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 Bt基因和 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 植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 0. mg/L 2, 4-D和 0. 1mg/L KT的 MS 培养基上共培 48 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 500 mg/L、卡那霉素 50 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 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转基因再 生植株。
高纯度α-亚麻酸油的制备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采用冷榨方法 ,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 ,在高度真空环境下生产的α -亚麻酸油中α -亚麻酸的含量达 53.6 % ,比传统榨制的亚麻油中α -亚麻酸含量提高了 38.86 % ,样品的理化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家色拉油标准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率伤害程度、离体叶片保水力、细胞膜相对透性及植株自身调节系统的变化 ,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玉米品种。结果表明 ,3个品种各项抗旱生理指标都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品种太单 3 2受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的影响比忻抗 5号、晋单 3 3要小。因此 ,本项研究将为玉米抗旱品种选育与旱作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特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根据育种目标 ,选用非亲缘不同熟期的单交种、综合种及自交系作为育种材料 ,采取逐步导入法 ,实行多次重组 ,连续累积有利基因 ,提高目标性状植株频率 ,成功地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早熟自交系太早 950 2、太早 950 3、太早 950 4 ,育成特早熟杂交种春早单 1号和春早单 2号。育种目标得到实现 ,说明这一育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冬小麦强优组合选配及其遗传力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以 6个冬小麦优良亲本测配的 15个组合的F1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子粒产量与其 4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及表现型、遗传型和环境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冬小麦F1材料中具有很强的增产优势组合。产量的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大 ,与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的遗传型相关均呈正相关。因此 ,以产量为目标选择强优势组合比较可靠


棉酚和烟碱对棉铃虫的生长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性的影响
《昆虫知识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饲料添加法测定了 0 5%的棉酚和烟碱对棉铃虫的生长和细胞色素P 4 50单加氧酶 (简称P 4 50酶系 )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在测定浓度下 ,高龄棉铃虫短期取食含棉酚和烟碱的人工饲料后 ,对幼虫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由此表明 ,棉铃虫对其主要寄主植物中的次生物质棉酚和烟碱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 ,棉铃虫中肠微粒体P 4 50酶系的蛋白组成和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有升有降 ,有的没有变化。棉铃虫可能通过调整P 4 50酶系的各种蛋白含量和酶的活力水平 ,来适应对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解毒的需要。另外 ,棉铃虫取食棉酚和烟碱后 ,细胞色素B5含量均显著提高 ,而细胞色素P 4 50含量均显著降低 ,细胞色素B5在棉铃虫对棉酚和烟碱的解毒代谢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棉铃虫 棉酚 烟碱 生长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日本南瓜果实发育与营养吸收的初步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日本南瓜从花后到商品成熟期直至老熟期果实发育过程中鲜重、干重、长度和横径以及干鲜重比的变化。结果表明 ,日本南瓜在生长膨大期 ,果实的鲜重与长度、横径变化趋势一致 ,开花后 9d内增长迅速 ,9d后增长速率减慢 ;干重和干鲜重比的变化表明 ,花后 6d干重增加较慢 ,6d后干重迅速增加 ,直至老熟期干重仍有增加。另外 ,对果实发育过程对N ,P ,K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果实发育对N ,K吸收较多 ,对P吸收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