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水分条件下活性污泥对土壤中DOM产生及DDT降解的影响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钵实验,通过控制淹水、田间最大持水量和60%相对含水量3种水分条件系统研究施用活性污泥(AS)对不同质地土壤中DOM的产生消长规律及DDT降解的影响,旨在为农药污染土壤修复及农产品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条件下AS均能提高土壤中DOM的含量,且随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2)不同水分条件下AS均能促进土壤中p,p'-DDT降解,淹水条件下添加1%~3%的AS使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4.0%~45.0%、2.7%~48.9%和2.2%~35.4%;最大持水量条件下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2.9%~40.9%、1.9%~46.9%和2.1%~34.3%;60%相对含水量条件下粘土、壤土和砂土中p,p'-DD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3.0%~40.9%、2.1%~45.0%和1.7%~31.6%;3)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添加AS后DOC含量与p,p'-DD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AS对p,p'-DDT降解的促进效果表现为淹水条件>最大持水量>60%相对含水量,p,p'-DDT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表现为壤土>粘土>砂土。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土壤 DOM DDT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资源现状、保护及开发利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五指山猪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与人类有较大的相似性,是开展生态特色养殖、杂交改良和人类比较医学研究的理想猪种。但由于其受自身生长速度缓慢、繁殖率低、饲养成本高及外来猪种充斥的影响,曾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状态。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地方猪种保护力度的加强和人们对优质肉食品需求的增加,五指山猪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五指山猪种质资源,论文从五指山猪种质特性、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五指山猪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花青素合成调控因子HbAn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转基因过程筛选效率低阻碍了转基因研究快速发展。花青素累积产生的紫红色肉眼直接可辨,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可视化筛选标记。为利用橡胶树花青素作为转基因筛选标记,本文首先以R2R3-MYB保守结构域(R2、R3)为探针调取橡胶树R2R3-MYB,并与拟南芥等其他物种花青素合成相关的R2R3-MYB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橡胶树scaffold0374_923317和Scaffold0598_393375与其他物种已功能验证的花青素合成调控R2R3-MYB聚到同一亚类。随后从古铜期叶片中克隆到scaffold0374_923317基因,并将其命名为HbAn1。序列分析表明,HbAn1蛋白具有R2R3-MYB蛋白的典型结构:R2R3结构域及b HLH互作结构域。定量表达分析表明HbAn1在古铜期叶片及暗培养茎秆中高水平表达,在其他时期叶片及光照培养茎秆中表达水平很低,与不同组织花青素含量正相关。最后,在烟草中组成型过表达HbAn1,使烟草叶片、花瓣、花托、花丝等组织大量累积花青素,定量分析表明其激活了这些组织后期花青素合成酶基因Nt DFR,Nt LDOX,Nt UFGT。本文首次获得橡胶树花青素累积相关的正调控因子R2R3-MYB(HbAn1),这为花青素作为橡胶树转基因可视化筛选标记提供了基因资源。

关键词: 橡胶树 花青素 可视化筛选标记 R2R3-MYB 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法测定α-倒捻子素对芒果炭疽病菌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α-倒捻子素对芒果炭疽病菌麦角甾醇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α-倒捻子素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毒力,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其对菌丝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UPLC法检测,麦角甾醇的保留时间为2.58 min,在2.5~100 mg/L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85.72%,相对标准偏差为4.24%.α-倒捻子素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80值分别为73.01、403.96 mg/L;在生长抑制剂量下,α-倒捻子素显著降低病原菌中麦角甾醇含量(P<0.05),且对麦角甾醇合成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UPLC法适用于麦角甾醇的快速检测,α-倒捻子素对芒果炭疽病菌生长和麦角甾醇合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胶孢炭疽菌 麦角甾醇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四省区木薯施用氮磷钾肥效果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华南四省区木薯施用氮磷钾肥效果,指导木薯合理施肥,总结分析2005—2015年华南四省区44组木薯肥料试验数据,计算推荐施肥条件下,氮(N)、磷(P_2O_5)、钾(K_2O)肥的增产量、增产率、肥料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得出木薯施用氮肥的增产量、增产率、产量贡献率、偏生产力均值分别为8.5t/hm~2、39.4%、24.4%、203.5kg/kg,97.7%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的对应指标均值分别为5.5t/hm~2、20.8%、13.6%、639.2kg/kg,93.2%的试验有增产效果;钾肥的对应指标均值分别为5.5t/hm~2、21.9%、16.8%、209.1kg/kg,95.5%的试验有增产效果;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YIE表现为YIEN>YIEK>YIEP,偏生产力PFP为PFPP>PFPK>PFPN。在现有推荐施肥技术水平下,氮、磷、钾肥的平均推荐配比为W(N)∶W(P_2O)_5∶W(K_2O)=2.9∶1∶3,最高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57.4、90.0、271.4kg/hm~2。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各地区需遵循"大配方,小调整"的施肥原则,并构建木薯推荐施肥网络体系,以促进木薯高产高效施肥。

