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大豆重迎茬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连续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无论在黑土或盐碱土地区种植 ,大豆孢囊线虫孢囊数量变化不大 ,在黑土地区 ,正茬和重茬 1年的产量略高于感病品种 ;但在盐碱土线虫发生区抗病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其孢囊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随着重茬年限增加孢囊量逐渐增加 ,产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 品种抗病性 连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的量化模型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CSCD

摘要:选用龙单 5、四单 19和吉单 159三个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做发芽试验 ,控制温度分别为13℃、17℃、2 1℃和 2 5℃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与经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个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经历时间符合生长曲线函数yi=C/ (1+ea +bxi)。

关键词: 玉米 发芽率 温度 生长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野生大豆 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经分析、鉴定、选择、育成了集高产、优质、高蛋白于一体的新品种黑生 10 1,并经 RAPD(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分子验证 ,证明供体 DNA片段确已进入受体。经连续 7年分析 ,黑生 10 1蛋白质含量超过 4 5% ,平均比受体高 1.76个百分点 ;球蛋白总量比受体高近 10个百分点 ,11S球蛋白超过了 70 % ;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 9.8% ,已于 1997年正式推广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RAPD 高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豆乳饮料的研究制

大豆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豆乳饮料是豆乳经乳酸菌发酵 ,配以辅料 (蔗糖、稳定剂、酸味剂、无菌水 )调配而成的乳酸菌饮料。为了探索乳酸菌发酵豆乳的最佳条件 ,进行了 L9(34 )正交试验 ,确定豆固形物浓度为 7% ,蔗糖添加量为 9% ,混合菌种比例 L/ str为 1∶ 3,发酵温度为 37℃ ,在接种量为 5 % ,发酵时间 1 4 h条件下 ,乳酸菌生殖生长最好。发酵豆乳经辅料调配 ,确定最佳配比。产品口感细腻 ,酸甜可口 ,风味独特 ,是营养保健型发酵饮料。

关键词: 豆乳 发酵 调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

核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辐射与外源DNA花粉管导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选出了抗大麦黄矮病(BYDV)的小麦新品系龙辐 97K1 0 99。经多年自然发病和两年接毒蚜鉴定 ,该品系不仅高产 ,而且抗大麦黄矮病。RAPD分子验证表明 ,在所用的 75个随机引物中只有OPF15 具有多态性。OPF15 的扩增产物在 880bp、650bp和 50 0bp处出现 3条供体与龙辐 97K1 0 99共有的特异谱带。可以认为这些谱带与大麦黄矮病抗性有关

关键词: 辐射 外源DNA导入 小麦抗大麦黄矮病品系 RAPD技术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 IV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中国麻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有杂菌)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关键词: 亚麻,菌株,脱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Ⅳ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中国麻作 1999 CSCD

摘要:利用优选的亚麻脱胶菌株,对亚麻脱胶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接种量5%脱胶温度为35℃,以单一菌株在自然条件即适宜亚麻脱胶,继之做了室内外脱胶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接种脱胶菌进行亚麻脱胶可以缩短脱胶时间,提高长麻率及全麻率,增加纤维抗拉强度,改善纤维外观质量.

关键词: 亚麻 菌株 脱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初步探讨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2~1995年在田间接种条件下对大豆灰斑病叶部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获得86组感病品种(合丰22)和66组抗病品种(合丰25)普遍率与严重度间对应关系数据,在计算机上分析了两者的关系(I-S关系)。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叶部病害的I-S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描述,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SS感=-2.8029+0.5252IS±6.4364(SS、IS—感病品种严重度和普遍率)SR抗=-0.3843+0.6334IR±3.7679(SR、IR—抗病品种严重度和普遍率)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对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的I-S关系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I-S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结构─急性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LD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99,标准偏差为0.08。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建立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以对该类新化合物的LD50进行预测。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拟除虫菊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一代区玉米螟发生量预测及防治决策模型研究

植物保护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北部玉米螟一代区1974~1991年的玉米螟研究资料及相应年份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非特殊灾变年份玉米螟发生量中、短期预测模型,并根据对经济阈值的分析,建立了玉米螟综合防治决策模型。从1992年开始在拜泉县等地进行综合防治决策模型的生产应用、检验和修订,预报准确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玉米螟,综合防治,决策模型,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