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生物活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莲蓬壳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莲蓬壳提取物分为正己烷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5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及对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同时还考察了莲蓬壳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莲蓬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于其他萃取相部位提取物;正己烷相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相提取物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莲蓬壳 极性部位 自由基 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炔草酯微乳剂药液在菵草叶片上的润湿和持留特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使用除草剂防治菵草,采用Zisman图法测定了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及不同浓度炔草酯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炔草酯微乳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在菵草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结果表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为31.3 m N/m。炔草酯浓度为676.1 mg/L时,药液表面张力为28.0 m N/m,此时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浓度为1 000.0、2 000.0 mg/L时,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其表面张力分别为27.7、27.8 m N/m,接触角均小于60°,润湿性好,最大稳定持留量分别为3.65±0.09、3.83±0.02 mg/cm2,均显著高于其余浓度;其余浓度下表面活性剂浓度均小于临界胶束浓度,药液表面张力大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500.0 mg/L除外),接触角介于75.9~125.9°之间,润湿性中等或差,最大稳定持留量相对较低,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的0.47±0.10 mg/cm2。表明只有药液表面张力小于菵草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且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才能使药液在菵草叶片上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关键词: 炔草酯 菵草 表面张力 接触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搭载可变波长检测器测定桃果肉中糖组分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无需衍生反应即可实现高效液相色谱搭载可变波长检测器(HPLC-VWD)直接检测桃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对HPLC-VWD和高效液相色谱搭载示差折光检测器(HPLC-RID)测得不同桃品种中糖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建立的HPLC-VWD法测定了葡萄、苹果、粉蕉和梨果肉中糖组分。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HPLC-VWD法可对糖组分进行有效分离和检测,在相应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53%~2.71%,回收率为92%~103%;HPLC-VWD和HPLC-RID法测得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果品 高效液相色谱 可变波长检测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诺如病毒在果蔬农产品中的污染及检测研究

病毒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果蔬农产品中的来源和分布、在果蔬农产品中的富集情况、与果蔬农产品相关的食源性NoV暴发情况以及在农产品中的检测方法等内容。近30年来,与农产品相关的食源性NoV暴发数目持续增长。这主要与NoV的传播特性(强传染性、低感染剂量和对环境的较强抗性)以及近15年食品中NoV检测方法的显著发展有关。生鲜农产品作为高风险的食品,通常不经烹饪直接生食,在供应链中不同环节都容易被污染,如人类粪便污染的灌溉用水、肥料、食物处理用水、食物处理者的不卫生操作、交叉污染等。NoV在果蔬农产品中的结合主要与病毒颗粒的理化性质及农产品对NoV的吸附和可能的内在化途径有关。根据欧美国家与果蔬农产品有关的食源性NoV暴发的最新数据统计分析,在欧洲大规模食源性暴发主要由被NoV污染的覆盆子和生菜导致,在美国主要由被NoV污染的生菜导致。在国内,由于尚无农产品中食源性NoV检测的相关研究,缺乏与农产品相关NoV暴发的相关数据,因此无法对国内农产品中NoV的污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农产品中NoV具有含量低且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针对不同样品,需要采用合理的采样方法、病毒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提取方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根据NoV外壳蛋白的物化特性,高pH值和高离子强度的洗脱溶液(如碱性甘氨酸缓冲液等)可提高NoV的回收率;对于酸性水果中的病毒洗脱,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HCl,Tris-HCl)可以提高回收率;莓果类中含有的果胶,可在中性条件下用果胶酶去除。本文还论述了食品中食源性NoV检测的国际标准ISO/TS 15216:2013、果蔬农产品中NoV检测方法的汇总以及检测NoV的最新方法(原位杂交RT-qPCR方法),为开展农产品中NoV检测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从而建立和发展农产品中NoV的检测方法,针对不同果蔬产品对NoV的吸附特性,配套相应NoV的提取方法,建立多种农产品中NoV常规分子检测方法,以利于对农产品安全的源头监控。

