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流感(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采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7、10、14、21日龄SPF雏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21d~28d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Ab)、IBD中和抗体(NA)及AI(H9)HIAb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免疫后各不同日龄免疫组SPF雏鸡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分别为7.9log2~8.3log2、13.9log2~15.8log2及8.0log2~8.9log2,IBDV攻毒均100%保护;而普通雏鸡免疫后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5.9log2、12.1log2和5.6log2,7、10、14、2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6.1log2~7.0log2、12.6log2~14.5log2和6.0log2~7.5log2;IBDV攻毒,1日龄免疫组普通雏鸡保护率为60%,7、14及21日龄免疫组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证实,SPF雏鸡所产生的免疫效力要高于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1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所产生的免疫效力明显低于其他日龄。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雏鸡的使用日龄为7日龄~14日龄。

关键词: 鸡新城疫 传染性法氏囊病 禽流感(H9亚型) 三联灭活疫苗 雏鸡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β-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蚜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是绝大多数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可使蚜虫产生骚动、从植株上脱落,并吸引蚜虫天敌,有效控制蚜虫危害。EβF合成酶是催化合成EβF的关键酶,目前该基因已从薄荷、香橙、花旗松、黄花蒿、洋甘菊等植物中得到分离鉴定。植物中表达EβF合成酶基因以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FPP)合成EβF是控制蚜虫危害的重要策略。文中概括了当前植物抗蚜转基因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EβF合成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针对当前转基因植物的EβF生成量较低等问题,展望了EβF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抗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策略。

关键词: 蚜虫 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β-法尼烯 EβF合成酶基因 植物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光植物工厂系统设计要点

农业工程技术 2018

摘要:人工光植物工厂是一种环境高度可控、产能倍增的高效生产方式,不受或很少受自然资源制约,可实现在垂直立体空间的规模化周年连续生产,单位面积产能可达露地的40倍以上,不使用农药,产品洁净安全,对保障菜篮子安全、提升产业能级以及支撑国防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工厂一般由外维护结构、育苗单元、栽培单元、管理单元及收获贮藏单元等部分构成(图1),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关乎到系统运行的资源利用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花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介绍了菊花花期调控的主要关键技术,总结了近些年有关温度、光照、水肥及激素等调控菊花花期的研究。结合研究实践,对菊花花期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菊花花期调控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菊花 花期调控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诱导研究进展

蔬菜 2018

摘要:为探寻绿色高效的白粉病防控措施,主要从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及生物因子诱导等方面综述了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诱导的研究进展,其中对化学因子诱导途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碳酸氢盐及磷酸盐诱导途径、硅诱导途径、维生素诱导途径及水杨酸诱导途径等;最后,结合3种诱导途径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瓜类蔬菜 白粉病 诱导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处理对葫芦科种子质量的影响及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防治效果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葫芦和南瓜种子为材料,比较了68、72、75、80℃4个干热处理温度条件及6℃和常温2种种子保存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栽培试验检测了种子干热处理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80℃的温度处理种子72 h后,不会影响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显著降低了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温干热处理后,3个葫芦品种的种子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5个月后,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下降;2个南瓜品种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2个月后,除68℃和72℃处理的南瓜京欣砧2常温保存种子的发芽势以外,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下降。通过3 a 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不同带毒率的葫芦砧木种子经过72℃干热处理72 h后,嫁接西瓜在田间均未发生CGMMV。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葫芦科作物种类,甚至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CGMMV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变温干热处理 种子质量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钾营养对温室无土栽培番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丰收为试材,在封闭式循环无土栽培系统下研究锌肥和钾肥对番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锌肥、钾肥均能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提高番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番茄果实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均增加,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其中钾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高于锌肥,锌肥和钾肥同施的效果优于单独施用。

关键词: 钾肥 锌肥 番茄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处理对番茄汁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番茄汁的感官品质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当超高压处理时间为20 min,处理压力达到400 MPa及以上时,番茄汁可以达到果汁商业无菌的国家标准(≤100 CFU/mL);同时,超高压处理可以较好维持番茄汁Vc和总酚的含量,对番茄汁的原始香气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且超高压处理将总顺式番茄红素的比例提高至12.1%~13.1%,提高5%左右。因此,超高压处理(400 MPa处理20 min)可以用于番茄汁的生产。

关键词: 超高压 番茄汁 菌落总数 番茄红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技术在液态食品成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激光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检测手段,在液态食品品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原理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列举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常用的算法,然后综述了其在牛奶、酒类、果汁、食用油等常见液态食品中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建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近红外 液态食品 检测 预处理 校正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地表植被生物量反演波段优选

电子测量技术 2018

摘要:针对高光谱数据冗余信息多,在实际应用存在诸多不便的特点,开展了无人机高光谱的波段优选研究。通过采集地面作物的生物量与构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波段二维分布图来可视化优选的波段。结果表明,在使用NDVI反演生物量时(决断系数大于0.8),最佳波段主要位于820nm和725~750nm。此外,使用的高光谱相机在波长为890nm附近信噪比较低,拟合的决断系数较低。

关键词: 高光谱 农情参数 波段优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