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生理生化参数评价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来判断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的安全性,为该产品在田间预防西瓜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浓度小于300 mg/L时,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麝香草酚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种子萌发的影响相似,当浓度小于300 mg/L时,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鲜质量除外);麝香草酚对西瓜根系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呈现出逐渐减低的趋势,低浓度(100 mg/L)处理下,西瓜根系活力最大,与对照差异显著,200 mg/L时,根系活力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当麝香草酚浓度小于300 mg/L时,SOD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POD和CAT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00,200 mg/L处理下,POD和CAT活性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麝香草酚处理浓度与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参数与高浓度麝香草酚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当麝香草酚处理浓度小于300 mg/L时,用麝香草酚处理西瓜种子预防西瓜枯萎病不会影响西瓜萌发及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
《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越冬前的形态建成是油菜苗后期乃至整个生长中、后期的物质基础,叶片是该期最重要的营养器官。为了明确油菜植株的形态结构要素与器官生物量的关系,以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于2011—2013年分别设置品种和肥料试验、品种、肥料和密度试验、品种试验,越冬前测定油菜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形态指标,分析油菜主茎叶片形态参数与叶片干物重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建模后以独立试验数据检验,除短柄长、叶切角和叶弦角、不施肥品种叶片干物重分配系数值(partitioning coefficient of leaf blade dry weight,CPLB)误差较大外,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观察值与模拟值一致性较好,所建模型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解释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淹水胁迫下转BnERF拟南芥差异表达基因
《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淹水胁迫下BnERF调节的耐淹防御相关途径,应用RNA-seq技术,对淹水6小时后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和转BnERF株系(E33)幼苗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淹水3天后,E33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性,地上部生长状况和根系发育均明显强于野生型。E33幼苗未淹水处理时相对于野生型单独上调的基因有9个,4个为膜结合蛋白,其中2个参与MAPK级联途径,其它5个参与氧化胁迫及水分调节途径;与未淹水野生型相比,无论是未淹水处理还是淹水6小时后的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抗氧化防护及细胞、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另外,淹水6小时后E33的差异基因并未完全覆盖淹水6小时后野生型的差异基因;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氧化胁迫响应、能量的产生与转变、乙醇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以及乙烯响应因子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BnERF直接或间接调节植物的淹水胁迫相关生理代谢途径,参与淹水胁迫的防御过程。
关键词: RNA-seq 乙烯响应因子 缺氧胁迫 氧化胁迫 耐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葡萄抗病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金星无核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长度为1 244 bp的葡萄β-1,3-葡聚糖酶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开放读码框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包含1个长度为1 08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36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9 440,理论等电点为4.8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β-1,3-葡聚糖酶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桃、豌豆和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2.1%、60.8%和33.1%。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霜霉病菌侵染后的72 h内均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且表达量均高于对照,表明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葡萄 霜霉病 β-1,3-葡聚糖酶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产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运筹应对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研究不同地力稻田养分的合理投入问题,确定不同地力稻田养分投入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江苏省丹阳市及姜堰市选取高、低产田,设计8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养分投入最佳方式;在江苏省金坛市选取水稻基础产量差异较大的2个地块设计8个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结果显示,施用氮、磷、钾及锌肥都能提高水稻产量,产量平均增幅分别为33.1%、6.1%、6.6%和2.4%,氮素供应能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决定性因子,且低肥力土壤水稻对施氮的响应更强。