制备的抗性藕粉微粒表面粗犷,裂纹明显,颗粒较大,而喷雾干燥协同制备的抗性藕粉颗粒均匀细腻,表面光滑.与原藕粉相比,喷雾干燥协同制备可引起抗性藕粉3 500~3 200 cm-1范围的特征吸收峰变窄和990cm-1特征吸收峰偏移,增加无定形区,减少支链并降低黏度,使藕粉具备较好的抗性.
关键词: 藕粉 抗性淀粉 耐高温α-淀粉酶 普鲁兰酶 喷雾干燥


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茶叶采摘需消耗大量劳动力,是茶叶生产用工量最大、用工时间最为集中的环节,茶叶机械化采收是我国茶叶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我国茶叶采摘现状出发,归纳总结我国茶叶采摘标准与机采农艺要求,分别从一次性采摘原理和选择性采摘原理的角度,阐述单人采茶机、双人采茶机、乘坐式采茶机以及茶叶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应用现状与优缺点,并分析出制约我国茶叶实现全面机械化采摘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茶叶生产未来应实现农艺与农机深度融合,基础研究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茶叶机械的通用性等发展意见,为我国茶叶采摘装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