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烟粉虱卵柄的吸收作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恒温26℃,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研究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卵柄的吸收作用。首先研究了含有农药的人工膜系统上卵的发育及浸根于农药的植株上烟粉虱卵的发育,发现农药处理对烟粉虱卵的存活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加入农药的人工膜系统及农药浸根处理的植株上卵的存活率要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其次将甘蓝、黄瓜、茄子、辣椒及玉米作为寄主植物,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上所产卵的发育历期及存活率,发现不同寄主植物上所产的卵的发育历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供试的几种植物中,历期从长到短依次为甘蓝>黄瓜>茄子>辣椒>玉米,不同植株上卵的存活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玉米上的卵存活率要极显著低于其它植株上发育的卵。通过将不同植株上的刚孵化的一若虫转移至共同的其它的植株上后,不同来源的卵所孵化的一龄若虫的历期也有所不同,一龄若虫历期长短为,辣椒>甘蓝>黄瓜>茄子。以上现象说明产卵介质中的物质通过卵柄进入了烟粉虱的卵内,影响了卵及一龄若虫的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香菇发育相关基因
《菌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子实体不分化突变株和对照菌株L98411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二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共分离到21条差异片段,其中12个分别与泛素、ATP合成酶、锌指蛋白、GTP结合蛋白、延伸因子g1线粒体前体、过氧化物酶、硫酯酶、类TrpB酶、2,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糖苷水解酶、热激蛋白、疏水蛋白等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这表明香菇子实体分化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胞内转运、转录调控、细胞分化、蛋白合成、各种代谢途径中的酶、抗逆反应等诸多途径的协同调控。
关键词: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突变体 子实体发育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农药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捷润,JIERUN)和硅氧烷化合物(好湿,High-Speed)与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捷润"和"好湿"对斑马鱼的LC50值(96h)分别为有效成分5.90和17.4mg/L,分别属于中毒和低毒。"捷润"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9.52、107.24和165.65,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增毒、相加和增毒;"好湿"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1.36、48.26和80.08,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相加、拮抗和相加。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氟虫腈 茚虫威 乙酰甲胺磷 斑马鱼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鳀鱼鱼露的加曲、分段速酿工艺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服以往速酿产品风味较差的缺陷,在保证质量与风味的前提下缩短鳀鱼鱼露的发酵周期,采用加曲、分段加盐的生产工艺,以自行筛选的1株米曲霉为发酵菌种,以大米为载体制备种曲,对鳀鱼进行预处理,以两步加盐法替代传统的一次加盐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制种曲活力旺盛,适合接种量为80 g/kg;未破腹鳀鱼与破腹鳀鱼分别在200 g/L、250 g/L的盐水中预处理5 min,能够预防腐烂,降低初次加盐量,加速鱼露生产速度;发酵体系的适宜培养温度为45℃;控制初次加盐量为100 g/kg,发酵时间为3 w,之后使补足盐量达到250 g/kg,第20周即可结束主发酵。加曲、分段加盐工艺能够有效缩短鳀鱼鱼露的发酵周期,所得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亚种葡萄花色素苷的积累及UFGT基因的RT-PCR表达分析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欧亚种葡萄为试材,研究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积累与着色。结果表明,转熟期花色素苷开始积累,果实颜色由绿转红直至成熟,其积累的花色素苷以单糖苷类为主,不同于欧美杂交种,品种间花色素苷组分也存在差异。设施条件下与离体培养结果均表明外源应用ABA和鼠李糖能够促进欧亚种葡萄红地球果实花色素苷的积累,芍药色素糖苷含量增加显著,蔗糖则起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葡萄糖类黄酮转移酶RGufgt基因(GenBank:DQ513314)在葡萄幼叶中表达,在绿果时不表达,果实转熟着色后即开始表达,直至果实成熟,同花色素苷积累过程完全一致。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花色素苷 积累 UFGT基因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条件对稻米RVA谱的影响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DH群体以及籼稻和粳稻品种RVA谱的测定,研究了异地种植、不同年份和不同播期种植及不同贮藏期对稻米RVA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品系,海南种植的稻米RVA谱特征值比扬州种植的多数要高,并且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基因型后代对异地种植的反应不同;(2)不同年份及不同播期种植对稻米RVA谱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在多数特征值上籼稻比粳稻更敏感;(3)大部分水稻品种经长期贮存后稻米RVA谱特征值中的BDV下降,SBV上升,从而导致米饭变硬,品质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物化特性及对红叶石楠生长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基质(泥炭、木屑、FDL-Ⅲ及树皮;其中FDL-Ⅲ由牛粪、树皮、木屑和山核桃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最大持水量、基质容重、基质固、液、气三相比、淋洗液电导率、pH、NH4+和P浓度的测定,研究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在FDL-Ⅲ基质中生长显著好于其他三种基质;各基质的淋洗液电导率和pH值变幅分别在0.39~0.91mscm-1和5.32~6.72之间,NH4+浓度和水溶性P浓度变幅分别在10.0~171.6mgkg-1和1.16~8.93mgkg-1之间;容重变幅在0.14到0.20gcm-3之间,均属于轻型基质;各处理基质的水/气比变幅较大,在1~4.8之间,其中FDL-Ⅲ为1.63,为最适植物生长的水/气比。与泥炭、木屑及树皮基质相比,FDL-Ⅲ持水稳定性最强;苗木生长与基质最大持水量呈线性显著相关,而与其他理化性状不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