适当将氮肥施用期后移可获得较高的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量,较为合理的穗肥与粒肥比例为3∶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营养生长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2种控释肥(APEX 19-6-12和APEX 14-14-14)在低、中、高(2、6、10 g/L)质量浓度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对苗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因肥料配方和施用质量浓度不同而异;10 g/L APEX 14-14-14和6 g/L APEX 19-6-12的处理下,苗木品质指数最高,分别为0.26和0.30;除10 g/L APEX 19-6-12处理外,所有的控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停滞期的营养生长,茎体积日增量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达到两个高峰,分别是32.6 mm3/d(6 g/L APEX 14-14-14)和20.7 mm3/d(6 g/L APEX19-6-12);N、Ca含量均与肥料配方和施肥质量浓度相关,相同质量浓度下APEX19-6-12处理的苗木营养元素含量高于APEX 14-14-14处理;K含量仅受控释肥配方影响,Mg含量则既不受配方影响也不受施用质量浓度的影响;除了K外,其它3种元素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均不受控释肥配方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光合速率、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美棉33B为材料,于棉花中部果枝开花时进行渍水7 d和14 d处理,研究花铃期渍水对不同果枝部位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渍水处理棉铃对位叶净光合速率随渍水持续期延长而降低,降幅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渍水后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降低,水分胁迫指数随果枝部位的上升而增加,下部果枝的干物质分配系数增加,根系、叶片分配系数降低而蕾铃分配系数增加。渍水后棉花产量在不同果枝部位的表现与物质分配结果一致。因此,花铃期渍水降低了棉花净光合速率,致使光合产物减少并改变其在不同果枝及器官间的分配,是不同果枝部位产量降低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渍水 净光合速率 干物质累积与分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分蘖期沼液施灌对农田水体氮素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沼液作为农牧生产废弃物能源化的副产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又是水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为研究农田安全消纳沼液技术,本文通过设置BS10(一次性基施沼液1 000 t·hm?2)、300%BS(沼液300%常规施N替代,分蘖期施灌沼液635.29 t·hm?2)、200%BS(沼液200%常规施N替代,分蘖期施灌沼液423.53 t·hm?2)、100%BS(沼液100%常规施N替代,分蘖期施灌沼液211.76 t·hm?2)、CF(常规施肥)、CK(不施肥)等处理,监测了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分蘖期田面水及不同深度下渗水水体氮素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沼液施灌明显增加了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且随沼液施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各沼液施灌处理田面水中氮素含量以铵态氮为主,浓度随着时间推移明显降低。与施灌后1 d比较,各处理总氮浓度在施灌后3 d下降达46.67%~73.26%,铵态氮浓度下降达47.52%~67.60%,其中,BS10、300%BS、200%BS、100%BS处理总氮下降速率分别高出CF处理26.59%、26.43%、24.38%、10.25%,铵态氮下降速率分别高出CF处理14.73%、17.29%、20.08%、6.47%;施灌后7 d总氮浓度下降69.15%~86.43%,铵态氮浓度下降75.25%~83.73%,其中,BS10、300%BS、200%BS、100%BS处理总氮下降速率分别高出CF处理13.16%、12.27%、11.60%、5.96%,铵态氮下降速率分别高出CF处理6.05%、6.21%、8.48%、3.55%。因此认为沼液施灌后的前3 d是稻田消解沼液的关键时期,也是通过控制灌排水减少径流氮损失的关键时期。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BS10、300%BS、200%BS、100%BS处理对40 cm处下渗水总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了60 cm处下渗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施灌后7 d,BS10、300%BS、200%BS、100%BS处理60 cm处下渗水总氮含量分别高出CF处理0.37 mg·L–1、0.67 mg·L–1、0.13 mg·L–1、0.23 mg·L–1。BS10、200%BS处理60 cm处下渗水铵态氮含量分别高出CF处理0.02 mg·L–1、0.36 mg·L–1。施灌3 d后100%BS处理对田面水影响最小,对不同深度下渗水的影响也较低。40 cm处下渗水和60 cm处下渗水总氮浓度各处理重复值之间变化幅度较大,方差分析显示在0.05水平下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水稻安全生产,建议分蘖期沼液施灌应控制在211.76 t·hm?2范围内。
关键词: 沼液 稻麦两熟制农田 稻田水体 氮素 水稻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For-PASM)是模拟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应用模型。For-PASM包括常年模拟和牧草品种参数调试两个系统。各系统包含生长周期、叶面积动态、收割期与收割次数及光合生产和产量等模块。牧草的生长发育是由气候因素决定的,依据积温来确定牧草生育期和收获期,禾本科以抽穗期为收获期,豆科牧草以初花期为收获期。模型的功能是模拟牧草的收获期、产量季节性动态以及年产量。用四川雅安市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生产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For-PASM在模拟牧草收割期和牧草季节性的产量动态中,季节性干物质产量动态趋势与总产量均符合实际。
关键词: 生产潜力模拟模型 牧草产量模拟 冷季型牧草 暖季型牧草 多花黑麦草 扁穗牛鞭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冻结方式对莲藕片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速冻莲藕片冻结方式对其质地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液氮、超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3种冻结方式处理,分析莲藕片质构、自由液滴、维生素C、色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氮和超低温冰箱冻结属部分玻璃态冻结,普通冰箱冻结为橡胶态冻结。液氮和超低温冰箱冻结的莲藕片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但速冻仍使部分细胞受损;普通冰箱冻结的莲藕片细胞结构破坏严重,细胞被压扁变形,细胞质溶出,细胞壁降解收缩。超低温冰箱冻结莲藕片品质最佳,莲藕片质构、自由液滴和维生素C损失较少;液氮冻结莲藕片色泽最佳,但会出现冻裂现象;普通冰箱冻结莲藕片汁液流失、品质下降最为严重。表明超低温冰箱冻结是速冻莲藕最佳的冻结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