关键词: 木薯 高产 高效 华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豇豆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海南产区豇豆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情况,为豇豆风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采自海南省的295份豇豆样品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进行检测,通过风险商(HI)对3种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95份豇豆样品中有242份(82.0%)样品农药残留为阳性,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在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5.8%、64.4%和28.8%,残留值范围分别为0.016~3.049、0.015~1.710和0.011~0.312 mg/kg。通过食用豇豆摄入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的最高HI分别为0.200、0.262和0.718。【结论】海南产区豇豆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不会给公众健康带来危害。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筛选和防效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木薯8个不同生境分离到298株细菌,测定其产酶、次生代谢物和颉颃活性,结果表明,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生长素的菌株和比例分别为160(53.69%)、57(19.13%)、11(3.69%)和150(50.34%),产嗜铁素菌株最多203个,比例达68.12%;产几丁质酶的菌株最少7株,比例仅为2.35%;其中,9株菌株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颉颃活性,比例为3.02%。通过赋值选择88个得分较高的菌株,对其16S r RNA测序及ARDRA-PCR和BOX-PCR聚类分析,发现可分成21个簇,且每个簇的种群丰度较高。优选11个菌株进行日光温室大棚盆栽防效测定,其中,HWY-3-1防效为100%,防效在60%以上的菌株有DBS-5(85.96%)、HS-4-3(82.88%)、DHWP-1(79.37%)、HWYT-3-2(77.88%)、HWS-4-3(77.84%)、DHNS-3-5(65.34%)、DHWR-5-1(61.83%),和对照防效相比,差异显著;进一步选择5个防效较好的潜力菌株测定其田间防效,结果显示,HWY-3-1(Bacillus pumilus)平均防效为38.11%,与对照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筛选策略可行,初步找到1株对CBB防效较稳定的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分离和筛选 颉颃 聚类分析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胆头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地胆头提取液中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及其生理活性。测定了不同地胆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比较了不同料液比的地胆头提取液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提取的地胆头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不同,其中,丙酮提取液中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2.27 mg/g、7.50 mg/g,均高于乙醇、甲醇、水提取液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地胆头丙酮、甲醇、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4.60%、93.41%、90.87%,均高于人工合成氧化剂BHT(89.15%)和地胆头水提取液(62.75%);地胆头提取液对ACE的抑制效果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越明显,其中,1∶10的料液比下,乙醇地胆头提取液对ACE抑制率达到96.67%。通过本研究得出,在地胆头乙醇、甲醇、水、丙酮4种提取液中,丙酮提取液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最高,且其抗氧化性效果最佳,乙醇地胆头提取液的抗高血压能力最强。地胆头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和抗高血压等生理活性,在功能食品及中草药领域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胆头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抗氧化性 抗高血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不同组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甲基叔丁醚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鼠尾草花、叶片及茎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4种单萜、17种倍半萜、6种单萜衍生物、2种倍半萜衍生物及2种酯类化合物共31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器官的挥发性组分不尽相同,花器官中的挥发性组分最多为31种化合物;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叶片,达到2 334.48 ng/g;吉玛烯、可巴烯、石竹烯及乙酸芳樟酯是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但其对不同器官挥发性精油的贡献率亦不同。

关键词: 鼠尾草 挥发性组分 组织 精油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5份不同生态型假俭草的耐盐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水培的方法,在200mmol·L~(-1) NaCl胁迫下对55份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生态型进行耐盐性评价。盐处理18d后对目测质量(TQ)、枯叶率(WLR)、相对生长量(ΔW)、叶绿素(Chl)含量和相对含水量(RW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5份假俭草生态型间耐盐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盐处理18d后55份假俭草生态型及‘翠绿1号’品种的TQ、ΔW、Chl含量及RWC都显著降低(P<0.05),WLR都显著上升(P<0.05);相关分析表明,WLR与RWC及TQ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及-0.73,而RWC与TQ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变异的91.79%。隶属函数法耐盐能力排序及聚类分析表明,CP52、CP15、CP51及CP49的耐盐性最强,这些假俭草生态型有望在滨海盐碱土的草坪绿化中应用。

关键词: 假俭草 耐盐 野生生态型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排序 变异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