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1989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的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磷化肥(磷刚二铵)187.5kg/hm~2的基础上配合施用16500kg/hm~2绿肥(草木栖)鲜草、8250kg/hm~2玉米秸和45000kg/hm~2有机肥(马粪和鸡粪),①面粉的吸水率较空白对照提高0.2%~0.6%。②面团形成时间较空白对照提高1~2.5分,面团稳定时间较对照提高0.5~2分。③马粪、化肥单施沉降值都较对照降低,而化肥与有机肥配合则提高2~6ml。④除N、P与马粪配合降低小麦籽粒干、湿面筋外,其余的处理都增加其含量,幅度在0.8%左右。⑤在试验的7个处理中除马粪单施。化肥与马粪配合面包整体评分低于对照外,其它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处理面包评分高于对照5.5~9.5分。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蛋白质含量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_1-F_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本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以加性变异为主,世代与一般配合力及世代与特殊配合力的互作均显著,与平均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比较,这种互作不可忽视。亲本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估计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通过早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可以预知后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植物保护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种赤眼蜂接种大豆食心虫卵,筛选出寄主率高,同时又能用柞蚕剖腹卵进行扩大繁殖的蜂种——螟黄赤眼蜂。经2a田间小区罩笼寄生率调查试验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放蜂量1.8~3万头/667m~2田间卵寄生率为50%~58.6%,防治效果为54.9%~67.2%。放蜂量以3万头/667m~2以上为宜。


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白浆土水、旱田上,采用盆栽方法的研究结果,明确了秸秆还田在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对土壤有机物年矿化量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土壤氮素消长平衡变化;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白浆土种水稻,通过高茬收割稻秆还田途径,保持提高土壤肥力的可行措施。


应用模糊概率综合比较水稻育苗剂的效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模糊概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壮秧营养剂、五常营养剂、牡丹江壮秧剂育苗效果作出的综合评价,得出和实际完全一致的结果,五常营养剂效果最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壮秧营养剂次之.牡丹江壮秧剂排列第三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


应用数学模型模拟水稻灌浆过程中养分水分的动态变化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灌浆过程是籽实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过程。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的累积是“S”型曲线,水分变化呈“抛物线”型。弄清水稻灌浆过程中养分、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籽实灌浆强度,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秕率,促进早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