关键词: 食源性 诺如病毒 果蔬农产品 污染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D70/Kasalath RIL群体定位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QTL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存在明显差异的粳稻品系TD70和籼稻品种Kasalath的重组自交系(包含240个系)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的QTL进行鉴定,并对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和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Ici Mappingv3.4软件,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以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41个SSR标记进行花药基部开裂长度的QTL检测,共检测到2个QTL位点,其中q LDBT6位于第6染色体RM3和RM3628之间,LOD值3.23,贡献率6.18%,加性效应17.74%;q LDBT8位于第8染色体RM1376和RM4085之间,LOD值2.95,贡献率8.00%,加性效应20.09%,推测该区域与小穗不育有重要关系,有必要进一步研究。RIL群体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与剑叶宽、千粒质量、粒长、粒宽、粒厚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株高、分蘖数、剑叶长、总粒数、结实率、抽穗当天最高温度、抽穗期平均温度、抽穗期间最高温度以及芒长之间不相关。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花药基部开裂长度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诱导长柱头杂交制种及配套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旨在减少棉花杂交制种用工,提高棉花杂交制种工效,降低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成本。采用GA3溶液诱导棉花长柱头,不去雄直接授粉;采用小型强磁高速电动机作为动力,研制小型田间快速采粉器,同时研制与采粉器配套使用的简易授粉器。通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的杂交棉制种新方法,即用100 mg/kg浓度的GA3溶液,处理8~18天母本的幼蕾,每花点滴量150~200μL,开花当天,不去雄父本花粉直接授予母本伸长的柱头上;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棉花快速采粉器和低温贮能式授粉器,操作简便,田间采粉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生产的杂交种子纯度在95%以上,符合国家良种要求。该研究将稳定的诱导技术与采粉器和授粉器结合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可节省大量用工,综合提高制种工效30%以上。

关键词: 棉花 诱导长柱头 杂交制种 采粉器 授粉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对酶法制备桂花汁工艺的优化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复合酶解提高桂花出汁率的生产工艺,为其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金桂为原料,以总酚含量、出汁率和透光率为指标,探讨酶种类、复合酶质量比和料液比对酶解桂花汁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 H、复合酶添加量等因素对桂花出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复合酶解桂花汁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复合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p H 3.5的条件下酶解120 min,桂花出汁率为78.95%,桂花汁总酚含量为18.12 mg/g、透光率为78.11%,分别较单一酶解提高21.87%、11.09mg/g和45.61%;各因素对酶解桂花汁影响效果的顺序依次为:p H>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4个因素及酶解温度与复合酶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桂花出汁率影响显著(P<0.05)。【结论】复合酶解较单一酶解明显提高桂花出汁率,建立的回归模型适用于酶解桂花汁的实际生产。

关键词: 桂花汁 复合酶解 出汁率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鸭肉的脉动正负压腌制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肉制品的腌制效率,采用脉动正负压腌制技术,以鸭胸肉为原料,选取压力值、真空度、脉动比(真空保持时间/加压保持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腌制过程中鸭肉盐吸收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脉动正负压技术在鸭肉腌制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脉动正负压腌制最佳工艺条件:压力值为0.12MPa、真空度为0.084MPa、脉动比为1.56,在此条件下腌制后的鸭肉中的盐分含量理论值为3.71%,实验验证值为3.65%,相对误差为1.64%,说明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脉动正负压腌制鸭肉的工艺参数准确可靠,为鸭肉的快速腌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鸭肉 脉动正负压 快速腌制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重组Knob-S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以杆状病毒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含减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重组Knob-S蛋白质来制备亚单位疫苗,采用PCR方法从鸭胚繁殖的EDSV尿囊液中扩增Knob-S基因,并克隆到p Fast Bac1中,经转化DH10Bac获得重组r Bac-Knob-S。将r Bac-Knob-S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质。重组Knob-S蛋白质经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阳性。将重组Knob-S蛋白质制备成疫苗,按1羽0.3 ml(含50μg的重组病毒)免疫6周龄非免海兰褐雏鸡,在免疫后第2周可检测到血凝抑制抗体效价达8.5 lg2,在第3周达到高峰(9.5 lg2),表明重组Knob-S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减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重组Knob-S 真核表达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TK-DGPS融合惯性传感器的车辆导航参数计算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农用车辆精确导航,提出一种RTK-DGPS融合惯性传感器的导航参数计算方法。横向偏差是利用惯性传感器采集的姿态角经几何变换补偿系统中存在的杆臂效应再进行计算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俯仰和侧倾时,此方法平均补偿了0.08 m的横向偏差,通过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更精准的横向偏差。由于惯性传感器难以适用于磁场干扰较大的环境,为此,提出仅利用RTK-DGPS计算航向偏差的方法,即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RTK-DGPS动态定位点形成车辆行驶路径并进行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直线行驶、做圆周运动与沿任意曲线行驶时,惯性传感器与RTK-DGPS计算的航向偏差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63 6°、3.641 8°与2.756 2°,验证了利用RTK-DGPS计算航向偏差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农用车辆 实时动态差分GPS 惯性传感器 导航参数 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